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资金支持.如果说建设公共财政只是自上而下开启公共财政建设的话,建设新农村将自下而上地加快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伺找准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是财政部门需要认真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笔者结合姜堰市白米镇新农村建设实际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新财政体制,统筹经济协调发展 财政体制,可谓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其政策推动效应不可低估,也是破解当前新农村建设难题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有效的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县镇分配关系,统筹区域发展,激发发展动力,促进基层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培植壮大地方财源;以构建公共财政为导向,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倾斜扶持力度,着力支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落后面貌,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通过加强科技输入,以打造自身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目标,推进农村自身创新发展能力的增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生活,财政部门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支农资金的整合和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首先,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保障。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有效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军 《农村经济》2007,(10):93-96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支撑、互为促进的.加快城市化进程,就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认为,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加快"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困境及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新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村民自治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村民自治制度和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具体实施中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创新充满活力的民主自治机制,是促进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2004年开始实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其实证分析表明,这一改革举措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对深化改革的路径思考表明,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目标,必须理顺事权财权关系,合理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着重在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政府导向解决“三农问题”为研究目标,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性,提高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引入民营资本的重要性,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优势和资本整合,构架农民、农村、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现状分析。和谐社会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分析和研究方式的界定,实现中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提升和运行,促进和谐发展,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类别细分,以形成一个概念模型,旨在对农村金融进行原创性实践提供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13.
财政是新疆农业防灾救灾的主体,防灾救灾机制决定了其效率.本文通过对新疆近年来财政支持防灾救灾机制的现状、问题的研究,提出如何建立适合新疆财政防灾救灾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认真做好土地保护工作,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农民切身利益之所在。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保护工作,要高度重视在这个过程中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在认识上要宣传保护土地,在规划上要坚持保护土地,在试点上要研究保护土地,在制度上要落实保护土地,在执法上要严格保护土地。  相似文献   

15.
参与式思想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通过对以往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分析,阐述参与式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从参与式的角度解读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强调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出农民作为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决不仅仅是参加劳动或出席仪式,而是包括决策及选择过程的介入、贡献和努力、承诺和能力、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能力建设、自我组织及自立、利益分享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已有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国家+社会”的分析范式分析新村运动组织动员机制的历史变迁。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过程就是国家动员机制与社会动员机制互相影响,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农村?什么是新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准确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所必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具备三个特点:有新的结构,包括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城乡结构和新的组织结构;有新的主体,以组织起来的农民为主体,政府的作用重点在服务;有新的功能,新农村要有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传统优秀文化保存功能和生态功能。新农村建设既不是把农村变为城镇,也不是把农民固化在乡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型农民社区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视域下,构建并基于土地资本化总过程的一般金融模型,探索乡村建设用地资本化相较于城市土地的特殊金融机制与支持政策。研究方法:叙事探究、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资本化本质上是土地加入社会再生产取得实体资产和金融资本二重存在性的过程,城乡建设用地资本化的金融机制在实体资产流通性、土地增值驱动因素和实体资产向金融资本转化路径等重要节点上存在显著不同。研究结论:结合乡村精明收缩理念,提出乡村建设用地资本化要走一条有别于城市土地的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包容性金融为基础、绿色金融为方向的金融支持政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者,加快对农村智力建设的开发程度,是事关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科技向农业生产力转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求我们高度关注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加大农村教育的总量,内外结合,政府统筹。外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开发模式;内部充分发挥农村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同时改革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发挥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业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基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中国在这方面依然存在农村信用基础薄弱、金融体系不完善、资金供求矛盾和保障机制落后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农村金融立法与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引导民间金融以及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策略,强化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