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农产品集聚及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1980—2015分5年1期的京津冀地区各县市播种总面积,以及14类农产品播种面积、产量等数据。研究京津冀地区各农产品的集聚程度、集聚结构稳定性以及集聚的空间分布与转移,为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政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选址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方法]综合运用区位商、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以及重心分析法,分析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集聚和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稻谷、大豆、薯类、棉花、果园、水产和禽蛋的集聚度在不断地增强; 小麦、玉米、油料、肉类和林业的集聚度保持相对稳定; 蔬菜和牛奶的集聚度在不断地降低。(2)SQ与Q>1两者总体呈反向变化,即Q>1的值减小,农作物SQ值增加,集聚程度增强;Q>1的值增加,农作物SQ值减小,集聚程度降低。(3)不同行业农产品的集聚度高低为:水产业>林业>畜牧业>经济作物(含蔬菜和果园)>粮食作物,且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集聚度在不断的增强。(4)各农产品的生产结构稳定性大小排列:玉米>水产>小麦>蔬菜>果园>稻谷>牛奶>大豆>肉类>薯类>油料>林产品>棉花>禽蛋。[结论]京津冀地区农产品集聚度总体在提高,少数农产品的集聚度在降低; 各农产品生产重心总体朝着京津冀外围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原因是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方法 文章运用耕地非农化重心转移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广西近40年来111个县级评价单元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 (1)广西耕地面积由1980年的517.72万hm2持续减少到2020年的507.68万hm2,连片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2)耕地转为林地是广西耕地非农化的主要模式,占各时段耕地非农化面积的60.00%以上;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明显增多;耕地撂荒现象趋于严重;因石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灾毁的耕地面积逐渐扩大;耕地转为水域对广西耕地非农化的影响逐渐减弱。(3)广西耕地非农化空间不均衡性不断减弱,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趋于稳定,总体趋势向东。耕地非农化重心先向西南转移192.72km、再向东北转移198.88 km,最终在广西中东部地区趋于平稳。(4)广西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格局由空间离散转为空间集聚,空间集聚程度越来越强烈;耕地非农化的连片带动作用逐渐增强。结论 近40年来,广西耕地非农化面积持续上升,大量耕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等地类,耕地非农化重心向东部转移并有连片带动效应。应严格限制耕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提高农民耕地保护动力,遏制耕地撂荒,同时加强耕地治理,严防耕地灾毁,提高桂东南地区耕地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典型地区水田分布格局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三江平原最具代表性的七星河地区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2年和2014年遥感影像数据,揭示自20世纪90年代农业结构调整以来水田分布格局变化规律。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研究结果:(1)七星河地区呈现阶段性的水田化特点。1990年水田占耕地总面积的12.56%,处于水田化初始阶段,2002年和2014年水田面积占比分别是31.85%和37.06%,均处于水田化中期阶段。(2)七星河地区水田基本呈东北—西南的分布态势,空间分布阶段性极化,整体水田分布逐渐收缩,且呈现北移东扩的特征。(3)七星河地区前期以旱地和未利用地的水田化为主,其中旱地水田化规律性弱,方向性不明显,后期则基本为旱地水田化,综合极化特征突出,未来七星河地区水田化进程将会进一步放缓。研究结论:七星河地区水田分布格局的演化规律将对区域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与高效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碳效应及时空演进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了中国农地利用的碳效应特征和趋势。研究方法:测算各省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法。研究结果:(1)Kernel密度估计显示,中国农地利用净碳排放的地区差距有所缩小但幅度较小,净碳排放全国均有增长趋势,尤其是中部。(2)2000—2015年林地碳汇量增长了10.58%,草地碳汇则呈现微弱的逐年递减趋势。(3)2001—2015年生态退耕所产生的碳汇年均递减率为19.22%,因建设占用所引发的碳排量年均递增率为2.96%。(4)同2008年相比,中、西部地区生态退耕碳汇效应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出现下降趋势;中、西部建设占用碳排放效应逐渐赶超东部地区。研究结论:中国不同地区农地利用方式不同,碳效应也存在差距,推进农地的优化配置,发展低碳农业。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研究我国苹果生产及其需水量时空演变特征,对苹果产业发展、生产水资源管理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全国苹果种植及其生产的资源环境压力研究较少。[方法]文章基于1980—2018年苹果生产和单位水足迹数据,从全国、省域和苹果主产区3个视角,深入探究苹果生产及需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中国苹果生产发展经历了稳定发展、快速增长、迅速下降、缓慢增长和略有下降5个阶段,全国产量呈不断增加趋势,且苹果生产得到了优化。(2)中国苹果生产的单位水足迹呈下降趋势,但苹果生产需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3)我国五大苹果产区的苹果种植面积、单产和产量发生了一定变化,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黄土高原产区已经替代渤海湾产区成为我国苹果生产最重要的区域,尤其是陕西省,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近年来,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和特色产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4)我国各地的苹果生产需水量空间差异很大,其中山东、河北、辽宁、陕西、甘肃、山西和河南相对较大。尽管渤海湾产区苹果生产需水量仍然最大,但比重明显下降,而黄土高原产区需水量不断增加,已占全国总生产需水量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测算了2010—2018年辽宁省十四个地级市城市紧凑度得分,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辽宁省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辽宁省城市紧凑度总体呈现出增减增的“N”形趋势。高级紧凑城市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辽宁省内依旧以较低紧凑城市为主。(2)辽宁省城市紧凑度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和较弱通道特征,高级紧凑城市集中在辽宁南部,较低紧凑城市分布在辽宁省的东部与北部地区。低级紧凑城市位于辽宁西部,城市紧凑度较高的城市都集中位于沈大沿线。(3)城市规模与城市紧凑度也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辽宁省大城市以高级紧凑和较高紧凑为主,而辽宁省小城市以较低紧凑和低级紧凑为主。辽宁省应积极发挥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带动作用和以沈阳为核心的省会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在提升自身城市紧凑度的基础上,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相应政策手段,带动沿线城市发展,提高沿线城市紧凑度,共同构建高效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7.
