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基于生态文明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发展生态旅游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式多样,开发潜力巨大。为推动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应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改革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旅游产业长期以来的“资源掠夺式”经营模式,是适应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优经营模式,是生态文明理论所体现的重要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现状剖析发现,新形势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无经济发展的生态保护缺失、无生态保护的经济虚增、缺乏有效的产业培育机制等现象,指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应加强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产业结构创新,应强化生态旅游产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功能。文章以江西环鄱阳湖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指出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并从注重生态规划、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加强生态观念培养以及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方面对生态旅游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我国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刻反省的一种明智选择,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观指导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本文在厘清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约束性条件,并对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的实践方式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在人类社会向生态文明挺进的历史进程中,生态旅游被赋予对旅游者等相关对象进行环境教育,造就“绿色”旅游消费者和“绿色”公民的历史责任。现阶段生态旅游环境教育面临的诸多机制问题妨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要不辱使命实现机制的系统再造。  相似文献   

6.
方杰 《经济师》2012,7(3):221-222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又是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何建设好四川的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影响着我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文章从循环经济的视野,就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文明观的视野下,传统德育已经不合时宜,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迫切需要向生态德育转向。生态德育的兴起是多种因素产生的结果,它的核心要素是:绿色、和谐、人文、民主、自由、可持续发展。生态德育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意蕴,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德育的生活化、多元开放、全球化与本土化是生态德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生态批评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从生态批评视角,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倡导人们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结合沈阳市的具体情况,探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策略,从而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使沈阳市的生态旅游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一系列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新问题。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体验经济是生态文明经济的表现形态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中国的实际,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提出要发展生态生产力,夯实经济基础;树立生态文明观,指引体验经济发展方向;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增强体验经济发展动力;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体验消费群体;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验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1.
曾雪玫 《生产力研究》2011,(11):109-111
革命老区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核心区域,发展革命老区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针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框架下提出了老区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联合国通过“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目前存在着以强弱可持续为特征的生态经济范式,以浅绿、深绿和红绿为代表的政治哲学范式,不同学科与境下的交叉融通范式等不同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但这些理论范式在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在文明形态、发展维度、生态向度和实践深度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展望后2020时代,生态文明在宏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新路径,在中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新路径,在微观上引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这次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旅游系统和环保系统联合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我代表环境保护部向旅游和环保战线上的各位代表表示欢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是环保和旅游部门的共同责任,这次会议将重点研究生态旅游的发展问题,还将对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进行研讨。通过典型交流,推广先进,加强引导,进一步明确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下面,我就生态旅游的发展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总布局中的基础,表明了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政府作为国家机关的构成,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负有重要责任,对于社会整体生态环境的建设,是政府的职能所在。但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政府职能缺失,行政人员生态意识淡薄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原因并探究出强化政府责任的对策,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刑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强有力的保障手段之一,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转向。理论上看,环境刑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方向正日趋成熟,环境刑法的立法模式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反思。环境刑法和环境犯罪理论探讨中,严格责任理论、因果关系证明理论、生态环境法益理论、环境伦理道德观等全新的视野正在刑法学研究中展开。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就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改善生态文明,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国家富裕、人民富强、中国美丽.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上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要上升,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要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论文首先立足生态文明时代背景,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系统提出了基于“生态—空间—时间”的流域生态文明三维分析框架;然后系统识别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生态水资源承载、空间体系和历史预期与发展动能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最后从强化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补偿、优化黄河流域空间体系和培育激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方面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一脉相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基础条件.生态文明反过来又可以对前三个文明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十七大报告首次写入"建设生态文明",将有助于我们确立更加科学、完整的文明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更加均衡、权力受到监督与制约、公民权利更有保障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周媛媛 《经贸实践》2016,(11):29-30
本文旨在探讨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下区域物流的发展情况,针对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推进使河南省区域生态物流得以实践、促使区域物流整体朝绿色的循环低碳型转型、推动区域的发展向可持续经济全面发展、提高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物流在河南省文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就企业、行业协会、技术、社会等五个方面指出生态文明型物流在河南省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