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文沓 《经济》2011,(Z1):66-67
被中断4年之久的人民币期权交易或将重启: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征求了部分银行的看法,人民币期权交易最快可能在两个月内推出。2010年12月15日  相似文献   

2.
张彻 《商周刊》2011,(7):62-62
2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组织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个通知可以看作我国金融文件上的里程碑。因为它有利于完善国内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外汇衍生产品体系,丰富了衍生产品种类,便利企业、银行等市场主体规避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于2011年4月1日正式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标志着我国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对帮助进出口企业对外汇资产、负债和预计的应收应付的款项进行保值,满足企业更加多样化的避险需求,进一步提高客户财务稳定性,有效防止汇率、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4.
刘红 《经济师》2009,(4):95-96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并形成持续的升值,给我国的金融机构、企业及个人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文章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给我国各类经济主体带来的影响,指出我国应推出回避汇率波动风险的工具——外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金融期权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冲投资风险、减少金融市场波动、成为货币政策辅助工具等特殊作用。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将明显上升,适时推出期权产品,有利于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作为一个大国,中国需要建设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金融市场,而发展金融期权市场则是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了减少或避免金融期权的负面作用,一方面要按照重要性和相关改革的时序,分步推出股指期权、外汇期权和利率期权商品;另一方面,要加快法治建设,积极发展作为期权市场基础的金融现货市场。  相似文献   

6.
史博 《经济师》2006,(4):239-240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给外贸企业增加了经营风险。而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将更加具有弹性。因此,正确认识汇率风险,掌握防范汇率风险的正确方法,对于外贸企业的正常交易,保持利润来讲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一直呈现单边上扬趋势,给外贸公司出口造成了很大压力,为帮助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有的银行推出信用衍生产品。然而,金融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它往往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其成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随意性和监管不力。本文从以上三个风险出发,探讨银行如何在扩展外贸国际业务的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重启汇改后升值5.5% 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向均衡水平靠拢,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也显著增强,一年来累计对美元升值超过5%。  相似文献   

9.
关于推出农产品期货期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权这种交易工具自产生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相对于期货来说,期权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其操作灵活,成本低,收益和风险是非线形的等.因此,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欢迎,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用期权来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比期货更加方便和灵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直接面对市场,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需要一种工具来规避这种风险.因此,很有必要推出农产品期权这种交易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当前人民币外汇市场制度特征,构建了一个央行频繁干预情形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各类外汇市场参与者,即外汇指定交易银行、流动性需求者、流动性供给者以及中央银行等,在人民币汇率日内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报价与交易策略。外汇市场参与主体的报价与交易策略共同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本文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当局初步打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黑匣子"。  相似文献   

11.
邹俊毅 《生产力研究》2011,(2):30-31,63
文章通过细分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时间区间内的人民币汇率数据,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不同情况下实证研究我国企业的货币风险管理策略。结论表明对于货币风险采取完全自由放任的态度将给企业带来最大的货币风险,而在汇率波动的不同情况下,合理使用货币期货合约或期权合约能够明显降低企业现金流的波动,从而实现企业期末净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越来越大,各类金融机构对汇率风险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构建了商业银行汇率风险度量的SJC Copula模型,并以国内商业银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下尾风险较为显著,而上尾相关系数则会因不同的汇率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监测,提高风险管理的战略地位,引进汇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以及调整银行的币种结构等。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以来,人民币汇率风险逐步受到企业重视。为满足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商业银行也加大了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农行目前推出远期结售汇新产品——“即远通”远期结汇,该产品结合了即期、远期和掉期三种产品,本文对该产品推出的背景、原理和应用做一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当前人民币外汇市场制度特征,构建了一个央行频繁干预情形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各类外汇市场参与者,即外汇指定交易银行、流动性需求者、流动性供给者以及中央银行等,在人民币汇率日内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报价与交易策略。外汇市场参与主体的报价与交易策略共同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本文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当局初步打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的“黑匣子”。  相似文献   

15.
陈希琳 《经济》2012,(9):125-126
近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8月16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中间价创年内新低。人民币贬值压力升级,使得人们纷纷转向美元等强势货币以求避险。汇率投资因收益较高也博得投资者青睐,《经济》记者以10万元为资本金,从实盘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两种方式进行了分析。实盘交易风险小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7月金融危机以来,受近年全球经济波动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升值,无形之中,加大了我国进出口企业的贸易性汇率风险.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再次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舆论的焦点.由于人民币升值可能直接侵蚀出口业务利润,如何积极采取对策、应对及防范随之而来的贸易性汇率风险,已成为进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九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创新迅速发展,出现了期货合同、远期合同、互换合同、期权合同以及具有多种混合特征的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许多贸易企业由此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投机活动也越来越多,极大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安全.本文通过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风险,指出了在贸易中如何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股指期权作为西方成熟的一种金融工具,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08年以来,股市震荡强烈,投资风险加剧,对于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品的需求日益增大.经过金融市场数年的发展,适时推出我国股指期权交易,条件已基本具备.因此,研究开发股指期权不仅是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内在需要.由于外汇市场开放较早,一些个人外汇期权产品业已推出,其中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以中国银行的两种外汇期权为例,阐明外汇期权工具的运行机制,并就其可以对股指期权的运作提供的借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3月19号央行在发布的<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首次提出,下一阶段,中国将"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放宽资本项目交易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沿着升值的轨迹运转,2008年以来升值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以6.9902改写了自汇改以来的新高纪录.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中,人民币汇率开启了"6时代"的大门.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0年6月,中国央行重启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呈现了单边上升的持续升值态势;截止2013年末,3年半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累计上升了11.5%。人民币的单边持续升值,也让海外批评的喧嚣之声沉寂不少。然而进入2014年后,人民币汇率罕见地呈现了对国际主要货币一致贬值的走势格局。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贷款的信用风险一直被认为是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因此银行将大量资产用于购买国债.但是2003年末和2004年上半年,国债市场的频繁波动使越来越多的中国银行认识到国债也不是一种无风险的资产,国债给银行带来稳定的利息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损失.2007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这一利率的推出意味着交易性国债价格的波动将进一步加强,银行由于持有国债所带来的风险也随之更大.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国债风险管理体系将是未来中国银行业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