湿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本文以广州市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00、2013年三个时相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结合面向对象遥感解译方法获取湿地空间分布信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核密度估计等时空分析方法研究广州市各类湿地的变化特征、过程,并总结了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88-2013年间,广州市湿地总面积持续增加,人工湿地在增长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鱼塘湿地在番禺、南沙等区集中分布现象明显;广州市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经济、人口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明晰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促进畜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2000—2020年京津冀13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1)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均值由0.45增长至0.88,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地区之间的碳排放效率差异呈现缩小趋势。(2)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呈现由“低值区集中连片,高值区分散”的格局向“高值区集中连片”的布局过渡的趋势,且相异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减弱。(3)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畜牧业碳排放强度分别为当地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与抑制因素,城镇化水平和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能改善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值。饲料用量、畜牧业技术进步、畜牧业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阻碍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政策对其的驱动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畜牧业产业结构对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的负向影响逐步显著加强。结论 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并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畜牧业低碳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重庆市为例, 基于2001—2018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微观面板数据,探究丘陵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时空分异与演变特征,以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采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L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时空分异和演变特征展开研究。结果 (1)从时间序列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变化呈现3个增长阶段:2001—2006年低速增长,2007—2010年快速增长,2011—2018年缓慢增长。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类型由少变多并逐步趋向综合类发展;(2)在空间扩展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先从渝西、渝中地区向渝东北扩展,再扩展至三峡库区带,但不同产业类型各阶段空间分布特征相异且变化明显;(3)在空间格局上,农民专业合作社除渝东南地区分布较少外其余地区均分布较广,除牲畜、家禽、花木、果蔬产业呈随机分布外,其余产业及合作社整体呈显著聚集分布;(4)不同产业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空间尺度的依赖性不同。牲畜、家禽、花木、果蔬、食用菌、粮油6类合作社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集聚强度先增强后减弱;(5)空间集聚分布呈现差异化,各产业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均形成单个或多个集聚中心,主要聚集中心为奉节县、渝西地区。结论 自2001年以来,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改变了原本主要以规模分散生产经营的家庭作业模式。因此,今后应依托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不断增强的消费需求,利用信息技术、科学管理办法,培育出更高效、更能凸显当地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也要扎实推进渝东南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指数、集中指数、再分布指数、人口分布重心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基于第二-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演化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人口分布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格局,人口密度密集的区域在空间上表现为“X”型;人口再分布先后经历了先弱后强的趋势,1990年后人口分布活跃性增加;人口分布重心在东北-西南方向往返移动;人口分布总体上表现为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性在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特色农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是重庆市确立的三大经济区之一。该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并从优化空间布局,培植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科技兴农和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以期对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从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4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对2016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关联特征。[结果]库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出东—西两极分化的格局,并呈梯级结构分布,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从空间整体来看,库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县(高值—高值或低值—低值)在空间上集聚,即呈现出正相关性;从局部关联来看,库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中属于H-H集聚模式的区县集中分布在库区的西部区域,属于L-L集聚模式的区县集中连片分布在库区的中部和东部区域,属于H-L集聚模式的区县零散分布在西部的涪陵区和中部的万州区。[结论]库区各个区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从空间集聚来看,主要属于H-H、L-L这两种集聚模式;研究结果对于库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实现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更加科学地分析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机制、整体情况以及时空关系,支撑区域国土空间优化战略实施,文章立足于县域尺度,使用三峡库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相关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投影寻踪模型探寻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分异格局与驱动机制。