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长久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就业效应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刘伟、李绍荣(2002)通过研究产业构成对经济规模、要素效率的影响及产业布局调整对中国当下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前进需要依靠第三产业拉动,同时要提高第一、二产业拉动效率。李晓嘉、刘鹏(2006)研究了1978年以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之间的变动关系,通过研究不同的指标,发现目前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着不对称,就业迁移落后于产业调整。千春晖、郑若谷、余典范(2011)着眼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方面,组建关于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数量经济学模型,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点。安锦、张煜(2015)通过分析中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结构升级与促进就业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河北省产业调整和就业变迁过程,通过研究河北省产业就业弹性和产业结构偏离度,探究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就业效应不足,进而引导河北省产业升级方式的转变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10,(2):48-48
要从战略上研究扩大就业的问题。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但经济增长能否拉动就业的同步扩大.还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紧密相关。在正确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将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纳入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涵,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学真  雷霄雯 《城市问题》2007,(3):58-62,74
从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影响的角度,以兰州市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为切入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三次产业的发展虽然保持着比较高的速度,但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均在不断下降.过去十几年间,第一产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非常有限,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不仅不能促进就业增长,而且释放出大量失业工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为避免出现经济增长和失业并存的局面,有必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弊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显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线。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政府决策部门拟通过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努力扩大进口来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政策目标。然而,新一轮进口鼓励政策主要围绕扩大消费品进口、拉动内需展开,进口对产业升级的间接作用尚未受到政府部门的充分重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话题.而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就业问题关系国家的稳定,所以一直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它对就业会如何影响?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过通向东南的门户,研究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就业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云南产业结构的升级,推进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78—2012年的年度数据,建立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镇就业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镇就业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镇就业的正向冲击作用明显高于经济增长对城镇就业,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比城镇就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更为显著。因此,为确保城镇就业水平的提高,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要适当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城镇就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失业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分析我国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就业的对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劳动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和投资的就业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无疑给扩大就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过去用人单位往往是能够完成用人指标,却完不成工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目前随着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许多工业企业面临着经营机制和技术改造的双重任务,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传统部门,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他们由于新技术、新  相似文献   

8.
《商贸与会计》2005,(4):38-39
近年来.全省商品流通产业快速发展,流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商业吸纳社会就业的载体作用和容纳能力也不断拓展增强,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吸纳从业人员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07,(8):10-12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工作目标,必须努力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使人民群众通过充分就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就业弹性理论,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高技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关联度,通过计算我国三大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就业的结构偏离度,我们发现高技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扩大就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就业弹性的角度看我国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通常使用“就业弹性”这一指标来加以描述。就业弹性也称就业的产出弹性,是指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映程度,即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带来的就业增长率的变动。即,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就业弹性把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对就业人员的吸纳程度。由于就业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了所谓“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我国就业弹性的研究。根据《200…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就业弹性的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第一产业拉动就业不足,第三产业拉动就业能力较强。再通过比较我国结构偏离系数与国际标准结构偏离系数发现: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在减弱,劳动力在向第三产业转移;各行业直接或者间接吸纳就业能力不同,批零餐饮业和社会服务等行业拉动就业作用最强。最后,从消除第一产业隐性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对乡镇企业就业问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应通过推进乡镇企业走集成创新之路,实现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等途径推动乡镇企业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14.
投资需求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力量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国近年来国内需求增长缓慢,经济增长减速,物价水平持续低走,出现轻度的通货紧缩,而消费需求又一直徘徊不前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了。投资需求对国民产出具有双重的影响作用。一方面,投资将导致资本存量积累的增长,而资本存量的增长必然会增强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从而增加潜在国民产出;另一方面,投资需求增长本身也将影响总需求,拉动总需求的增长,从而拉动国民产出。近三年来,我国经济生活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解决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其主要措施是扩大国内需求,以刺激经济发展。扩大国内需求除了要积极地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摆脱消费需求的低迷状态,同时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投资增长,以全面拉动国民经济。那么,辽宁省的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本针对辽宁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找出二之间的互动影响。另外,我国现阶段另一热点问题是劳动就业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减员增效及新增劳动力增速较快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失业给社会增加很大的压力,我们试图定量地找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对解决就业问题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不断发力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作用,经济很快出现了企稳向好的局面。不仅如此,需求结构也在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进。经济复苏的基础逐步稳固,实现全年8%的经济增长目标已无悬念。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剂,研究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对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机理关系及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现代物流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及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等角度研究了现代物流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口因素与体制性因素造成了辽宁省巨大的就业压力。缓解辽宁省的就业压力对于辽宁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就业空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就业容量,发展教育培训,提高就业率,推广非正规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促进机制,扩大就业范围等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相关的。从高等教育消费的角度出发,对江苏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直接拉动作用进行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为:江苏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直接拉动效应明显;江苏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对就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江苏经济的腾飞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居民消费结构,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优化居民消费的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分析近年来镇江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研究和探索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人口迁移模型的经济学理论框架下,采用中国1978年至2011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检验就业环境变迁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就业状况自1978年以来表现出对城镇化正向的拉动作用;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则表现出先抑后扬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