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马库森提出的4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为基础,对形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简称为RHQ)需要的相应产业集群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其中卫星平台型产业集群形成RHQ集聚的可能性最大,是RHQ集聚的最佳产业集群基础;马歇尔产业集群形成RHQ的可能最小,是RHQ集聚的最弱产业集群基础;轮轴型产业集群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的可能性位于前两种产业集群之间.基于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吸引RHQ优惠政策时应深入调查分析本地区的产业集群类型,据此采取不同策略、不同优惠政策吸引RHQ,争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吸引RHQ,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别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开始纷纷借鉴沿海地区经验,通过引导部分产业向该地区集聚以实现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建设。探讨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集聚之间是否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产业集聚与空间集聚协调发展的内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两者间存在的促进机制和反馈机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集聚的关系,发现自1990年以来我国产业集聚和城市空间集聚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协调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方法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其次在测度地区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时,对合理选择相应指标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更为精确地测度我国及各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集聚经济理论探讨了产业集聚对碳效率的影响机理。通过匹配2010~2019年间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不同产业空间集聚对碳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城市碳效率影响显著,且各产业的集聚效应呈现显著异质性。其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改善本地及周边地区碳效率均发挥显著正向作用,而制造业集聚则对城市碳效率发挥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门限回归方法,以市场化指数作为门槛变量,检验产业集聚对碳效率影响的门槛特征,并证明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改善集聚效应对碳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方法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其次在测度地区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时,对合理选择相应指标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更为精确地测度我国及各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 2006~2015 年我国30 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为样本, 利用区位熵法测度区域物流产业集聚水平, 通过计算全局 Moran's I指数, 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 从整体来看, 物流产业集聚通过发挥其 “专业效应”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生产率, 在有效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增长的同时, 能够通过溢出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 分地区来看, 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在3 个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中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最大, 其次是东部, 而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为负, 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对珠三角制造业1993~2007年间29个行业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珠三角大部分行业的产业集聚度上升,少部分行业下降.不同产业的集聚度及变化趋势明显,表现为一方面,新兴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度上升并占据集聚排行榜的前列,而传统产业的集聚度明显下降.行业间分化明显是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特定阶段所具有的现象.CR3分析显示佛山、广州、深圳等几个城市在CR3排名中出现频次最多,是多样化程度较高、产业综合竞争能力较强的几个城市.同时还计算了1993~2007年间各城市的专业化指数,结果表明珠三角的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文章还采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集聚指数和工业总产值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对工业增长具有长期正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4年末,共有202个纺织产业集群成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命名的试点地区.我国的纺织产业集群经济各有特色,既有全产业链纵向全面发展的类型,也有以某一行业为特色的类型,还有的是以细分专业领域小类产品为代表的类型,但共同点是规模化、专业化、集聚化. 纺织集群经济为什么能够形成并发展?孙瑞哲表示,纺织集群经济实现规模化就有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专业化,就有机会做精、做强;而实现集聚化,就能强化人才集聚、资源共享,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做出特色,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技术扩散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国际技术扩散的路径,指出适配型人力资本存量是技术吸收能力的核心因素,并阐明技术扩散具有显著的"传染:特征.技术扩散的"传染:特征引致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然而,技能型人力资本投资的空间分布与产业空间集聚错位,严重限制了我国吸收国际技术外溢的能力.调整技能型人力资本投资的空间结构将有助于提高技术扩散速度,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我国30省(区、市)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产业集中度、区位熵和Moran’s I指数测算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并分析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数字经济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服务业的集中度均属于极高寡占型,领先省(区、市)均是东部地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2)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经济制造业集聚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趋势,且以重点省(区、市)为核心节点;而数字经济服务业集聚呈“东部>东北>西部>中部”趋势;(3)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且不同时间、不同数字经济产业的空间关联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辐射作用和临近效应能够显著作用临近地区的数字经济产业空间集聚发展,也能够通过不同产业同时向中部省(区、市)辐射;而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和临近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研究揭示了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规律,为引导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态势及其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以及该产业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论文首先介绍了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指标,而后计算了各指标值,定量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态势和各省市该产业的集聚水平.