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健 《青海金融》2004,(5):44-45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是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会计核算单位,以各县(市)支行为前台营业网点,实现“会计核算集中、联行业务集中、事后监督集中、会计档案集中”的一种全新会计核算体系。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管理体制,在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核算业  相似文献   

2.
《甘肃金融》2002,(9):32-34
近年来,随着银行核算电子化的不断发展,人民银行为适应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央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信息反映能力,防范会计风险,将县(市)一级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会计事后监督、会计账务查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上收一级,适当集中(简称"四集中"),即改变现行的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组织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集中式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3.
赵果仙 《时代金融》2008,(4):128-129
<正>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监督体系的实施,改变了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县支行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辖属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网络化、集中式的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建立了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事后监督单位,对中支级会计、国库发行及所辖县支行的会计原始凭证集中管理,人工监督,并进行二次录入、复核的事后监督体系。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  相似文献   

4.
牛锐 《西安金融》2004,(3):45-46
一、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的实施对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一)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的特点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实际上是在内联网建设的基础上,使原单版机的中央银行核算系统网络化,独立核算单位由县支行上升到中心支行,从而实现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查询查复集中、会计档案保管集中。这种变革改变了现行人民银行分散式的会计账务组织体系,建立起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以县支行为网点的集中式核算管理体系。这种新的核算体系和核算管理方式与原有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1、一个地市只…  相似文献   

5.
中央银行会计的集中核算,将更加有利于真实完整反映会计信息,有效实施会计监督,加强资金风险防范。会计的集中核算,导致会计核算主体、会计核算方式以及资金汇划渠道等均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为我们加强会计核算管理,进一步防范会计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会计核算业务管理,人民银行实行了会计业务“四集中”管理,即会计核算集中、联行清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和会计档案管理集中。实行会计核算“四集中”后,会计核算、联行清算、会计事后监督和会计档案管理等会计业务统一提升至中心支行,由中心支行集中办理,县级支行作为核算营业网点存在。会计核算“四集中”的实施是人民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解决了县级支行因人员不足,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风险,人民银行在全国部分中心支行推广实行会计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中心支行通过运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将县支行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权限上收,  相似文献   

8.
徐明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1):60-61
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改变了原会计核算系统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达到“减轻会计人员的业务量、简化业务处理过程、降低差错率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的新会计核算系统。但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岗位没置尚未适应会计变革的需要,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体制的改革,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方式由县(市)支行独立核算改为地市级了“集中会计核算、集中联行清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档案管理”的过中心支行集中核算,核算系统上挂支付系统,取消了县(市)支行的联行业务,完成程,同时也带来了中心支行核算部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存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开始,会计实行集中核算,县支行不再具有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资格。今年6月末,临汾中支撤销了县支行会计网点核算业务,将县支行会计网点核算业务上收至中心支行,至此,县支行的会计核算业务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会计核算业务的上收,缩短了会计核算管理半径,提高了会计核算监督时效,对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及事后监督工作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赖以运行的子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已推广运用到全国所有的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实际上失去了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功能,县级支行所有的账务和核算资料都集中到中心支行核算中心和事后监督中心。会计集中核算对人民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功能带来了新的挑战。欠发达地区人民银行应如何弥补会计集中核算服务地区经济的不足,努力改善同城清算服务的方法和手段,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民银行以中支为核算中心,县支行为核算中心网点的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财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管理的"四集中"实施半年来,对于提高县支行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四集中"系统的实行,给人民银行县支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并形成新的会计核算风险,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刘晓东 《财政监督》2005,(11):53-54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为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笔者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简称“四集中”,即是指改变原会计核算系统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实现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的新的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计核算“四集中”后会计运作特点。(一)会计核算集中管理,改进了金融管理与服务。实施会计“四集中”后,以中心支行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单位,会计主体上移,取消了县支行独立对外的联行功能,县支行仅作为市中心支行的一个网点参与异地的资金收付,改变了以往“一个分支机构一本账”的现象,中心支行实现了集中核算、集中管理,人为风险得到了有效防范。同时在市中心支行成立会计事后监督中心,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受固有惯性思维的影响,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内审部门对县(市)支行的审计监督主要运用现场审计方式,对非现场审计方式运用甚少.随着县(市)支行会计核算业务向市(州)中心支行的集中(会计集中核算已完成,国库会计数据集中正在试点之中),对会计核算业务的现场审计已难以满足审计监督的需要,非现场审计方式应成为内审部门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于2005年正式上线运行,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部门成为中心支行的一个业务前台.减少了会计核算层次,在防范核算风险、提高资金清算效率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当前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影响和挑战。针对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运行后县支行会计业务发生的新变化.现就如何开展审计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平  学军 《海南金融》2003,(2):57-58
推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联行业务集中,会计档案集中,事后监督集中",就是改变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县支行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辖属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网络化、集中式的会计核算和事后监督体系.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打破了目前实行的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中央银行传统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减少了因会计核算管理分散造成的违章操作;减少擅自篡改会计信息,内控制度因会计人员少、流动频繁形成的棚架现象.将基层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推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必然与现行央行四级会计核算体制和中央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产生冲突,对提高会计核算电子化业务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防范和会计内控制约机制的完善提出更高要求.就目前现状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马毅 《金融会计》2004,(8):48-48
自2003年12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和深圳市中心支行所在城市正式运行了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系统,实现了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查询查复集中、档案保管集中。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是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实现央行会计核算的自动化、网络化、集中化,体现了央行会计管理的安全性、效益性、先进性,促进了央行会计核算管理模式从分散式到集中式的巨大转变,是央行会计核算手段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20.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是指以人民银行市、州中心支行为基本会计核算单位,成立核算中心,中心支行本级营业部门及所属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由核算中心集中处理会计账务的会计核算方式.集中核算系统通过与支付系统连接,为金融机构提供清算服务,并办理人民银行内部资金汇划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