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闽台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贤恩  郑思宁  孙骏 《技术经济》2010,29(11):91-97
本文选取2000—2009年闽台农产品贸易数据,借助Gruble-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Thom&McDowell垂直型和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对闽台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闽台农产品存在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两种形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上有明显的互补性;贸易结构的变动主要是产业间贸易引起的,并呈增强态势;产业内贸易方式主要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闽台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借助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是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必须选择的一种发展路径。文章以高技术制造业的代表性行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通过对相关经济理论、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得出影响该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可能因素,并利用2000—2014年相关数据对这些可能因素和中国该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的结果指出(结论)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增长会推动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高;行业资本水平和经济自由度的提高则会阻碍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平均规模对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尚不确定,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最后依据分析结果为中国提升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乃至高技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珊珊  杨广超  陈昭 《广东经济》2016,(14):111-113
制造业产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到贸易总额一半以上,一直以来是全球贸易的主体.本文以“G20成员国”二十个国家为研究对象,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依据选取的四个指标对G20成员国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动态追踪G20经济体制造业产业竞争秩序变化通知,甄别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以便全面理解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对提高中国制造业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双边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直接投资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首先,在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中,基于HS分类的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商品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而且在此类商品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类别商品的贸易几乎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别的商品中,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的商品是中间产品.其次,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电子产品行业.由于美国在该行业的公司内贸易比率很高,而且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属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形式,因此,美国直接投资是中国与新加坡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国某一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对该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某一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变动趋势,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纺织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表现活跃,为我国出口创汇和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纺织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第一出口大国。因此,其背后的产业贸易模式以及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动关系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目前纺织业的贸易模式具备何种特征?对国际竞争力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2016,(1):69-83
本文基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提高就业创造"与"降低就业破坏"两个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就业净增长;(2)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具有异质性影响,它促进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但会促进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破坏,同时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3)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就业集约边际变动与广延边际变动的影响;(4)就业再配置效率的改善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渠道。上述结论意味着,将外部贸易自由化改革与内部市场化改革双管齐下,对培育就业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逐步向产业内贸易发展,这一点在制造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文章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检验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规模经济、外国直接投资则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已进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一重要的战略发展期.在此期间,一个重要的发展中枢性目标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对中国经济体系中各产业总产出变动的主要变动因素(总消费变动、进出口变动、技术结构变动及投资结构变动等)进行了模型分解,试图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性特点,分析经济增长各影响因素在不同产业中的贡献,寻找如何提升产业水平及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为制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颖 《技术经济》2008,27(11):115-119
本文选取2001—2006年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和B指数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对我国海峡两岸间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在贸易结构上具有较明显的互补性;2001—2006年我国海峡两岸间的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超 《经济前沿》2012,3(4):80-88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的二重影响。理论分析指出,作为资本国际流动重要形式的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二重属性,其二重属性将对东道国产业发展产生二重性影响。本文以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为例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生产力属性方面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生产关系属性方面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控制及其引致的产业安全隐患也非常显著。基于该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邹文杰  张文刚 《技术经济》2013,32(1):31-34,50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2000—2010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转化效率,并分析了市场结构、企业规模、政府扶持力度和技术改造能力对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研发转化效率呈稳步增长趋势,但总体水平仍较低;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以及技术改造能力对研发转化效率的影响显著,而政府扶持力度对研发转化效率的作用不明显。最后,提出提升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转化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状况和竞争状况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获得八个解释变量;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为被解释变量;利用1998至2008各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资研发投入、内资的产业集中度、外资资本投入、国内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需求量、我国半导体硅单晶生产额、外资企业销售量占产业销售总量这六个变量显著影响我国该行业国际竞争力,内资资本密集度和外资人力资本强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3.
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利用1996—2010年我国15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根据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否明显将样本行业分为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时将研究区间划分为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阶段,分组、分阶段地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开发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巩固与保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能改进类创新和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边际效用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市场势力是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拥有较高的市场势力可以扭转市场竞争弱势地位,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程度可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来测算。选取中国产业分析平台提供的4位数产业作为研究样本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总体处于低集中水平,7个子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行业内大企业的规模优势相对明显。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创新活动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时期内,创新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在中长时期,创新对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是起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3—2007年我国28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参与度、FDI研发强度以及科技人员比重等因素对内资制造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因素对全部内资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将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行业和一般行业,外资参与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抑制程度要小于一般行业。外资研发强度对内资高技术行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对一般行业亦产生消极影响,但不显著。外资科技人员比重明显促进了高技术行业的自主创新投入,对低技术行业的研发支出强度产生负面影响,但统计上也不显著。上述结论意味着外资参与对内资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较为间接,需要关注直接影响内资自主创新投入的外资研发强度和外资科技人员比重等因素。内资企业要主动提高自主创新投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缩小和外资的技术差距。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蔺雷  吴贵生 《技术经济》2009,28(2):47-57
通过"服务"增强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服务差异化竞争已成为全球化竞争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在界定"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微观层面概念和阐述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国内制造企业的服务增强具有明显的"质量弥补"特征;随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国内制造业的大样本数据,针对基于要素替代的质量弥补以及服务差异化竞争对绩效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最后,指出国内制造业服务增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对企业管理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都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景气指数分析法并结合扩散指数研究了2003—2009年我国风机制造业竞争力强度。得出结论:我国风机制造业已结束混乱竞争局面,正逐步走向但还没有达到有序竞争阶段,产业步入成长期。  相似文献   

18.
王鹏  陆浩然 《经济前沿》2013,4(5):46-54
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选取2001—2010年间我国制造业29个细分行业的经济发展数据,分别考察了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出口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企业研发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仅对中低技术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具有负的影响,而出口主导型FDI带来的技术溢出对高技术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就业技能结构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本深化程度的增加将降低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的占比,而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加强将明显提升制造业的就业技能结构。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industry trade (IIT) flows in manufactures and technical change for the Colomb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uring the 1970-95 period. A general estimating equation for the sources of change of the equilibrium number of varieties, in which TFP growth is one of its components, is derived from the basic model of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goods with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Based on that relationship, several estimation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IIT flows are carried out. The econometric set up follows a panel data and cross-section estimations of system of simultaneous equations. TFP and IIT indices are the endogenous variables of the system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trade policy, and innovation-activity variables as the set of exogenous variables. The paper also pres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direction and trends of Colombia's IIT flows in manufactures with the Group of Seven, NAFTA, and the Latin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members (LAFTA) since 1974.  相似文献   

20.
我国R&D产业成长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1991—2005年我国R&D活动的发展情况,从R&D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序列分析和关联度分析两方面,对15年间我国R&D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虽然1991—2005年我国R&D产业的发展规模得到了极大提升,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全国重大科技成果奖与R&D经费投入以及人才建设之间的相关程度较低等。今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多渠道地增加R&D投入,逐渐加强我国R&D产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从而实现我国R&D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