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主要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物质生产的生产方法、协作方式等;其二是指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其三是指以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方法为基础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资本论》研究对象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理解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之上的、采用机器和大工业这种生产方法的社会化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规律以及商品生产过程中被物掩盖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商品生产)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只有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生产的研究,才能揭示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被物掩盖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既是马克思发现和阐述唯物史观的直接成果,同时又使唯物史观进一步得到证实和深化。从唯物史观的发现视角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关键在于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归结为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生产方式是生产的方式,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整体。由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唯物史观方法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唯心主义思辨哲学不同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在马克思的各种文献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阐述其含义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资本论》和《反杜林论》英文版和德文版的对照,以及马克思主义其它经典著作的分析。本文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研究对象既不是传统教科书上写的“生产关系”。也不是误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和交换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生产和交换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论“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方式"一词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的基本用法有两种:第一,指社会生产的类型或型式,第二,指社会生产的劳动方式。在讨论《资本论》研究对象时对"生产方式"一词的理解争论极大。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贯分析原理并结合《资本论》第一卷的实际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似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劳动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体。特定的劳动方式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同时受到特定生产关系的制约,具有显著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对象中首先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将直接生产过程中经济关系的考察放在了基础位置,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置于首位。我们应以《资本论》为范例,把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为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解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剖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这一基础和出发点,《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究竟是指什么?对此,经济学界存在种种不同的意见。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而且是整个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资本论》的对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特别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对象的长期争论中,对《资本论》的对象问题也有不同看法。而且前者往往是由后者引起来的。例如,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各种不同理解,就往往引起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上的分歧。因此,《资本论》的对象问题,不仅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和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金秋 《经济视角》2013,(10):12-15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之一。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生产方式含义的界定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从《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为出发点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二重性,否定了生产方式多重含义论,同时否定了片面的将生产方式理解为劳动方式或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将生产方式重新归位为劳动方式和社会形式的统一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纵观 《资本论》 的创作出版史及思想内容, 可以看到恩格斯的独特思想贡献, 尤其是在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接续完成 《 资本论》 第二、 三卷的编辑出版重任, 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运用剩余价值理论批判蒲鲁东主义者在解决住宅问题上的空想, 指明唯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才能彻底解决以城市住宅问题为代表的现代性社会问题。 恩格斯更加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各阶段特征、 实质及长期萧条的后果等, 指出这既促进了托拉斯等各种新垄断组织形式的变化发展, 同时又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达理想社会形式创造了进一步的历史条件。 恩格斯与马克思都把 “重建个人所有制” 视为一个重建公有制的否定之否定的自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进一步打开了理解 “重建个人所有制” 思想的新视野。 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共同创立政治经济学、 书写 《资本论》 的过程中, 尤其指出要牢牢把握政治经济学创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正> 《资本论》仍然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处于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心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必然趋向灭亡的规律,目的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以无可怀疑的知识所作的绝对认真的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定要被消亡。”《资本论》实质上是一部“资本主义灭亡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帝国主义与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也有所不同。但是,帝国主义并非独立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外的一种社会形态,而只是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发展的一个阶段。尽管处于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梳理《资本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等三对辩证关系不难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按照"商品—资本—生产关系"的逻辑进程依次展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进行研究的,由此呈现了同一研究对象的三重理论维度:《资本论》的直接研究对象是商品、商品生产及商品交换,核心研究对象是资本及其增殖运动,而最终研究对象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在《资本论》中,这三重理论维度是依次递进而又辩证统一的,在理论上具有统一性、客观性、系统性等特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三重理论维度契合了《资本论》的内容体系,为理解《资本论》研究对象提供了新的学术视野,也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围绕着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词,展开了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争论。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是包括生产力在内的所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此,学术界存在各种不同的认识。要正确把握《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有必要对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的思想做出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必然发展,其代表作是《资本论》,它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上,《资本论》的创作与展开层层递进,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基本范畴的物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二重性分析,不仅找到了叙事起点,也始终贯彻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研究逻辑;其次是中间过程研究为理论深化和现实批判提供了坚实保障;再次是制度变迁的原因,从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探索为全面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提供论证;最后是政治经济学从狭义向广义体系转化.严谨而开放的体系使《资本论》对旧哲学思维、资本主义制度和空想社会主义给予了有说服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体系的各个概念范畴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的主观反映.因此,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商品,必然无法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来龙去脉,《资本论》这一光辉的巨著也将变成一个不完备的体系;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归于商品一般,会否定范畴是变化和运动的属性;而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会弱化或忽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的重要性.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看成是历史上存在的作为资本主义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又可看作是资本主义商品舍弃了资本主义关系的一般商品,这既是唯物史观的要求,也是辩证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6,(3):43-45
<正>政治经济学自产生以来,探讨的主题就是国民财富的生产与分配规律,特别是在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恩格斯提出,广义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既从肯定的方面,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意义上阐述其运动规律,又从否定的方面证明这种经济制度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由此可见,在强调各种经济制  相似文献   

17.
<正> 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资本论》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从内容来说,就是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但同时也讲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我把经济科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经济理论,另一类是应用经济技术理论。政治经济学就是基础经济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何学习和研究《资本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国内看,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从国际上看,在理论上把《资本论》研究好,也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总之,学《资本论》,要想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学《资本论》,要想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学《资本论》,要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如果学《资本论》,只是想《资本论》,那就不能学好,只会变成经院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1 《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 ,分六册写作 :《资本》 ;《土地所有制》 ;《雇佣劳动》 ;《国家》 ;《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① 1 859年 6月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 ,他又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 ,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 1 …  相似文献   

19.
李明 《现代经济信息》2014,(16):426-427
关于《资本论》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在我国经济学家存在重大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解。初步阅读国内的有关研究成果,能列举出处并加说明的含义就达十多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中介学说,广义生产关系学说中对生产方式不同理解的分析,进一步研究生产方式的含义,提出马克思生产方式的概念是生产的自然形态和社会形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是从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元素形式的商品开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论》第一卷,第47页)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元素形式的商品,它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切矛盾的萌芽。一开始就着重解剖是个细胞,便为进一步深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和经济运行规律奠定了基础。《资本论》的整个逻辑系统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