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内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的有机整体。法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现代国家、政府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法治化的战略路径:加速治理体系法治化建设立法进程,培育提高治理主体的法治素质和法治能力,改革现行司法体制,构建对公权力的司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家治理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福山对国家治理能力及衡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维度,王绍光、胡鞍钢等中国学者对中国国家能力的界定及研究引起巨大反响。通过梳理学者对国家治理能力及相关概念的阐述,力求展示当前学界总体研究进展,为当前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市域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市域治理目标、机制、工作布局、方式现代化等内容,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S市通过创新市域治理体制机制,增强统筹谋划能力;推进市域治理法治体系建设,提高依法善治能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共建共治能力;推动市域治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加强数字治理能力等措施,在市域治理现代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有必要从建立高效联动的组织体系,加强法治保障水平,注重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智能化建设等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昭示的是中国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首先,这是国家从体制机制上促进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转变;其次,治理的奥妙在于多元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和功能的发挥;其三,中国道路的治理有自己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是"五位一体"建设体系的一个概括性表述。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是指政府治理能力。政府治理能力低下很容易产生腐败,腐败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深化改革是中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6.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如何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起符合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要求的现代化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已为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其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最前沿的"整体性治理"范式,研究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是现阶段推进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面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检察机关要切实转变执法理念,提升参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增强法律监督实效,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促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针对当前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制度化、信息化、法治化、民主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做好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强化科技在社区治理中的支撑作用,着力构建社区治理的法治保障机制,全面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进而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针对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理论瑰宝。研究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依据,概括提炼邓小平管理思想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探讨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针对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理论瑰宝。研究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依据,概括提炼邓小平管理思想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探讨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安排下,财政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财政与市场、财政与社会、财政与民众各个层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财税预算制度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国财政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期间,尽管经过了1994年税制与分税制的大规模改革,但离现代财政制度相距甚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而且也必须从深化财政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增强财政治理能力入手。  相似文献   

12.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科学的领导方式和现代化的领导理念。新时期,领导干部要开阔思维,增强自身能力建设,形成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领导新理念、新方法,实现从"管理"走向"治理"的领导行为方式转变。"治理"是对管理的继承与创新,治理强调控制少一些,引导多一些,"治理"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突破管理的桎梏,努力推进组织、制度、奖惩等管理要素的升级;同时要求领导干部沿着价值新方向不断探索,发挥愿景、利益和魅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自身建设规律,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再认识与再深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顺应社会进步趋势的必然之举,也是符合社会文明规律的具体之为。国家治理能力寓于党的执政能力之中,是党的执政能力在国家治理层面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当前,高校内部治理存在多元治理和主体协同参与程度不高、制度建设不科学、内部决策与执行效能不高、监督保障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为此,高校应采取推进多元治理与主体协同,完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决策及执行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监督保障机制等措施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税务机关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部署,提出税收现代化的目标体系,纳税服务现代化就是目标之一。纳税服务现代化的目标蕴含着治理逻辑与价值追求。对应治理法治、透明、责任、回应、有限、效率等要求,纳税服务实践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其原因既有观念上的制约,也有措施手段上的不足,还有制度、机制上的缺失。国家治理价值视角下推进纳税服务现代化,可从相应方面加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财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型政府、公平竞争型市场和合作型社会三者互为基础、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三维"目标体系。财政配置公共资源体现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公共资源取得的数量和方式,以及配置的方向和结构,都会对市场和社会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深化财政改革,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研究了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财政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做出的决定。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公民被赋予一种新的网络身份,顺理成章地演变为兼具法律意义和信息时代特色的数字公民。数字政府和数字乡村的构建,将数字公民嵌入到乡村治理的体系中,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众力量,完善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体系。但是,数字公民参与乡村治理还缺乏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数字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淡薄,加之乡村信息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又没有相应的服务体系补充,致使数字公民在乡村治理中的力量微乎其微。因此,完善制度供给体系,强化数字公民参与意识,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强技术支持,完善服务体系,才能将数字公民的优势内嵌至乡村治理的整体建构之中,实现乡村治理路径的优化,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本文意从"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从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在完善和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20.
乡村治理体系的建构已经成为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还面临着基层党组织引领有待强化、基层民主自治局部存在失序、基层法治有内卷化风险、道德规范约束力弱化和矛盾纠纷研判处理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的挑战。文章立足于新时代,提出要以政治为统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智治为支撑,建构“五治协同”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