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化政府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化政府是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的整合概念.其内涵在于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对于提高政府回应力、政府政策能力、政府效率,实现开放政府和责任政府,最终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建构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的新趋势.电子化政府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政府业务的电子化、政府服务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与政府再造的整合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以"撤并"为主要内容的乡镇政府改革被视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有效举措.为此,有必要就乡镇政府改革的三大问题进行辨析,即乡镇政府改革是撤并乡镇还是功能重构?是撤并乡镇以做大求规模效益还是注重小政府以求公共服务的质量责任和回应性?是对上(上级政府)负责的压力驱动型体制还是对下(本地居民)负责的需求导向型体制?以此来审视和反思当前我国的乡镇政府改革,结论是:"撤并式"乡镇政府改革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3.
考察行政理论的历史沿革,无论是关注效率的管理主义,还是关注社会公正、平等、民主、回应性的宪政主义,都强调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存在的价值与合法性基础,而“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4.
公信力是社会组织治理主体的合法性保障。以往研究主要从微观组织层面对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进行探讨,忽视了对我国政社关系结构与宏观文化的关注。为此,本文借助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15年的中国数据,考察了政社关系对社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机制及文化认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构建合作型政社关系,公共服务需求的回应性影响公众对社会组织的认知。公共服务需求回应性越强,社会组织公信力越高。其中,权威层级取向的文化认知不具有调节作用,集体利益取向的文化认知起负向调节作用。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不仅要关注特殊群体现实需求,更要强调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性与公共性,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加强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这些发现拓展了社会组织公信力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力,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原则而言,"财权与事权统一"或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提法都比较笼统。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逻辑应为:在明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匹配相应的财力,财权作为财力的基础。此外,应逐渐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自治权,与财力共同形成"财政共治力",以满足其公共服务职责的需要,完成支出责任。因此,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新原则为"明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和支出责任,支出责任与财政共治力匹配"。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越来越突出,为公众提供高效、优质、满意的服务是政府公共部门的责任.当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努力建设更加透明和负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如何提升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增强政府责任,分析和评价西方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借鉴其经验和教训,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公共服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态经历了集体供给到个体供给再到财政供给的转变,这一转变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伦理-国家治理"逻辑。社会伦理在一定程度形塑了统治者合法性来源,为了维护并强化这种权威,执政者通过以政绩考核机制为中心的制度建设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回应基层民众需求。乡村治理模式在国家、地方政府和基层社会的多方互动中形成,并直接决定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态。从这一逻辑机理出发,新时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新型民众参与模式调动民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8.
“回应行政”提倡以公共服务为核心,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加强政府行政的回应性。建设一个以公众需求为目标,积极回应并满足公众需求的政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政府回应力已经成为行政改革研究的重要领域,学界在政府回应实践的基础上就政府回应力进行了广泛探究,并积累起一批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可归纳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维度的回应力动力研究,内涵、价值与理论基础的回应力理论研究,心理、策略与载体的回应力建设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政府、社会与信息的系统治理下的回应力提升路径研究。但当前研究也存在经验观察与实证分析不足、政策建言空洞、回应力概念解构欠缺等问题,应在深入考察回应力建设实况与解构回应力概念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产出存在政府主导的"内生型"、公众有限参与的政府"回应型"、多中心治理下的"网络型"等多种机制。多种政策产出机制在各民主制国家都是并存的,只是由于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三者所占比重不等而已。当前治理理论成为一种政治思潮,多中心的"网络型"政策产出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既给传统的政策产出机制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也暴露了该机制的不足,进一步优化该政策的产出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和地方税体系是地方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日本在其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和地方税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较系统地梳理了日本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财政收支结构与地方税体系,日本经验对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启示在于:以法律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收支比例和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构建以税收收入为主、转移支付与地方债为辅的地方政府收入结构,税收立法权相对集中,按税种特点合理设置地方税.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其意义在于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定位,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从近年来我国政府的改革实践看,采取有效的激励约束手段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依法定责而治是中国国家治理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在权力型社会中,国家治理应从限制政府权力转为明确政府责任。审计问责作为实现良治的重要工具,引导多元主体参与问责,构建政府责任体系并对不同层级提出明确的责任划分,将审计与被审计关系明确为国家治理的派生性契约。这一契约关系的顺利履行需要发挥审计问责的工具理性,并从广度、强度和力度三方面进行拓展及深化,从而实现从"治已病"走向"治未病"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税收应急治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措施之一。现有税收应急治理目标定位不明、责任分担不清、绩效考察单一,整体上表现出"碎片化运作"特征,不利于治理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功能主义税法观下,税收应急治理应注重处理过度技术化与回应有效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此理论指导下的"项目化管理"借助目标导向管理、资金专项运作、绩效综合考察的特点,能够有效回应"碎片化运作"的实践问题。为提升治理能力,税收应急治理应基于社会实际需求明确治理的整体定位与具体目标,基于任务拆解从资金流向的角度重新分配治理责任,基于治理责任的项目化绩效考核监督治理实践,最终实现税收应急治理的责任分担与治理机制的有效调适。从功能主义观之,积极建设及维护税收汲取能力是保障税收应急治理有效性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考量需要与民主政治发展密切勾连展开。民主政治发展贯穿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二者互相促动,和谐共进。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目标是社会冲突的预防与化解,肯认与生成共识是其根基。冲突的化解与共识的凝练需要政府的回应。政府的有效回应需要公民与公民社会的监督与制约。这是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考量需要与民主政治发展密切勾连展开.民主政治发展贯穿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二者互相促动,和谐共进.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目标是社会冲突的预防与化解,肯认与生成共识是其根基.冲突的化解与共识的凝练需要政府的回应.政府的有效回应需要公民与公民社会的监督与制约.这是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会公共服务是事关城市居民民生、社会权利的基础公共服务。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社会公共服务在供给、配套体系以及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政府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打破传统的以“户籍制度”为主的二元分割体制,加强城乡一体化社会公共服务治理,深化行政体制的治理变革,形成多元化的供给平台,不断提高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缩小城市区域、人群、空间之间社会公共服务的差距,提供均等化的社会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仅仅应当在经济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社会领域也应当充分承担社会责任.现代财政与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相关联,成为整合各方资源禀赋,服务各方利益主体,提升协同发展效力的主导力量.本文在界定公民权益的基础上,得出政府购买服务,作为财政对社会资源间接配置方式的一种,从经济层面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资源禀赋优势,缓解财政在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压力,从而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产出最大化和均等化;从管理层面,政府购买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体现了"契约精神",成为实现政府履责、社会组织参与、公民受益,三方在激励相容的约束机制下协同共赢的最佳路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责任政府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是责任行政模式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必须回应和满足社会和民众的要求,承担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真正实现责任政府的构建,就要从行政责任伦理的维度出发,站在公共利益的基点上,重塑政府行政的责任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产生的根源、发展的方向;国家审计又服务于、反作用于国家治理,不断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国家审计是以国家治理的内涵和核心价值为导向,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石,接受人民授权行使监督权,保证公共受托责任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