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重要的是应该真正领会其科学内涵 ,把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 ,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供销社的各项工作中。1、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树立为农服务的思想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江泽民同志指出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石家庄市供销社担负着农副产品经营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职能 ,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职责。为解决农民“买难”和“卖难”的问题 ,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  相似文献   

2.
“卖蒜难,卖瓜难”这几年成了河南中牟县的热门话题。但是诸如此类的“热门”说多了。也就疲塌了、冷淡了。在抱怨“卖蒜难”的同时,难道不能换个思维方式,给它找个“新出口”? 当然能!那就是大蒜加工的高端产品:大蒜素片、大蒜药业。河南大蒜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殊不知,人家花巨额美元购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卖难,是农民呼声最高,然而又是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的大难题。 何以会出现“卖难”?会诊透视,缘于以下症结: 透视之一:流通体制“紊乱” 农村实行改革以后,新旧体制摩擦撞击,带来种种矛盾:作为财  相似文献   

4.
这里的“多”与“少”,是指一个区域某种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是指市场的总量平衡。某种产品成气候,立产业,产量必然多。不管是“小群体、大规模”,还是“大生产、大规模”,都要上规模。说到上规模,人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卖给谁? 销字当头,这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觉悟。从80年代开始,我国的农产品走出长期短缺的困境,进入相对充裕的阶段,“买难卖难”问题便不断发生。粮食和油料,1983—1984年“卖难”,1985—1988年“买难”,以后又出现“卖  相似文献   

5.
1984年全国首次出现卖粮难以后,1990年再度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解决以“卖粮难”为重点的粮食流通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在更大的范围展开了讨论。 在这场讨论中,各界人士畅所欲言,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农业部长刘中一在一次答记者问中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他说,形成卖粮难的主要原因是宏观调控不  相似文献   

6.
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是实现国民经济预期目标的长期战略和根本途径。农村市场问题主要是农民购买力问题,只有农民购买力持续稳步提高了,开拓农村市场才有可能取得大的进展和新的突破。为此,首先要解决好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当前,影响农产品“卖难”的因素很多,其中信息不灵,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卖难”或“卖不好”是主要因素。本文就如何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开拓农村市场进程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发展农产品信息服务是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客观要求 由于近年来福建省…  相似文献   

7.
来稿摘登     
利用期货指导粮食生产 梁卫斌 我国在粮价放开以后,每年约有1500亿公斤粮食进入市场交易,但是9亿农民在市场的“海洋”中难以自由“航行”,卖粮难、收购难和粮价波动不仅影响着广大农民的生产与收入,也给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期货市场作为一种高级的市场交易方式,具有回避价格风险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发挥期货价格对粮食生产的指导作用,是解决卖粮难、买粮难和稳定粮价的一条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国粮价波动的原因及若干建议北京大学陈湘永,郭灿鹏一近几年,我国虽然对农业的发展和主要农副产品的价格采取了一些倾斜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产粮区仍普遍出现"卖粮难"和"打白条"的现象,粮食市场价格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在粮食收购方面,按混合的平均收...  相似文献   

9.
现在很多企业考核一个区域市场成功与否的标志主要是看销售业绩。于是乎,在“只问结果、不问过程、销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销量不但更难达成,营销区域内还出现了许多令上级头痛的问题甚至是怪现象:产品越来越难卖,价格越卖越低,促销越用越多,人员怠工越来越严重,人员流动也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0.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较好地解决了几十年一直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数量上的满足,而对质量和品种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面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在一些地方部分农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卖难”;另一方面,优质农产品又供不应求,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农用物资涨价,农副产品价格下跌,许多地方出现了农业增产不增收,或增产多  相似文献   

11.
农地使用权流转中面临的难题可以归纳为:“缺的是资金,盼的是技术,少的是销路,愁的是保障,难的是剩余劳动力之去处”。“缺的是资金”指的是转入者在转入农地、扩大农业生产、购置农机设备时可能遇到的资金困难;“盼的是技术”指的是转入者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调整农业结构时可能遇到的技术障碍;“少的是销路”指的是农民在转入土地之后,农业生产的生产率明显提高,但是农产品卖难、“丰产并不丰收”的情况时有所见;“愁的是保障”指的是农地使用权的转出者在转出土地之后,  相似文献   

