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是什么样的关系?一位世界银行的专家巧妙地引用了唐代著名文人韩愈的一句名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把科技型中小企业比作一匹匹千里马。千里马需要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在陈爱国看来,创业者和VC的关系就是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每一匹千里马都希望能遇到理解自己的伯乐。创业者也希望遇到慧眼识英雄的的VC,但是这种相识相知的成功几率又有几成?我们创业者需要主动出击,“千里马”只有意识到自己必须主动去找“伯乐”了.双方相识相知的成功率才能更大。  相似文献   

3.
质疑伯乐     
伯乐相马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古人说”世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看来,伯乐的作用大极了。我一向敬重伯乐,对伯乐的相马本事十分佩服,伯乐善于相马,人们对他是十分信任的,他对马的评价就是马的身价,他说这马是千里马,那么这马金贵起来,身价百倍。我觉得,让伯乐拥有这样大的相马权力未必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成为一件可怕的事,伯乐权力大了,又缺乏有效监督,难免出现腐败行为,因为“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事实上也印证了这一点。史载,一次,伯乐的一位明友拉着一匹普通马到集市上卖,无人问津。于是他找到了伯乐,请  相似文献   

4.
公司无边界     
一般公司都会对发明者或是想出好主意的人进行奖励,而作为一个无边界公司,它将不再仅仅奖励千里马,而且要奖励伯乐,奖励那些甄别、发现、发展和完善了好主意的人。其结果是鼓励公司的各级领导与他们的团队一起分享荣誉而不是独占。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制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人作为生产力中最主要、最活跃的要素,已由"成本"向"资本"的概念转变,人才成为比资金、物资等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本。人及知识、能力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力量,整个社会将充满创新和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的人才,并能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成为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活跃在创投领域中的投资经理们,虽然没有投资公司老总们的耀眼光环,不一定具有决定是否投资的“生杀大权”,但来自第一线的报告绝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那么,投资经理都是“火眼金睛”吗?他们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成为发现“黑马”的伯乐呢?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我们常谈及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使闲置的资产得到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搞活企业之目的.笔者联想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领导,只见物,不见人,只注重盘活企业资产,不注重盘活企业人才;有的企业领导只热衷于向外招聘人才,但却不注重自身人才的发掘、使用、培养,甚至造成人才的闲置和浪费.作为企业的各级领导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发现人才、启用人才、培养人才,乐当伯乐,人才才会涌现,企业才会兴旺.笔者认为“盘活”企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19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的方向是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满足国家对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我国成为制造强国提供人才保障,服务社会。文章从"1+X证书"制度角度入手,分析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证对接"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这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和苏沪同城效应的显现,上海对苏州的人才"虹吸效应""溢出效应"更为明显,这既给苏州人才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长三角一体化和苏沪同城效应情境下的苏州人才战略研究,成为苏州人才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溢出效应"的动因及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思考"溢出效应"可以为人才工作的改革带来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校在我国人才工作中重要作用的分析,指出高校应在我国人才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研人才储备培养、人才交流转换和服务社会等功能,成为我国人才培养、交流、提高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1.
闫明明 《大众商务》2010,(16):218-219
国际人才是指在跨文化环境中实现组织目标的人,能够做出积极反应,推动组织成员提高效率以完成目标。作为国际人才的后备军,当代大学生要实现组织的目标并不仅要依靠智力和大学中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通过胜任力来评价。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大学生肩负着创造、创业和创新的使命,当他们真正走向的社会时是否能够真正胜任相应的工作,成为合格的国际人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呢?本文通过胜任力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尝试结合中国大学生当下面临的社会背景和自我认知状况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并探讨相关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才和市场的紧密关系是不言而喻的,有什么样的市场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市场的结构往往成为人才培养方式的决定性因素.从1996年我国大专院校创设第一个物业管理专科专业(1999年设本科)至今,中国物业管理院校教育已经走到第十五个年头,2010年的7月,全国物业管理专业各类毕业生已经供不应求,更有甚者,明年和两年后的毕业生在一些著名院校业已被企业"订购"一空.就此断言物业管理出现了"翘市"局面一定会令业内人士嗤笑,那么,供不应求与生源不畅的矛盾如何评判?在庞大的社会需求面前,院校中的专业设置是形同鸡肋还是炙手可热呢?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才是指在跨文化环境中实现组织目标的人,能够做出积极反应,推动组织成员提高效率以完成目标.作为国际人才的后备军,当代大学生要实现组织的目标并不仅要依靠智力和大学中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通过胜任力来评价.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大学生肩负着创造、创业和创新的使命,当他们真正走向的社会时是否能够真正胜任相应的工作,成为合格的国际人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呢?本文通过胜任力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尝试结合中国大学生当下面临的社会背景和自我认知状况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并探讨相关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企字无"人"则为"止"。人才始终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源源不绝的动力之源,在当今这样一个人才高度流动的社会里,如何寻找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成为每一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力资源开发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人才资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企业要做强、做长,仅凭个人英雄主义是不够的。必须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而做好人才准备的关键是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趋加快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推进,新一届政府对各种贪腐行为和人员重拳出击,审计人员特别是创新型的审计人才已经成为组织高层和企业管理者的迫切需求。怎样以创新精神做好人才工作,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从而发现人才、集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创新来应对其他领域的创新?这既是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挑战,也是内部审计人才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应用技术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专利".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计算机尤其是微型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办公手段,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因此,高等院校在各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如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论学报编辑的学者属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针对目前各高校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的重视教学和科研,却忽视甘为人梯的编辑工作的现象,疾呼编辑既是学又是培养学的伯乐,编辑要努力塑造自己的学形象,通过自己勤奋工作,得到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现代人更是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需要自由,但是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人们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孤儿,20世纪成为了百年孤寂。人们并没有得到自由,而是陷入到自由的悖论之中,孤独、无力、恐惧、没有安全感等纷纷袭来,是逃避自由,还是勇敢地接受?成为了现代社会众多"汉姆雷特"的问题。弗洛姆针对问题的提出和分析,认为只有通过"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使现代人走出自由悖论。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竞争的最大资本是人才,人才的支点在于素质。经济全球化,随之而来的职业化也成为必然趋势,处于协调、辅助地位的秘书工作的作用不断强化,而社会对秘书人员的大量需求,又使秘书逐步发展成为最广泛的社会职业之一。本文从人才、秘书人才、环境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秘书人才成长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有: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秘书人才成长环境可可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人才频繁跳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令人头疼的问题。有的单位可能因为艺术地使用了好办法,保持了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而较好地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但更多的企业却常常因为没有处理好人才管理工作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作为一个期望长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企业来讲,宜如何解决好人才频繁跳槽的问题呢?首先要走出对待人力资源跳槽的几个认识误区。误区一:人才流动=人才流失有的人常常把有益于企业的"人才流动"误解或处理为有害于企业的"人才流失"。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根本规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配置社会资源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