最后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验证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对我国该产业的经济效益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各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原料资源、市场空间,与产业转移相结合,以及产业链配套和产业集聚作用,积极培育化纤特色产业集群,与纺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化纤工业的区域布局。努力提高产业集群的污染集中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加快建设相关公共服务体系、产品专业市场,提高专业配套服务能力。"——《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企业管理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探究企业之间管理能力的空间交互效应,考察产业集聚对企业间管理能力空间交互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间管理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交互效应与循环累积效应,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促进邻近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且产业集聚会强化这一空间交互效应;专业化产业集聚非线性地显著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强化了邻近企业的管理能力;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企业管理能力的直接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其空间溢出效应小于专业化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 P.Haggett 建立的产业集聚区位熵长江经济带六类高耗能产业 2006~2017 年的集聚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 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高耗能产业发展效率, 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探究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整体集聚程度均衡, 区位熵指数总体维持在 0.85; 六类细分行业集聚水平差异明显, 石油加工业在长江经济带集聚水平表现最弱, 化工业集聚水平最强; 高耗能产业动态集聚在长江区域间呈现下游向上游梯度转移, 下游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中游呈现上升趋势, 上游变化不明显; 高耗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且主要依靠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从作用途径来看, 高耗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干预途径传递, 高耗能产业依赖起到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反之区域经济的增长又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模型的基础上,试图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产业集聚发生的一般特征以及它在促进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间分工是区域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本文基于长三角地级市企业数据,在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上用E-G指数测算了长三角二位数产业的集聚程度、三位数产业集聚间的分工状态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溢出效应,从中揭示了产业集聚间分工对整合离散的产业集聚,形成长三角地区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间的分工通过三个步骤锁定地区竞争优势:①产业集聚内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使价值链在空间上的分布趋于离散化,进而导致次级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形成,并产生了产业间的溢出效应;②随着分工的深化和趋于稳定,地区专业化水平进一步获得提升;③在区域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原有产业集聚被锁定在区域溢出效应明显的区域,形成广域的产业集聚。以上过程的累积循环形成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以卓越品牌在快速发展中的专业需求为导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权威资源,以集约化产业服务为重要支撑,依托上海这座时尚之都,集聚中国时尚卓越品牌的设计研发及品牌营销总部,打造中国时尚产业的“卓越品牌生态圈”。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是一个城市工业园区创建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城市工业园区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为我国城市工程院提供了相应支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产业集聚视角下城市空间公园管理背景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分析了城市空间公园环境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产业集聚视角提出了城市空间公园管理...  相似文献   

19.
《IT经理世界》2011,(7):112-112
2011年3月25下午,《IT经理世界》主办的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园区创新促进联盟筹备会在京举行。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无锡高新区管委会、清华科技同、西安软件园、天府软件园、大连软件园、花桥国际商务城、南方软件园、西安三元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昌平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清华大学留创园、中科院中智创业园、北京大学留创园、北京工业大学留创园和北京邮电大学留创园等21家单位的负责人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纺织》2005,(11):68-71
市场成为工业第一拉动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明确指出,专业市场的兴起反映了中国纺织服装业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本质特征.当前专业市场的兴起与产业集群互动效果非常明显,在东南沿海逐步形成的纺织产业集群带,推动了专业市场的扩大和提升.专业市场日益明显地发挥着"看不见的手"的协调作用.产业集群企业通过在市场上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生产什么;通过市场上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其如何获得更高效率的技术来生产,将成本降到更低;通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趋势,决定其为谁生产.激烈的竞争使消费者和技术逐渐成为市场的双重"君主".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新的技术不断地改变着纺织工业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国内市场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第一拉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