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经济50年发展的路径,阶段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发展过程明显地区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后两个阶段依次表现为对其前全阶段发展特性的否定,从而明显地表现为一个“之”字型发展道路。本文对三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波动状部1人民生活提高速度、所有制结构变化、经济体制结构变化、产业比例状况等个方面作了实证比较,勾划了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经济轨迹。从中找出正反丽方面的经验教训,揭示邓小平经济思想和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内在联系,论证邓小  相似文献   

2.
近20年西北近代农业开发及农村经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巍 《开发研究》2004,(3):57-60,74
西北近代农业开发和农村经济研究作为西北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领域 ,长期以来倍受学者关注 ,尤其是近 2 0年来 ,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但其研究述评却不见于文。本文就近 2 0年西北近代农业开发及农村经济的研究状况加以评述 ,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唐爱斌 《广西经济》2005,(10):12-15
广西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差距,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缩影。为了全面、系统地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和广西两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我们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工业化程度、人民收入水平以及综合评价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时间从1978年到2003年,跨度达25年,并分别从“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前三年等不同时段,来观察比较广东、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农业、手工业与农村 刘克祥发表了“《再论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驳析”一文,继续与郑启东就近代华北农业发展问题展开讨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史志宏利用195 8年第2次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所得河北省清苑县4个村庄的1930年、1936年、194 6年3个年份的历史数据,对19世纪30—4 0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做了较详细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李金铮、邹晓总结了2 0年来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中的新探索(历史研究4 )。李金铮认为民国时期,现代农业金融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一个垂直的贷款网络体系。它与农村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金融体制改革十年来,农村公共经济服务仍相对滞后。尤其是在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之际,针对农村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地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的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型农村公共经济服务严重落后。本文依据先后三次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国情,对这一社会现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唐瑾 《湖南经济》2003,(5):52-53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并明确提出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既是衔接城乡文明、沟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又是极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湖南目前共有122个县市区,其中88个县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县的区位条件、人文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各不相同,各县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和本地资源特点,在科学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多种…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史一直受到史学界、经济史界的重视。最近新出版的高寿仙《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黄山书社2006年3月出版)是这一领域的新成果。本书共5章33·8万字,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至三章围绕明代农业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讨论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额。第二章论述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作者从土地的拓殖、农田水利、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商业性农业的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明代农业的发展,以及明代的环境变迁与自然灾害。第三章论述土地形态与生产关系问题。作者考…  相似文献   

8.
1989年1月5—7日,在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了“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简作“会议”);同年8月24—26日,同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了“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史研讨会”(简作“研讨会”)。这两次会议的参加者,有本国学者,也有外国同行;有专攻经济史学的、历史学的,也有专攻经济学的。承在香港的一位同行好意,今年3月,我收到了他寄赠的“会议”的论文32篇(其中23篇用英文写成)、“研讨会”的15篇,共计47篇,总字数约70万。心想:这些论文未必是这两次会议的全部;但主要的,该就是这些。现对这批论文,除了其中三篇——是论述经济思想史的,又一是作者说明不愿被引用的,再一是述评对某一问题近人研究成果的——试作一全面介绍,以期能有助于从一个侧面了解彼岸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现状和动态。  相似文献   

9.
从米价长期变化看清代两湖农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价是反映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粮食又是生活必需之物,因此粮价又是衡量整个物价水准的标尺。清代两湖是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稻米产区,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谚,其米价变化在全国最有代表性,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本文拟在弄清楚清代两湖米价的长期变化趋势过程的基础上,从人地关系和民生状况两个方面的变化来探讨一下清代两湖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九五”以来.陇南经济建设迈入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其变化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新突破.三是多渠道融资格局初步形成,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五是城乡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逐步成为支农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4):111-111
衣、食、住、行是社会存在的四大基础要件,而近代以来房地产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史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已有成果寥寥无几。究其根源,材料尤其是系统的档案材料的缺乏当是主因之一。《保定房契档案汇编·清代、民国编》的出版,正是河北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华北学研究所联合保定市档案馆为弥补这一缺憾所做的努力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农村、农业、农民是供销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研究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放在“三农”这个大环境里去思考、谋划。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图书馆珍藏的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抄档资料,包括了1821年至1911年清朝的21个行政省域内各府(州、厅、县)的各种主要粮食的价格,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史学者从故宫档案中挖掘整理出的专题史料,是研究清代后期粮食价格最系统、最权威的资料,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对其进行整理,有助于加强清代经济史的计量分析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史文献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田禾 《开发研究》1987,(3):64-64
翟文运在来稿中指出,近几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经营方法,已经或正在发生着许多重大变革。它需要多种人才,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由“单一农业”到“立体农业”的变化。要求农村具有“善于取得最佳效益”的经济人才.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由封闭的小农经济到大量商品生产的变化,从而构成了各行各业纵横交错的农村经济网络,这不仅需要会经营农业,还需要具有组织才能的农村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合作经济组织是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农村实现“三个转变”的有效途径。2003年以来,结合系统特点和自身实际,四川省供销社认真贯彻省委关于“三个转变”的要求,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整合社会人才、资金、业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我国经济有不少矛盾、困难、难题,依我看来,只有依靠农村市场,才能缓和、化解和找到出路。农村市场,是当前整个经济工作的“牛鼻子”、要害、重中之重。形象地说,整个农村就象一部最大的“拖拉机”、“起重机”、“推土机”……,是全国经济的主体工程和基础。二、不知为什么,有些同志研究、评价中国经济,往往不把农村经济状况包括进去。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久,就说什么“经济过热”,要“软着陆”,试问农村经济算“热”还是算“冷”?说什么出现了“买方市场”、“告别了短缺经济”,再请问,农村的买方市场在哪儿?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还不是穷得叮当响,有的地方,还和土改时差不多。  相似文献   

17.
发扬面向现实、反思历史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需要,我粗略地追溯过中国经济史学科成长的过程,发现这个学科已形成许多优良的传统。继续发扬这些优良传统,特别是其中的面向现实、反思经济历史的传统,有利于中国经济史学科在改革中摆脱困境,走向繁荣。1.梁启超著《中国国债史》、魏声和著《中国实业界进化史》与沈同芳著《中国渔业史》等书于1904年以后相继出版,标志着近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科的萌发。辛亥革命前后,这类专题经济史与部门经济史著作增多。其作者,大都即研究近世之经济史,更注重现实的经济状况。他们研究经济史的目的是认识国情,寻求救国与振兴中国经济之道。  相似文献   

18.
20 0 4年 5月 13— 14日 ,“中国经济史论坛”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系列研讨会 ,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和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首都师范大学承办 ,近 5 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一、对中国传统经济的总体评价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聚焦于明清时代 ,一方面与唐宋比较 ,另一方面又与同时期的西欧比较。比起前两次讨论 ,明清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高峰的意见发表得较少 ,而强调明清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与西欧差距的意见阐述得较多。李根蟠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 )试图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史是兼跨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首先要把历史上经济发展的状况搞清楚,这可以称之为“历史上的经济”;进一步要分析各种经济因素的内在联系,揭示经济运行的方式及其机制,这可以称之为“经济的历史”。就经济史这个学科而言(而不是就每个研究者而言),这两...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产生与发展做了历史的回顾和总结。在将其划分为“新古典制度经济史学”,“新制度经济史学”和“历史制度分析”三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其理论方法、主要内容、学术成就、历史局限性及其对我国经济史研究的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