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的设立及随后深圳推出系列金融创新举措开启了我国金融实验区改革的序幕。在金融实验区,围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规范化的金融体系以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孕育了一条凸显金融创新的资金流动链条。美国金融创新体系中以房地产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衍化逻辑尤为典型,但该衍化链条蕴藏的金融监管对创新响应失衡引发了流动性逆转联动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之后掀起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潮。鉴于此,本文借鉴美国金融创新衍化的经验,弥补其不足,并结合当前国际金融监管趋势,在金融实验区搭建了金融创新与监管间"一种理念,两种响应"的动态响应机制,以期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使金融创新能够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金融的过度创新。或者说是因为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创新业务。在此背景下,对金融监管如何应对金融创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国内金融稳定的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对于我国在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体系比较脆弱的条件下.如何把握好金融创新和金融开放的度与节奏,如何进行有效的金融市场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下我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发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此次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衍生产品被普遍认为是危机的罪魁祸首,我国的金融创新步伐也因此受阻。我国应当冷静分析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其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抓住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领域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发展我国的衍生品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加快金融创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邓阳 《经济视角》2015,(1):41-45
多年来,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等问题一直备受众学者关注。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凸显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实际上,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金融开放推动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创新又带动了新的金融风险,而金融监管又是因为金融创新的催化。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对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让人们重温《资本论》。虚拟资本市场的过度膨胀,往往会引发货币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经济危机。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这次金融危机反映出现有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加强对金融产业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的监控和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是保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美国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美国经济的走向,而且影响到全球经济运行。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美国经济自由化和监管不力的最终表现,这使世界各国都在审视自己的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机制。当前,我国的金融业日趋与国际接轨,充分汲取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及时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美国金融市场的萎缩,也导致了世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衰退.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美国金融危机具有强大的溢出效应.本文探索新兴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描绘金融风险的传导链条,以求得出溢出效应的产生原因及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8.
虞辉 《现代经济信息》2013,(15):370-37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的金融环境,满足多元的金融产品需求,就需要对金融产品、机制等进行创新。而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就需要将金融风险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金融创新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金融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旨在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定,促进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给我国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金融综合实力,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定,更好地推进经济持续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瀛 《生产力研究》2005,(11):49-51
本文从金融创新的内涵出发,通过对金融技术、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的分析,探讨了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并根据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当前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路,从而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完善服务。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防控经济、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多角度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以保障中国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美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方案,以期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及其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本文对金融危机理论作了归纳梳理,分析了美国金融改革方案的利弊,通过分析我国金融体制与美国体制的差异,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最大程度降低金融风险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6)
物流金融是金融创新的热点,满足了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中小企业的共同需求,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发展物流金融,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我国物流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及发展状况,提出了金融创新、降低融资成本、基于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业务、加强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等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物流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殷孟波  许坤 《经济学家》2012,(6):93-1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所取得的规模是惊人的,对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创新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部分学者开始讨论其对金融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外学者关于金融创新在生产力、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和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最新的观点,论证其悖论的含义及体现。然后,从金融产品、系统风险、金融立法与完善市场等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目前学术界与实务界对金融创新监督管理和合理使用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对于化解金融创新"悖论"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安全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在发展壮大金融产业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关系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本文针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的金融风险也呈加大趋势的现状,从新的金融管理方式方面提出了评定金融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下世界货币体系的革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金融体系及政策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所酿成的,但在经济全球化奈件下,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的金融风险及危机,却通过美元的无约束发行,酿成世界性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金融)风险,惟一选择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简单介绍了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认为其根源为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信贷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背后透露的是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对金融风险的忽视.通过对危机原因的分析,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得出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金融产品创新在带来利润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必须设计相应的监管机制以防范控制金融风险。本文在金融深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产品创新及风险扩散机制,创新提出了监管深化的概念和初步理论框架。同时针对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制改革,分析了当前金融监管深化实践,初步创新探索提出了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监管机制以推动我国金融监管深化。  相似文献   

19.
韦海斌 《新经济》2016,(5):45-46
金融风险一般指金融主体或者经济单位在金融活动中可能遭受不可预见的损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警觉,各国都出台了各种应急政策和救急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太理想。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就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多是对金融风险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对于金融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研究较少。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是一个十分紧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金融信贷管制法律松弛、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法律漏洞、法律长期缺乏对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保持协调发展的规范等是酿成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推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强化对金融创新风险的严密防控,力求防范金融风险的法律监管机制全覆盖,而且应不断提升法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