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卷入的概念,根据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消费卷入的程度,对"高卷入商品"进行界定。基于FCB网格模型、ELM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ARM广告反应模型理论,通过对商品卷入度及其广告的心理影响机制的分析,从提供购买理由、拟定说服的重点、提供充分论据、运用双向信息交流、使用肯定与否定动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高卷入商品的广告劝服策略;采用报纸杂志媒体、网络媒体、分众媒体、行业媒体等媒介,为广告主实现高卷入商品的多重传播、优化媒介投放策略、全方位塑造品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刘青山 《经营者》2010,(3):46-46
如果让一个消费者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可能两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而广告客户也只需要在几个媒体上投放广告就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但在今天,媒体如何影响受众的上网习惯,从而和广告主傲更深一层的合作,是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就内容而言,要让受众有兴趣加入;就产品而言,还是需要通过广告来体现。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已由传统意义上的福利性质的产品转向完全意义上的商品。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广告投放正引起开发商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房地产行业地域性、产品周期性的特点,对房地产广告的投放的时机与媒介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使房地产企业投放的广告更好地发挥效益,让讯息更好地传达给受众,减少不必要的广告浪费。  相似文献   

4.
王素梅 《活力》2012,(7):60-60
节目与广告,两块还是一体?答案是明摆着的,就形态而言,是两块;就利益而言,是一体。好的节目会吸引多的广告,多的广告会支持好的节目。广告商和媒体合作,运作既有收视率又有收益的节目很常见,但究竟什么节目适合什么产品做广告,广告应该如何投放.如何呈现,却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7,(20)
<正>媒体研究,当以一个美好社会中媒介和社会之间应有的理想关系作为尺子。——英·詹姆斯·库兰《媒介与社会》目前,媒介传播存在"80:20"现象,即企业主投放广告时,80%是依据受众对营销业绩的贡献度,只有20%投放于"影响力"建设。这种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造成了广告效果与价值的降低化趋势,广告成本的增加,人群的"抗腐蚀能力"日益增强,消灭广告的消费呼声更是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6.
兰江平 《企业经济》2003,(5):132-133
很多国内企业对在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及杂志上做广告情有独钟,绝大部分的广告费在这些室内媒体上。据统计,我国目前已超过3500个电视频道,1000多家报纸和约7500份杂志,这些传统媒体数量的大量增加,导致收视点分散,到达率下降,广告效果越来越差。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干净,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增加了,户外媒体广告也得到迅猛发展。据调查,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每周至少有71%的市民看过各类道路和公交车身广告。2000年全国23个主要城市的户外广告投放额为80亿元,估计全国的户外广告投放额度应在110亿元,占全国媒介…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08,(10)
从媒介组合来看,排名前10位的赞助商的广告花费主要在电视媒体上,中国移动在电视、电台、平面及网络媒体上均有一定量的投放。大众汽车则主要以电台广告为主,辅以电视广告和网络以及平面,而前10位的其他几大赞助商在除电视媒体外其他媒体上的广告投放量只占据很小的份额。  相似文献   

