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工作可以保障各项风险业务的核算质量、防范风险、事故等.本文主要从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并在内部控制理论的作用下进行分析,努力寻求可以使会计集中核算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作为会计工作防范风险的重要部门,其职责极为重要,但由于受制度、体制、职能等方面的限制,事后监督防范风险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简称IAS)的运用,产生了“方便会计档案调阅,提高事后监督中心的监督效能”等积极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工作差错数量、事后监督部门的工作量与一定的网络风险,应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渠亚卿 《中国经贸》2013,(18):217-217
随着国库、会计、发行业务的不断改进升级,当前央行事后监督工作面临着对新增业务监督不到位、风险监督不全面、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作者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比,提出了事后监督工作优化改革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困境的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日趋严重,由操作风险引发的案件频繁发生。会计事后监督在商业风险管控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因职能定位、员工风险管控能力等问题,会计事后监督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重新定位会计事后监督职能,简化和规范交易处理流程,创新会计事后监督手段,从而达到监督有效落实。同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会计师事后监督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提升员工价值贡献度,真正实现会计事后监督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事后监督业务实行计算机监督以来,事后监督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账务监督首先抛弃了手工勾挑、手工核对,同时监督工作也提高了速度,增加了准确度,而监督系统日志的管理,又防止了事后监督工作的拖延、积压现象。人行县支行的会计核算业务正处于转换过渡期,各项资金风险(尤其联行资金)加大,结合基层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实际状况,有必要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事后监督工作进行严格加强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卢迪 《理论观察》2006,(4):210-211
会计核算四集中、国库内部往来等新程序的实施,给人民银行县支行事后监督工作带来新的难点。作为县支行事后监督如何防范资金风险,确保人民银行的资金安全,本人结合工作的实践谈一点浅见。一、事后监督工作的难点难点之一,事后监督与现行的国库核算支付系统不相适应,不能覆盖国  相似文献   

8.
任天智  史国强 《发展》2009,(12):40-40
事后监督是指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国库等部门的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目前,县级国库设立事后监督岗,承担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的职责,但随着国库核算系统、预算收支模式的更新和改变,发现传统事后监督机制很难应对县级国库面临的新风险,事后监督的定位、管理体制及事后监督的非现场等方面为事后监督有效发挥监督效力形成了固有的局限性,部分内容事后无法进行监督,监督有盲区,监督的时效性差,  相似文献   

9.
卢迪  赵春艳 《理论观察》2007,(6):163-164
如何加强人民银行内部控制,提高会计核算信息质量,确保中央银行的资金安全,是人民银行金融改革,履行调整后的中央银行职能的重要环节,人民银行加强会计事后监督的管理,对防范支付清算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央银行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就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提出几点浅析:……  相似文献   

10.
米巍  吴琰 《黑河学刊》2013,(5):83-84
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子系统(简称AAS系统)4.0版运行以来,通过工作中的实践及调查研究,发现还存在着监督模式繁琐、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存在着资金风险隐患,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人行事后监督中心自成立以来,逐步实现了对会计核算业务“适时、全面、连续、独立”的监督,在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加强内部控制、保护资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影响监督效能发挥的因素。在实践中,要建立事后监督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创新监督手段,明确监督重点;要加快事后监督工作电子化进程,完善监督系统功能;要尽快完善事后监督制度建设,规范事后监督工作;要建立统一的电子档案中心,利用缩微技术完成会计档案的归类保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依托信息网络技术优势,统一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平台,改革传统规范导向的监督方式,基本实现了核算数据的大集中,建立了科学高效的监督体系。借鉴商业银行事后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监督手段,是对财务公司进行流程再造、提高财务公司事后监督工作有效性、防范和化解各类核算业务风险、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岗位风险表现在“人员思想的不稳定,法制观念淡薄,业务岗位习惯性操作胜于严密的制度,岗位风险检查监督缺乏力度,整改落实不到位”等方面。防范岗位风险需落实好“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筑牢思想防线;提高业务素质,明确责任;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案件防范例会制度”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存在着“管理体制不理顺,监督人员业务培训脱节;监督重点不突出,职能难以发挥;监督手段落后,审核效率低下”等问题。建议:理顺监督体制,强化业务培训,造就高素质监督队伍;突出重点,有效发挥监督职能;增加监督方式的科技含量,提高事后监督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国库业务集中事后监督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库是国家预算执行的重要参与者,又是中央银行的一个职能部门,担负着监管的重任。而国库会计核算事后监督工作是会计国库核算最后一道防线,是国库业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其特殊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事后监督机制,对规范国库会计核算行为、防范资金风险、增强国库业务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委派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新生事物,是对会计管理体制进行的重大改革和完善。会计委派制是加强和发挥会计部门在各项业务中的综合监督作用,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会计核算质量,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把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先控制,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社保基金管理的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对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事关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并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社保基金监督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主要是发现管理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加以弥补,避免发生基金管理风险,防患于未然事后监督主要是涉及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基金,确保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而事中监督主要是对基金管理风险发生过程中及时加以制止,避免基金不必要的损失。本文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侧重事中监督,就我市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具体运行中  相似文献   

18.
孙建新 《理论观察》2012,(6):104-107
监事会要牢牢把握出资人监督定位,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从严格程序、制度、监督和评价入手,对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实行全过程监督,发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的监督作用,不断增强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规范企业行为、强化经营管理、防范决策风险、促进健康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章先从事后考核的作用过渡到事中监督的作用,阐明事中监督重于事后考核,事前控制重于事中监督.最后再以事前控制为主,阐述事前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张帆 《当代陕西》2007,(10):42-43
近年来,眉县坚持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积极创新监督方式,整合监督力量,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努力实现干部监督工作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由工作结果监督向工作全程监督转变、由专门机构监督向社会化监督转变,发挥干部监督工作"引领发展、增添动力、弘扬正气、保护干部"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