[结果](1)土地利用驱动力呈现出空间地域的稳定性和时间序列的动态性,且驱动机制逐渐由"生计—经济"主导驱动型转变为"多元协同"驱动型;(2)库尾重庆主城区附近及库首宜昌市区周围土地利用驱动力较强,表现为城镇用地驱动型。位于渝东北和湖北巴东、秭归、兴山的土地利用驱动力较弱,体现为林草地和水体驱动型。而其他地区情况相对复杂,表现为多种类型驱动并存。[结论]在土地利用空间优化过程中,库区应结合不同区域土地利用驱动力的作用强度开展国土资源的空间重构与优化,对重庆主城区及宜昌市区附近区(县),应当考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而广大库中地区则应在生态保护前提上寻求土地资源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可为其制定低碳农业发展措施,农业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三峡库区(湖北段)种植业和畜牧业的8类碳源数据,采用碳排放因子估算法对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并根据STIRPAT模型及LMDI模型进行趋势分析与驱动因素分解,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20—2030年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 (1)化肥是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的第一大碳源,占总量的29.05%,其后依次是畜禽肠道发酵、畜禽粪便管理。(2)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2014年达峰,总量为171.67万t,且当年的畜牧业排放量总体高于种植业。而农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却呈下降趋势,由5.37 t/万元下降至0.87 t/万元。(3)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及人口规模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则促进作用显著。(4)强化低碳模式下,2020—2030年预测得知农业碳排放强度将呈持续下降趋势,农业碳排放总量趋于降低,表明库区农业可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结论 虽然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减排仍存在压力,但农业碳排放量的负增长和碳排放强度的持续下降会促进碳达峰,服务碳中和,以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三峡库区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能够明确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总量等动态变化及风险等级分布规律,为三峡库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分区防控决策提供切实科学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污染风险指数及冷热点分析,采用高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降雨等多元数据,对2000—2015年流域内农村生活源、畜禽养殖源、土地利用源的总氮、总磷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1)澎溪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磷排放量呈现先减少再缓慢增长的趋势,其总氮、总磷排放均值分别为5 919.89 t和499.06 t,年均排放强度分别为12.53 kg/hm2、1.06 kg/hm2;(2)土地利用源对氮磷污染的贡献占较大比重,年均占比分别为60.05%、74.67%;(3)不同子流域总氮、总磷污染年际变化空间表现特征均为南河(1 560.59 t、139.44 t)>澎溪河干流(1 181.51 t、95.70 t)、桃溪河(1 179.56 t、106.27 t)>普里河(1 000.32 t、76.48 t)、东河(997.91 t、79.22 t),南河子流域是氮磷污染...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长江三峡工程现状:主体工程有望提前完工,库区“搬迁经济”特色突出,产业发展滞后;介绍了国家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设置的重要性和运行规则,对1~2批基金项目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宣传和鼓励企业与农民共同参与项目建设,生产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立创新基金投放的回收机制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讨黑龙江省耕地内部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耗水净量空间变化趋势,为预测黑龙江省耕地的发展趋势和进一步优化耕地内部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方法]采用GIS分析等地理学分析方法,分析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内部水田和旱地变换过程,并结合耕地耗水量计算探讨了黑龙江各县级市耗水量增减变化。[结果]在面积数量变化上,近35年来黑龙江省水田面积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旱地面积则经历了由增到减的过程。在空间分布变化上,黑龙江省1980—2015年水田和旱地空间变化都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主要变化区域集中于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耗水净量方面在三江平原地区一直处于高水平阶段,而松嫩平原地区自2000年后耗水净量增加趋势渐缓。[结论]近20年来,三江平原地区由于水田的急剧扩张致使耗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日益紧张,松嫩平原发展水田则因为水资源问题受到局限。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峡库区开县耕地面积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县是三峡库区的一个农业大县,选择开县为研究点,一方面探讨BP神经网络在县域内应用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探讨开县耕地变化的过程及其相关影响因子,并预测开县耕地的数量,为开县的耕地资源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利用二元定距变量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耕地数量和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系数,同时利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训练得出耕地面积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然后利用训练网络建立预测模型。通过二元定距变量相关分析得出年末总人口等14个指标与耕地的数量相关性明显。然后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出指标与耕地面积的关系,其训练精度达0.00001,利用该网络预测出了开县2008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加快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31个省(市、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借助Tobit模型对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对二者融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 (1)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还处于失调阶段,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城镇化水平、公路区域密度、技术创新水平、财政支农力度、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能促进两者的融合,公路区域密度对融合水平促进作用最大。(3)从基尼系数绝对值看,31个省(市、区)融合水平总体差异不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最大。结论 各地应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培育高素质人才和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差异,以此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