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刚 《经济月刊》2011,(5):20-24
2007年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对发达经济体造成了巨大打击,也对新兴经济体形成冲击,但对发达国家经济实体冲击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油价经历了大幅度波动,这一时期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原油需求.对油价上涨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本文通过构建非限制性VAR模型和递归VAR模型,对1994-2012年油价驱动因素加以分析,重点研究了来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对石油价格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1)与供给冲击相比,来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冲击对油价波动的解释力更强,是驱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2)与新兴经济体相比,发达经济体的需求是油价波动的主要动因,其对油价波动的解释力约为新兴经济体的两倍;(3)2003年后,新兴经济体对于油价的影响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欧美发达经济体处于漩涡中心,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三重挑战. 但是,只要应对得当.中国完全有条件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回暖.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给零售企业的海外扩张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影响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先进经济体所受的冲击明显大于新兴经济体,百货等业态受到的影响大于超市等业态,奢侈品类及高端品牌的业绩比日常用品及中低端商品下滑显著。同时,危机也使零售业扩张的新途径——网络零售业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突出表现是其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在世界经济总体中所占份额迅速扩大。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虽然对原有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严重冲击,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国际经济格局还需要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给零售企业的海外扩张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其影响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先进经济体所受的冲击明显大于新兴经济体,百货等业态受到的影响大于超市等业态,奢侈品类及高端品牌的业绩比日常用品及中低端商品下滑显著。同时,危机也使零售业扩张的新途径——网络零售业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欧元区和美国同为世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但经济波动却存在差异。1970—1994年欧元区经济波动率小于美国,特别是投资的波动率只有美国的1/2;1995—2013年它们之间的经济波动差异缩小,同时协动性增强。本文构建的包含趋势性和暂时性冲击的开放RBC模型表明,趋势性冲击对于欧元区经济波动的重要性更大,暂时性冲击则主导了美国的经济波动,尽管欧元区的两类冲击的随机扰动都小于美国。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趋势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所分别对应的持久性和暂时性收入改变,是这两大经济体的净出口呈现逆周期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经济体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引起了广泛关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体现在多个方面,文章选择研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从经济原理和国际教训的分析入手,运用SVAR模型进行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巴西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说明,美国货币政策会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产生冲击,冲击的程度与两国的经济关联度、经济发展状况、经济金融制度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要避免美国的不利冲击,需要推进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经济结构优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使流动性收紧、资产价格下降、长期利率上升、资本回流。而资本流动逆转将直接引发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汇率波动,通过汇率和贸易渠道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为应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外汇缓冲政策、资本流动管理政策等减少资本流出的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还应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积极协调创建国际货币提供机制。  相似文献   

10.
区域货币合作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人们对东亚能否继续进行货币合作产生了疑问,有必要结合欧债危机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新的视角探讨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文章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经济结构冲击对称性视角,对东亚10个经济体之间的冲击相关系数、冲击规模与调整速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东亚区域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对称性,具有双边和次区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同时文章提出东亚区域未来货币合作的形式、实现路径和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一场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给全球的企业与经济体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有人把这种"冲击"称为行业、企业发展的"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2.
由于货币政策传导速度和强度的差异可能会形成货币联盟内各成员国间非对称性经济冲击的来源,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主要源于经济结构的差异性。文章尝试对广义的经济结构、国内总需求结构、经济体的金融结构、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及其特征等结构性因素如何对欧盟成员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带来非对称性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经济状况的好转,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不断推进其货币政策回归正常,改变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转向。在此背景下,文章利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是否会导致流入新兴国家的国际资本锐减,进而引发资本流入逆转。研究结果显示,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对新兴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的负面影响有限,新兴国家资本流入减少的幅度远低于资本流入逆转的阀值。与新兴国家的平均状况相比,低经济增长和弱资本管制新兴国家受到了更多来自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的冲击,但这些国家资本流入减少的幅度依然低于资本流入逆转的阀值。  相似文献   

14.
东亚经济波动及其协同性的存在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文章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6种冲击对东亚经济波动的影响,并考察了宏观经济各变量在面时冲击时的动态反应,以及汇率和通货膨胀对经济波动的传导作用.研究表明,国内的供给冲击、汇率冲击,国外的利率冲击、需求冲击都会对东亚经济波动产生较大影响,汇率是外部冲击的重要传导渠道,而通胀是内部冲击的重要传导渠道.随着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东亚各经济体对外部需求变动和世界利率变动所产生的冲击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冲击因素与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冲击—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对于经济波动的解释均可以概括为冲击—传导学说,即分析引起经济波动的冲击,及经济体在受到冲击后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及其机制(萨克斯和拉雷恩,1997)。在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时同样可以借鉴经济周期理论对波动机制的分析原理和方法,从冲击与传导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根源与波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再考察:一个多变量的结构VAR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变量的结构VAR模型,分别从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经济冲击的规模和经济体对潜在经济冲击的调整速度,以及实际有效汇率对各种冲击的响应三个方面,考察了东亚国家和地区组建最适度通货区的经济可行性。实证研究发现,目前东亚经济体并不满足建立一个全面单一的最适度通货区的条件,但是分别在日本和泰国,以及韩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组建子通货区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VAR模型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这五个经济体股票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使用方差分解技术将收益率和波动率的预测误差分解成来自自身冲击和其他市场冲击的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区域间总体的溢出效应指数。将样本数据进行滚动估计,研究东亚这五个经济体之间溢出效应随时间序列的演进,同时变换各个市场之间的排列顺序,以及将美国市场考虑在内,作了稳健性检验。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将对政策的制定和分散化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1—2021年各经济体间的双边股票类投资头寸数据,探究数字技术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发展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研究发现,繁荣的全球金融周期会推动双边股票资本流动增加。从资本流入经济体的视角出发,数字技术发展增强了其跨境股票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这一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开始凸显,危机后得以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会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跨境股票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新兴经济体、高资本账户开放度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更为繁荣的经济体需要格外关注数字技术发展在推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带来的全球风险传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下,通过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贷款价值比动态化,以及引入对家庭和企业进行区别调控的思想,探讨了4种政策组合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传统冲击下,宏观审慎政策不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目标;在非传统冲击下,遵循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配合,对于通胀目标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2)宏观审慎政策会改变各部门的资产配置,从而部分改变经济体的格局,但不会对经济体的总体运行状态产生结构性影响,因而具有中立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从网络虚拟经济与现实经济的关系出发,发现人们身份的转换和资本的流动是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最主要的、动态的联系渠道。探寻了影响套利资本在现实经济体和网络虚拟经济体间流动的因素和机理,建立了基于经济风险溢价的虚拟-现实套利资本流动模型。最后,对游戏运营商如何避免套利资本的冲击、维护虚拟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