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3)
明清时期的晋商是当时中国势力最大的商帮,其经营项目之多,活动范围之广超乎想象。茶叶更是一度成为支撑晋商驰骋国内外市场获取巨大利润的大宗商品。然而山西本地却并不产茶叶,这恰恰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贸易发生原因的资源享赋理论相悖。本文对晋商茶帮何以能够借助其他地区的资源优势,获得高额利润进行研究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7,(19)
明清晋商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晋商精神至今传颂,晋商理念经久不衰,他们创造的龙门帐、顶身股制度、经理人制度等依然是值得当代企业借鉴的独到之处,但是由于时代的桎梏、自身的原因又让晋商走向了没落。 相似文献
3.
4.
<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山西是中国人传说中共同祖先的发源地。山西的自然条件,即使是到了今天,除了煤矿之外,基本上也是一穷二白。但就是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创造了中国金融史上、乃至世界金融史上的奇迹。晋 相似文献
5.
明清晋商的兴衰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相关.但是,从内部创新机制考察,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的变化是引起晋商兴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晋商的创新能力的变化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晋商的成功关键在于其创新精神,进行了包括区域文化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实践,而其衰败也能从内部创新机制的停滞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基于明清晋商跨国经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晋商借助政府政策,抓住国际供求不平衡的机遇,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当代中小企业经营机制、内部治理机构、国际型人才及对信息的反应等均同国际化竞争水平有很大差距。我国中小企业应向晋商学习节俭勤劳、诚信质优、任人唯贤、保障物流畅流的优秀品质和经商之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8.
从晋商和徽商的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文化之下,两个地域都借用了自己特定的区域文化和资源,形成了非常有效的治理机制。而且治理手段之间都内在一致,相互配合,这表明,不存在唯一有效最佳的治理模式,所有的模式都得靠商人所存在的经营环境及周边的社会文化、社会资源,靠这几方面的整合或者耦合决定其是否能形成有效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研究晋商文化的热潮,在晋商文化中最推崇是能使晋商长久不衰,其诚、信、礼、义、制的经商之道,更加被受推崇。将晋商精神引入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因此,通过了解我国晋商文化,分析晋商文化兴起和衰败的原因和其历史情况,对我国当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出具有参考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用优秀人才是晋商经商实践的重要前提,晋商视人才为立基创业之根本,其选用人才的基本要求蕴涵着深厚的伦理道德底蕴.文章立足于人才伦理角度对明清时期晋商选用人才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有关人才选用的一系列道德标准、道德信任、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以期对思考选才用才的伦理问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现代旅游的官方界定标准,结合对明清时期云南旅游发展状况的史料进行了分类和梳理,发现明清时期云南的旅游是以实用性、功利性为主,但已出现休闲性旅游;当时的旅游者主体分布于社会阶层的两端,并对云南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敦兵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103-110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经济日益繁盛,城市商业强劲发展,加上政治上的波荡起伏,社会各阶层相互间的流动与渗透日益加剧,出现了“士商互动”的社会潮流,这诸多方面共同促成整个社会消费伦理观的变化。这些新变化,既表现在文化消费上的趋新与通俗、物质消费上的尚奢与夸富,又表现为部分有识之士着眼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奢靡之风进行的冷静反拔。 相似文献
13.
张国义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4,(1):87-95
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华商与洋商的关系在不同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条件的变化而有所改变:19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华、洋商人各具优势,对外贸易需合作完成,双方由相互"依附"而达成"共生关系";六、七十年代,条约体制确立,贸易范围扩大,华商参股洋商企业,洋商更注意对中国国内贸易施加影响,双方在"合作"中有竞争;八、九十年代,"商战"观念的传播及贸易方式的变革,推动华、洋商之间关系向"市场竞争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14.
杨华祥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22-128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客观上加快了中国哲学从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的转向进程。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知识使得中国哲学初步实现了由格心穷理向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转向、由道德经世向科学经世的实践论转向以及由主观臆测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转向,这些资源也是我们今天重建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5.
王委艳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89-94
两宋"说话"艺术的形式是一种置于说话人生存和"说话"艺术精神特性基础之上,在长期的表演实践和与听众交流磨合下形成的具有思想内涵的"生命形式",其核心的艺术特征就是"说——听"的"交流"模式。这是一种渗入"说话"艺术各个层面的艺术特征,"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方法。话本小说是对"说话"艺术具有书场感的书面化,是一种书面化的"说话",它很好地保留了"说话"艺术的文本形制和"交流"艺术特性,并对之进行了"写——读"交流方式的书面化改造。这种改造也存在于作品的各个层面,但"交流"作为一种艺术方法始终是话本小说的艺术核心。 相似文献
16.
汪注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49-51
广州是英语词汇中的中文借词发源地之一。这些粤音借词数量可观,涉及中外经贸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在生动反映清末广州对外商贸活动概况的基础上,折现出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及周边地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些侧影。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粤音借词以语言为载体,记录了西方人士对华人社会的观感和体验,为近代中外交流史留下了一份宝贵记录。 相似文献
17.
经济转型期我国区域分工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探讨区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区域分工的特征与发展势态。作者指出,在全国产业结构趋同客观存在的同时,资源型区域产业虚髙度化明显,区域分工向不利于其长期战略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出了协调我国区域分工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经济方式、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巨大及美国全球霸权的思想指导,使美国政府和国内的部分势力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将使中国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竞争对手。因此,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背景下,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角度重新梳理一下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特征,有利于未来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战略机遇期与经济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是中国展开战略性全方位经济外交的最佳时期,通过对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外交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经济外交的模式、力度、效果和目标,往往和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实际国力有很大关系,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的经济外交战略才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