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6,(2)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大格局的确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正在加快实施中,纺织等多个行业已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导产业。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以及文化认同障碍,这些都会左右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是否能够最终成功。文章以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文化融合实践为例,简述了纺织企业如何以文化融合面对"一带一路"新机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我国"走出去"战略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具体实施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部分,是指以满足目的国或地区消费者文化消费需求为目的,实施的文化产品或服务跨国经营战略。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外文化直接投资,而是指集国际文化贸易和对外文化投资于一体的"走出去",是我国文化产业顺应文化要素全球化,主动利用国内外文化要素资源和文化市场,实  相似文献   

3.
“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国策,中国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企业选择是重要问题之一。显然,“走出去”战略并不是鼓励所有的企业都走出去,只有具备一定条件和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积极走出去,找准自己发展的方向,抓住发展机会,才能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对外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如何进行正确的企业选择,是我们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利欣 《经济》2011,(8):60-62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然而"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且已经形成境外经贸合作区等"集群式"走出去的方式。相比之下,商贸企业"走出去"多处于自发状态,不仅没有形成关系较为密切的产业集群,也没有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形成紧密的衔接。因此,我国商贸企业亟须创新"走出去"的方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出海",从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加快商贸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支锦理 《时代经贸》2008,6(7):199-20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内部化理论”和“折衷理论”分析格力电器“走出去”战略的成功案例,以期为国内其它企业采取“走出去”战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一、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相对于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时间较短,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已达到901.7亿美元,继2012年继续成为世界对外投资三大国之一。不仅如此,中国企业正迎来"走出去"新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是中国建设"强国"的必由之路。但如何  相似文献   

7.
赵玉 《经济论坛》2003,(22):6-7
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的。2000年,中央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推动“走出去”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新阶段往往面临新问题,下面结合河北省实际从企业和政府这两个角度分析“走出去”战略实施中思想和实践上急待解决的四大问题。一、谁来走既然“走出去”的目的地是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总结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建议,以对我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这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中国企业的历史使命。走出去战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必然选择。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金融如何更好服务于企业走出去需认真探讨。为了解目前广东省对外投资中金融服务的现状与不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走出去战略(一)走出去战略的提出。走出去思想首次提出是在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加紧研究国有企业如何有重点有组织地走出去,做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这篇大文章。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很大。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一些,应着眼于未来、着眼于长远,努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然而“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且已经形成境外经贸合作区等“集群式”走出去的方式。相比之下,商贸企业“走出去”多处于自发状态,不仅没有形成关系较为密切的产业集群,也没有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形成紧密的衔接。  相似文献   

12.
羊子林 《资本市场》2002,(12):70-71
<正>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走出去",大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锦理 《时代经贸》2008,6(11):199-20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内部化理论"和"折衷理论"分析格力电器"走出去"战略的成功案例,以期为国内其它企业采取"走出去"战略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企业发展重大战略.十多年来,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许多有实力的中国公司纷纷走出国门,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遇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后劲不足、国际工程承包盈利能力不足等,而管道建设企业也是如此.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管道建设企业适时调整"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改变经营方式,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国管道建设企业才会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遇到的各种困扰,使企业"走出去"后真正能够做到"走得好","走得稳","走得远".  相似文献   

15.
沈洁  姚连凯 《时代经贸》2007,5(10Z):69-70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此战略实施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走出去”的成功范例,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邓显超 《经济研究导刊》2011,(30):250-251,300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扩大文化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半段,中国文化走出去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起点,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充分利用这一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才能不断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建筑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正确研判风险与机遇,更好地"走出去"成为了建筑人都很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建筑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从国际环境、国内政策和企业自身角度分析,谋划出建筑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金明华 《经济师》2007,(4):280-281
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中制定了积极鼓励有条件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作为内陆边疆省份,黑龙江省政府结合本省特点积极引导有条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经过几年的努力,黑龙江省“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上述成绩的取得是政府引导扶持,企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把握有力时机,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19.
李景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2,(25):156+178-156,178
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是中国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必然。刘宏杰博士通过计量经济学、资本资产定价、博弈论和投入产出模型,科学论证了中国石油企业应该坚持"走出去"战略,回答了走出去的必然性、去哪里、怎样进入、效益如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玲群  唐敏 《时代经贸》2007,5(9Z):48-49
文章从“走出去”战略的背景,政府介入的理由出发,分析了企业“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政府角色定位现存的问题,继而提出政府应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走出去”战略实施的现有阶段,应根据需要予以正确定位,积极扮演资源整合者,战略制定者,管理者,保障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