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一产业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形成数十家甚至数百家同行业企业群落,伴以产业配套和市场细分,使这一地区的巨量产业规模喷薄而出。这种被产业经济学称为“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正在长三角地区加速生成,并成为长三角产业竞争和融合的重要新走向。  相似文献   

2.
加快培育和发展硬核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内涵的不断丰富,长三角地区硬核产业领域的“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进入新阶段。基于长三角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集聚发展态势,通过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引领资金链的全产业链布局,合力共建以产业集群为牵引的现代产业体系,此举符合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底层逻辑。当前实践证明,建立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长三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至关重要,其背后也离不开创新、金融、园区、数字经济等驱动因素的支撑。因此,为抓住长三角一体化转型发展的机遇,本文将围绕产业创新相关要素开展论述,聚焦分析硬核产业的集聚发展规律,探讨深化区域创新合作的方式,提升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重庆经济》2005,(10):18-22
一、“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发展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发展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了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的崛起。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圈,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群和经济区,2004年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中国GDP的21.6%,外贸出口总额的34.9%,利用外资总额的48%。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影响力的扩大,泛“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也基本形成。这是中国经济中未来最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圈。  相似文献   

4.
金德水 《浙江经济》2003,(13):25-27
省委、省政府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培育发展环杭州湾产业带,构筑接轨上海、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平台”的总体要求,是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正确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加快建设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效途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也为宁波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朱根 《上海改革》2004,(3):49-52
长三角都市圈域经济结构的重组创新表现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三个方面。上海必须牢牢抓住长三角都市圈域经济结构重组与创新的转机,以知识创新和科教兴市的理念,调整产业与经济布局,采取“有所舍取、进退有方和先后有序”的策略,再建上海产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湖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中部大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已经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不过,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湖北凭借着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作为全国重要经济区域的作用又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但是,湖北毕竟没有像北京、上海、广州那样的“经济龙头”地位和经济实力。面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为避免被“边缘化”,湖北必须积极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这其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便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政府治理方式对“皖江示范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江示范区”作为国家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无疑是党和国家“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皖江示范区”要真正成为我国成功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有必要探索与借鉴“长三角”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政府治理的经验。文章在描述“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巨大成就的同时,注重分析“长三角”政府治理的具体方式及其对“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顺应“两化融合”、经济转型升级、互联网发达城市建设、信息技术变迁和“世博会”筹办的新形势新要求,要使宁波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居于国内发达城市行列,成为互联网产业强市,在长三角以及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实施接轨上海、扩大开放,以及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到浙江在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全球产业分工地位的大战略。从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要求看,环杭州湾产业带要建设成为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游憩休闲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位于安徽最东部,长三角最顶端,处在“一轴”最前沿的马鞍山,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轴头”。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产业转移的项目可以首先在我们这里过滤。  相似文献   

11.
《结构调整信息》2004,(3):23-24
今年我国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大批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企业纷纷到中原投资、落户。河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作用日益显著。经济界人士认为,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热潮的到来,与宏观调控的推动作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建,使长三角既有的城市格局得以重洗,能否借大桥之势,融入上海二小时经济圈,成为环杭州湾城市群热议的话题。大桥南岸的慈溪市,通过将近三年的应对准备期,基础设施、发展空间、产业基础、服务措施、要素支撑、文化积累等条件已充分具备。产业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桥经济”雏形已初步呈现。笔者认为,慈溪市要用好用足“大桥经济”效应,跻身于长三角经济强市之列,应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便捷、滩涂资源丰富、民间资本丰裕、产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郑恒 《浙江经济》2004,(18):43-45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各次区域表现的产业同构现象.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浙江在未来产业发展定位中,如果人为地去实行所谓的“错位”发展战略.破坏产业自增长机制,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相似文献   

14.
<正>产业为基、实业为本。推动“一地六县”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基于差异化的多区域产业协作共兴之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打造经济增长极、构建参与全球竞争支撑力量的重要布局。2020年6月,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主要领导座谈会签署的《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涉及上海白茅岭农场,江苏宜兴、溧阳,浙江长兴、安吉,安徽广德、郎溪“一地六县”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为表征1995-2012年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指数”的概念。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目前发展水平依次为江苏、浙江、上海,但仍以规模扩张为主,质量提升有限;江苏高技术产业结构性和稳定性最好,各行业发展水平相差不大,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长三角最具优势;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最慢,结构性和稳定性差,主导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他行业发育略显不足;浙江各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医药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其次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政策,稳固优势行业,增大其他行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长江流域经济带担当起拉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双重重任。“长三角”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和可能。长江上游经济带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主动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长江上游经济带转移。  相似文献   

17.
朱家良 《浙江经济》2005,(18):23-25
海洋经济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新增长点,而浙江“陆海联动”的发展思路和指导原则,要求“大力推动陆海产业联动发展”,这将加速浙东北滨海产业带的进一步兴起,今后,随着浙东北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滨海产业带的兴起,将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产业同构向产业分工深化转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从1990年代开始,浦东的开发开放掀起了国际产业向长三角转移的浪潮,外商投资不仅加速了长三角产业布局一体化的进程,而且长三角交通、信息和市场的一体化促进了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的便利。长三角以上海为管理控制、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中心,其他区域为发展腹地的产业分工模式正在形成。长三角地区正在逐步强化区域产业结构特色,长三角产业分工深化为长三角的合作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形成一种全新的差别化竞争格局,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劳动力短缺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制造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而机器人产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在区域间合作交流、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应该在加强顶层设计,破除区域间交流壁垒,成立“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以及加大关键人才引进力度和加强重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科创+产业+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创新联动机制,建设“制造业共享创新中心”,建设研发与创新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创新港”,打造常州版营商环境等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文章围绕“加快建设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这个总目标,打造全方位、立体式产业链生态链,通过分产业分地区的差异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常武地区在长三角价值链中的位势,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