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资金互助社是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民间内生自发金融创新产生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形式是发展合作金融及破解农村金融问题的一种有益探索。基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文章选取安徽省凤阳县燃灯社区黄张资金互助社和浙江省瑞安市农合畜禽产销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业务,分析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的组织优势及两个案例资金互助的运行机制。分析发现,农民组织化与关联性交易是黄张资金互助社有效运行的关键。从农合畜禽产销专业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出发,外力介入资金互助业务有必要但需满足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基础上,拓展出的以互助联保为主要金融功能的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户的融资难问题。本文在对都昌县合作社发展现状以及需求多元化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出发,以“都昌县都昌周溪虬门村贝壳工艺合作社形成的“信用共同体+合作社社员+大额农贷”的金融互助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小型合作组织,其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度。本文从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历程入手,深入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归纳和剖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长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总体情况 资金互助社多由农村专业合作社演变而来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吉林省四平市辖区内,有近2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营业,筹集股金近300余万元,而且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资金借贷业务。在这其中,以梨树县最具代表性。它们发起时间较早,组织机制较为完善,制度较为规范。梨树县的各类专业合作社以种植、养殖、农产品购销、农副产品加工、科技服务、医疗服务方面居多。目前,该县已发展互惠互利、联合协作、自我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5个,  相似文献   

5.
借“农民银行家49人论坛”于8月份召开之际,笔者先期调研了山东巨野农民资金互助情况(调研报告已发表于《银行家》杂志2013年第9期)。9月份,笔者又组织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一起赴山东省郓城县和嘉祥县,对专业合作社所属的资金互助部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总结资金互助组织的经验模式。三天时间内,调研组走访了6家资金互助社,分别是郓城县的众联、荣泰、益兴、众兴和华兴资金互助部,嘉祥县的民旺资金互助部。按发起人分类,可以将六家资金互助部分为两类,其中除了众联资金互助部的发起人不是本镇人士外,其他5家资金互助部的发起人均为本镇人士,对当地情况相对更为了解。  相似文献   

6.
“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以下简称“村级互助金”)是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为了解决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农户资金紧缺而于2006年推出的一项扶贫新举措。村级互助金由国家财政资金、村民人股资金、经营收入和以扶贫为宗旨的社会各界捐赠资金组成。其管理的主体是村级互助金合作社(相应成立互助金合作社)。为了总结推广村级互助金的做法和经验,笔者于2009年3月对湖北省建始、宣恩两个试点县的村级互助金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与建议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的难题,2006年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发展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在吉林等6个省份开展试点。截至2011年7月,全国共成立了4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甘肃省作为第一批试点省份之一现有资金互助社3家。2007年3月在景泰县成立的龙湾村石林农村资金互助社(以下简称"石林资金互助社")是甘肃省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石林资金互助社由纯农户组成,经过4年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11年10月底,社员达到409户,占全村农户77%。  相似文献   

8.
农民资金互助社产生于农村金融供需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其作为一种内生于民间、具有合作性质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有效弥补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不足。本文以江苏省196个村级调查问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资金互助社发展前景为内生潜变量,以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环境为外生潜变量,研究了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环境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农村金融需求环境,农村金融供给环境是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显著影响因素。因此,在当下农村金融供给仍然不足的环境下,农民资金互助社还有很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应从各方面加大对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培育力度。  相似文献   

9.
杨芳 《西南金融》2012,(10):59-60
长期以来,资金规模的制约一直是困扰民间金融组织持续发展的难题.农业银行和南充市仪陇县张爷庙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合作开创了全国国有银行与资金互助社合作的先例,为民间金融组织拓展资金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本质上就是农民信用合作社,是农民进行金融合作的合作社组织.2007年3月9日,吉林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资金互助正式获得金融监管部门的承认.在我国首家农民资金互助社成立一周年后,本文作者对这一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运转情况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村级资金互助社(下文简称“村基金”)形式的小额信贷项目近几年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里说的“村基金”从资金来往上分,大体分为三类或两大类:以外国援助机构的捐赠资金为主;以政府捐助资金为主;以自有资金人股为主。前两者实际上都是外援资金为主,可视为一大类。而第三种则以自有资金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经营模式不同,资金互助社分为外因推动型、公益型、内生型集成合作型以及内生型四类。外因推动型主要是村镇级政府及政府部门响应上级政府或政府部门的号召,通过学习成功资金互助社经验、复制其管理模式和相关制度安排的结果,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差异与自身发展的特点,具有盲目性,为了生存或制造业绩,往往不能遵守其服务"三农"的定位;公益型资金互助社的初衷是扶贫,其资金主要靠财政拨付,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利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内生型集成合作型资金互助社是以合作社为平台,对内延长产业链,对外引入信用、保险的支持,其发展受到合作社的影响与制约,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实践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在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运作与创新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实践,目前有村镇银行2家,小额贷款公司17家,资金互助社28家.为及时总结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状况,比较不同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优势,保证农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人行台州中支进行了一系列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普惠金融的视角下,对比分析了我国当前两种典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结合保山市资金互助社发展情况,论述其组织架构、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并针对其发展中面临的不足,从外部合作、政策扶持、资金缓解、发展路径等万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2006年末中国银监会推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但从目前情况看,能够按照银监会的政策框架到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该类机构很少.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面临融资瓶颈的情况下,可统筹考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与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探索在原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再组建资金互助社的模式.本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生存基础和发展前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缺失,造就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而且,从实质上看,小农经济基础难以对接现代正规金融服务,它们中间需要一个桥梁和纽带,在这种背景下,资金互助社应运而生。它作为合作金融的载体,连结市场和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民。它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正是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正>在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社,是缓解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金融产品不足、农户生产资金缺乏、特别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一项特殊扶贫方式,是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与农民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为了真实了解扶贫互助社运行状况,湖北省建始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组织专班,对全县扶贫互助社进行实地走访,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贫困村扶贫互助社良性发展的途径。一、扶贫互助社运行现状建始县是从2008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8.
邢辉  邵新荣 《金融博览》2009,(19):47-48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据对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当前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为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金融支持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破解中国农村金融之谜需要拥有一种新思路和选择一条新路径;运用现代金融理论中的“功能观”,抛弃传统的“机构观”,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逐步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互为补充,相互竞争,协调发展,健康、可持续性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目标模式应该是以国有商业性金融(中国农业银行)和国有政策性金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与主体的,以商业性和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保险等)为两翼的,以地方性农村合作金融(合作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和商业性金融及规范化的民间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为庞大基础的农村金融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陕西省各级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发展,陕西省合作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3年底,全省各类合作社累计达到24260家,较2007年末增加23259家,增加了23倍多。合作社成员达到145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