8.
企业电视广告投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广告投放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外资传媒公司从国外带来的广告投放经验,以及在中国的特殊背景下的投放策略转变,并对本土企业在广告投放上的新动向也进行了点评,为处在急剧膨胀的中国广告行业的广告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分众传媒(Focus Media)深受投资者的青睐。它正以迅猛的速度在全国各地投放液晶电视媒体网络,推动广告收入暴增,公司股价也一直稳定上扬。行业分析师认为,这个在中国50多个城市的商业楼宇等地点投放液晶电视广告的公司正在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瞄准迄今为止仍然利润丰厚的高端客户群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梦白 《企业导报》2005,(10):22-23
鉴别广告内容 房地产这种特殊商品销售最显的特点之一,即其销售信息是通过以报纸为主的大众媒介来传播和展示。购房一般是先接触到房地产的广告,也只有广告打动了购房的心,项目销售才能正常进行。因此房地产广告制作水准的高低对整个项目的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平面广告以其成本低、阅读率高、信息承载量大、易收藏和阅读群体庞大等相对优势,而成为房地产商首选的广告发布媒介。不同的开发商,不同的媒体,其广告传达的信息是完全不一样的,消费一定要学会从广告中鉴别项目品质和企业的实力,避免在选房过程中时间、精力的浪费。作为一幅完整的房地产广告一般都含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1.
林辉 《活力》2011,(8):193-193
根据工商部门的数据统计,2006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1573亿元,较上年增长11.1%,我国广告市场规模已进人国际广告市场前列。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广告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作用.但不少企业走极端,认为广告是万能的救命稻草,在广告投入方面急功近利,在资金投放中。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凭感觉,凭主观印象,凭运气和一时冲动,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部署与缜密的企业内外因素的词研分析思考,盲目地追求高数量高规格,不谙广告投放的技巧与学问,结果资金花了一大把,但效果不理想,未能达到和实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认知视角的广告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消费者认知视角构造了广告效果测量指标体系,并利用实际数据作出检验,其中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广告效果影响因素可以区分为信息性要素、情节性要素与投放策略要素;多元回归模型显示,情节性要素与投放策略要素对于广告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作用,而信息性要素作用比较有限。同时模型总体回归状况显示广告在解释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具有有限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莹  苏萱 《企业活力》2010,(4):32-35
广告营销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报纸作为四大主流媒体之一,在影响力上举足轻重。基于报纸媒体的汽车广告应注重从广告创意和广告文化艺术性上入手,采用合理大小的版面,运用恰当的诉求方式,适当的投放频次,以提高其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创品牌亟待正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冰 《企业天地》2002,(2):39-40
让中国品牌尽快成熟,走出品牌幼稚,已是当前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广告不应丢掉美誉度和亲和力一个品牌要想在市场有好的美誉度和亲和力,就必须把产品宣传与消费者紧密联系起来,联系越广泛越紧密,品牌美誉度和亲和力就会越高。现实中,我们经常从荧屏里看到有些广告重复播映,先不说这些广告是否好,这一行为引得消费者厌烦。企业只知道一味去追求知名度,加大广告投放量,不讲究媒介投放策略,广告在频频曝光中,不但效果没达到,美誉度和亲和力也随之失去。“没有好感,也闹个脸熟。”这一广告的错误运作,对于品牌的美誉度和亲和力丢…  相似文献   

15.
产品定位型时间选择策略,即在投放广告的时间选择上侧重产品的黄金时间,而不是电视的黄金时间。所谓产品的黄金时间,主要指产品的诉求对象收视率较高的时间段,电视媒体的黄金时间一般指19点至21点,在这段时间只是电视综合收视率较高,而不一定有理想的诉求对象收视率。  相似文献   

16.
<正> 与产品、渠道、促销等手段相比,广告是大多数医药企业最为重视的营销环节。可惜观察不少的药品广告,其结局令人遗憾。真正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出钱做广告的企业,而是收钱的那些家伙。 也许,企业制作一则广告所花的费用,比起其媒介投放来,可谓微不足道,但为了这个广告,企业仍需成大量的投入。因此,不论使用什么媒体,都必须要弄明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保险广告五花八门,能给受众以深刻印象的却少之又少,要达到保险企业想要的增加销售甚至打造品牌的效果就难上加难了。当然在众多的保险广告里面不乏有出色的作品,从一些成功的广告策略个案中,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查道存 《经营者》2010,(14):58-58
2010年,广电总局61号令的实施对媒体的广告经营和客户的广告传播影响深远。在媒体层面,直接造成了媒体广告资源稀缺,特别是省级卫视受影响最大,面对广告时间的减少,媒体最直接的应对方法就是涨价,同时加快了电视媒体的整合与突破;在客户层面,广告传播成本上升的同时,客户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广告时间紧张,要求客户对于媒体的选择更精准更集中。在这种媒介资源适度稀缺和价格上涨的环境下,媒体的内容和品质价值更为凸显,媒体经营也进入内容营销和价值服务时代。  相似文献   

19.
韩峰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217-218
相对于网络、报纸、电台等媒介形式而言,通过电视媒体的利用来开展营销活动具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在对电视媒体的特点及电视媒体在企业商品营销中的优势作出分析与阐述的基础上,从电视媒体评估、电视广告形式的选择、电视广告投放时间的确定三个方面对电视媒体营销策略的管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如今直接影响营销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严管、同类产品增多、功能大同小异、媒体负面影响、产品频频曝光、公信度大幅下降等等原因,直接导致广告效果直线下滑,这是外因;还有内因,如: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定位、媒体选择、媒体组合、时间安排、文字功夫及广告执行细节等等,更直接影响着广告传播的整体效果。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