12.
詹国枢 《经济月刊》2013,(10):10-10
近日有媒体曝料,进口豪华车虽在国内卖得挺贵,国外却非常便宜,如“路虎发现4”,国内售价高达189万元,国外只卖52万元;“奔驰350”,中国卖139.8万元,国外卖50多万元;“奥迪Q7”,中国卖140万元,国外仅售40多万元……粗粗一算,价差竟达两三倍之多,一辆车竞贵了上百万元!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初,公司提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两年来,我们因势利导,刻意求新,摸索我们这类公司搞贸易的路。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粮谷及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虽然外贸专业公司经营多年,但毕竟不能面面俱到,近年来农业丰收,各地农民手中有物可卖,加之,随着粮油加工业的发展,生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农产品的产出功能大大提高,农产品市场繁荣,农产品由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改变了,福建省国合商业部门收购农副产品占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63.6%下降到33.5%。多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农产品经营格局已经形成,农产品市场体系初露端倪。1990年全省城乡农贸市场达1705个,比1981年增加664个,成交额达78.73亿元,是1981年的7.7倍,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65个,成交额6.3亿元。但是多渠道之间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和衔接秩序,加上部门和地区间的割据摩擦,致使部门农产品陷入“大战”和“卖难”的恶性循环,农产品市场的形成、发育、成长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它既没有按照生产决定流通的原则配置,又没有从区域的大角度推动农村商品流通,致使周转滞涩,结构性和区域性供求失衡经常发生,放大了正常的市场供求波动,造成生产的震荡。所以,必须考虑建立符合省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通过建立规模范的宏观操作体系和活而不乱的市场体系相结合的农产品周转系,促使农产品流通的顺畅、高效、减少市场供求波动和防止生产超常震荡,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把农村商品经济导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又称土豆、山药旦,是我省主要农产品之一,年产量在五十亿斤左右,是我省的一个资源优势。然而,长期以来,它只是在家庭范围充当初级食品。随着产量的增长,食销所余,“卖难”、“运难”、霉烂损失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马铃薯,积极开发利用马铃薯,发展马铃薯营养食品,结束土豆的“土”历史,是关系到加快发展我省经济和提高人民营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 1987年初,公司提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两年来,我们因势利导,刻意求新,摸索我们这类公司搞贸易的路。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粮谷及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虽然外贸专业公司经营多年,但毕竟不能面面俱到,近年来农业丰收,各地农民手中有物可卖,加之,随着粮油加工业的发展,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     
《经济》2005,(11):22-23
“鬼来了”;瓦斯之难;车轮上的善举;“偷一打死”;飞行之舞。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产品卖难及价格波动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问题。农产品卖难与农产 品价格和需求结构、经济增长关系密切。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种经济结 构的变化对农产品卖难和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波动有着深远的影响。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产品 价格波动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农业发展的目标,其次要根据市场规律对农业加以引导与支持 ,三是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超常规发展经济的热潮中,不少地方把“固守田园”当作一种陈旧落后的小农意识加以更新。笔者却要呼唤人们正视“固守田园”的闪光点,千万不能被更得荡然无存,而且要为“固守田园”大唱赞歌。首先,“固守田园”饱含奉献精神。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绝大多数是依靠农业的积累起家的。在工农产品剪刀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固守田园”者收入较之跑码头者微薄,且要饱受卖难买难之苦,但他们仍然能辛勤耕耘,电视连续剧《一村之长》中郝运来道出了“固守田园”者的心声:“不种田就没有饭吃?没有饭吃什  相似文献   

20.
农民的困境:“合成谬误”之一例 每当发生“卖粮难”时,一些关心“三农”问题的人士往往联想起叶圣陶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于是大声疾呼“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障农民‘增产又增收’”。其实,即使没有“万盛米行”垄断市场,“增产”与“增收”也不尽一致:经济学分析表明,对单个农民来说,“增产”可以“增收”,但对全体农民来说,“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