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国内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走专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道路,促进了农业机械的运用和推广,通过互助和共享降低了使用农机的成本,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近1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政策及财政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成为推进农机化服务市场化、专业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分析了国内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总结了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目的在于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发展导向和政策扶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但能够调动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而且加速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而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最终促进农业机械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日本日中经济贸易中心的邀请,由辛国发等5人组成的中国纺织工程建设考察团于1986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在日本进行了访问。期间,访问了10家从事纺织、化纤工程建设的公司,参观了正在建设的吉村北陆毛纺工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从建平县小麦生产的发展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辽宁省建平县农机管理局李广森一、前言农业机械是农业的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科技的载体和结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装备程度和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农机维修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带来了蓬勃生机,几年来,农业机械有了较大的增长,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有所提高,农机维修的需求与日俱增。在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为前提,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方便、及时、经济、优质为服务方向,以节能为重点,提高机具技术状态为目的的农机维修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下,农机维修基本上完成了体制的转变,原以国家投资搞修理为主的单一模式,逐步地发展到以国家、集体、个体多种投资体制并存的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一个由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的维修点组成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成为农机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仪表学会马慕周、石尚平、肖中汉、体素华、孔晓霞等5人组成的考察组,于1985年4月18日至5月10日在日本、香港洽谈业务和考察办公自动化技术。在日本期间,考察组访问了贸促会、三菱  相似文献   

7.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促进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机理;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湖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农业机械化因素——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农机配备系统、农机协调系统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从调整农机结构、创新农机技术、加大农机宣传力度三方面提出提高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其结果体现了经济效应。利用河南省1995—2010年农业机械化与农林牧渔产量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ADF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的估计、脉冲响应等方法来分析河南省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机械化的长期动态关系。结论表明,河南农业机械的总量增长与农业总产值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农业机械化能促进农业生产值的增长。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政府加大对农机的资金投入和补贴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来搞摘要     
河北省衡水地区行署随学文同志经过对武邑县农业机械情况的调查,认为: 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必须重视 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农机发展结构不合理。其次是因机具老化、技术状态恶化造成的能源严重浪费。再次是农机管理工作不适应,各种设施不配套,许多农机站已有名无实。此外,还有新机具引进不力,新技术难以推广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需采取五个措施。一是强化服务手段,建设县、乡、村多功能农机服务体系。二是鼓励人才向农机行业流动。三是积极搞好维修工作,提高农机的技术状态和性能指标。四是积极推广农机技术,引进新机具。五是引导、扶持农业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0.
越南农村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执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研究课题计划,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于2002年9月30日~10月14日组团赴越南考察“农村妇女土地权利”。考察团访问了越南计划与投资部、自然资源和环境部、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劳工残疾及社会事务部、司法部、农民联合会中央委员会、少数民族委员会、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等8个部、委和研究机构;访问了义安省的7个厅局,考察了义安省义禄县义莲社及其第四、六、十五村的7家农户这里摘要编辑的是考察报告中关于越南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应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的邀请,由四川省烟草总公司罗子全,中国烟草总公司都忠康、毛宝宏,国家经委科技局元育我,郑州烟草研究所于华唐,云南烟草研究所任炜等6人组成的考察团,于1986年3月18日至28日对日本烟草管理进行了考察。在日期间,考察团访问了日本烟草产业株  相似文献   

12.
<正> 以财政部副部长陈如龙同志为团长的中国财政考察团,于1983年9月9日至9月28日访问了匈牙利。匈牙利财政部长海泰尼,国务秘书毛道劳什、财政部副部长文采、迈杰尔以及有关司局的负责同志向考察团介绍了财政改革和现行财政制度等有关情况,回答了我们想了解的问题。考察团还访问了国家计划局、国家物资价格局、国家银行、国家发展银行、工业部、农业食品工业部,考察了两个城市、七个工厂、农场和合作社的财政管理工作。现将考察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91—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根据基尼系数的基本原理从农机装备的总量、结构和效益三方面对农机装备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进行综合测算。结果显示:1991—2010年农机装备水平综合基尼系数呈现波动之中下降的趋势;农机装备总量和农机效益的基尼系数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而反映农机装备结构不平衡的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呈现"U"型的变化趋势,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则呈现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农机研发和推广政策、自然地理条件、种植制度、土地经营规模是影响农机装备水平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条件、自然禀赋、耕作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在主攻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还应协调发展非粮食主产区的高效特色农业机械化,增强南方稻区和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和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14.
尽管对农机化的关注远没有60、70年代那么热乎了,但我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同全国一样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风雨之路,在过去,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的倾向。没能注意到我区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农机在我区不同地区需求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而是采用行政命令、政治运动的方式推进,试图速战速决,超越了生产实际需要和经济可能,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给农业机械化声誉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改革开放时期,在对改…  相似文献   

15.
应美国农业部的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无土栽培考察团一行四人,于1988年12月1日—14日访问了美国。先后访问了马里兰大学、美国农业研究中心、新泽西州罗杰斯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州的埃柯特中心等地,参观了大学的研究工作,其中许多方面在目前  相似文献   

16.
出国考察、访问赴印度考察纺织和纺织机械工业由吴永升、张国和、张礼镇、庞家璐、谢林等8人组成的中国纺织机械考察团,于1987年2月23日至8月14日在印度进行了考察。期间,考察团先后在孟买、新德里、加尔各答等9个城市考察了32个纺织机械制造厂。  相似文献   

17.
鲍正元 《城市建设》2011,(6):112-113
农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机手,其目的是提高农机操作人员运用农业机械的综合技能,提高其技术素质。使他们正确、熟练地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发挥农业机械在抢农时、抗灾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促进增产增效。与此同时,还应特别注意把农业科学技术融于其中,使农机更好地服从于先进的农业科技要求,达到丰产丰收。这是对农民技术培训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义.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农机部门所面临的新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机械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科技为先,大力抓好农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满足结构调整对农机化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科技考察团访问瑞典由四川省科委主任宋大凡等5人组成的四川省科技考察团,于1985年12月1日至13日访问了瑞典,考察了30多个工厂、企业、公司、财团以及一些教育、科研单位和政府机构,并就双方间的科技合作项目进行了讨论。瑞典是一个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其主要原因,除有丰富的森林、矿产、水力资源外,就是重视科学技术,用科技来推动Ⅰ、农业的发展。1984年,瑞典用于科  相似文献   

20.
自以登盛总统为首的缅甸民选政府成立后,日本基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以及制衡中国等方面的考量,重开对缅大规模援助和投资。日本将缅甸纳入"价值观外交"体系,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首的政商学考察团频繁访问缅甸,开始全方位介入缅甸。除了提供大量援助以外,日本还借机介入缅甸民族和解进程,日本企业也大举重返缅甸,日缅关系迅速升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