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全面表达社会利益的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是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首要环节。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既要充分发挥现有利益表达渠道的功能,也要根据利益群体的发展变化开辟新的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2.
牛海霞 《魅力中国》2013,(25):61-61
社会个体和不同社会群体良好的社会心态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社会心态主要包含社会个体心态和社会群体心态两个层面的涵义。前者是从人的生物性的角度来讲,是指社会个体成员基于自身的社会见识、价值判断等对当前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等所持的心态。个体心态控制个体行为,其本质是在一种具体的个体行为中所蕴含的一种心理机制;后者是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出发,是指由社会个体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基于某种有共同群体属性的价值尺度、发展理念等,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或整个社会状态所持有的一种心态。这是一种社会众人心态,源于个人。却又不是个人心态的简单累加,而是具有自身特质和功能的一种新的社会心态形式。  相似文献   

3.
李晓丹 《特区经济》2014,(1):195-197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之外,对员工、消费者、债权人、社会环境和社会弱者等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企业社会责任的完备应该从完善法律规制、加强政府监督、建立全国联网的企业信用制度和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同时进行,相互配合,从而保证我国企业顺利适应SA8000等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
政府在对贫困群体进行社会救助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受助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受助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者的利益目标是各不相同的。三者目标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诸多环节上存在着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博弈。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和探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过程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博弈,以期为我国政府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社会遵从”也称之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面前,采取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意见.“社会遵从”现象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信息压力、规范压力、群体规模、群体的专长、群体的一致性和个人心理特点.“社会遵从”现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新财经》2010,(3):35-35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生活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消费者行使该权利时应得的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国家保护,即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经济等手段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二是社会保护,指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等社会组织通过加强社会监督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三是自我保护,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企业作为在社会中的经济主体,它就需要承担经济和社会的责任,然而责任不仅仅是指企业自身的利益,社会的责任也是企业责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思想可视为是一种社会资本.社会是群体存在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依靠个体利益的相对满足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逊让与彼此互利.而社会群体存在关系的基本认识态度,则要通过传统思想与文化价值观的产生与传承来实现.按照弗朗西斯·福山的说法,社会资本是指人们出于最为经济与合理的考虑而选择确立下来的社会团体合作的理论,即是对于个人发展、组织发展和社会发展来说,最为有效的方式应该是社会团体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社会公民,必须承担社会责任,高校社会责任的落实要依靠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文章阐述了高校社会责任的涵义,高校自身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高校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和谐社会与高校社会责任的关系和高校社会责任落实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调节机制是指以社会发展需要和利益为目标,整合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资源来控制和调节社会矛盾及冲突,实现社会合理有序和良性运行的一种自组织系统。在横向结构上包含了法律、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的调节等基本形式,由理念解释层面、制度安排层面、实践操作层面构成一个动态过程。社会调节机制的主要特征是:阶级性与全人类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社会调节机制的基本功能有:解释论证功能、社会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宣传教化功能等。  相似文献   

11.
利益协调机制是社会和谐机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一个好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可以有效地协调、平衡各利益主体间的复杂关系,使利益主体的逐利活动受到适当制约,增强利益主体或利益群体间的合作。因此,应努力建设科学、合理、系统的利益协调机制,以确保利益表达、利益竞争和利益实现的有序进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方经济》2005,(4):20-20
[和谐社会] 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彭亮 《特区经济》2005,(12):270-271
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唯一的目的,而应当增进股东以外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包括员工、消费者、债权人、公司所在社区等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4.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全面表达社会利益的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是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首要环节。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既要充分发挥现有利益表达渠道的功能,也要根据利益群体的发展变化开辟新的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5.
安翔 《发展》2006,(10):92-93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努力,最为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是要找到可能妨碍社会和谐的各种因素.妨碍社会和谐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利益因素.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发展状态.对于一个告别了贫困的国家来讲,以公平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建立和谐的社会发展机制,是关乎国家发展的紧要问题.假如公平分利机制建立不起来,导致社会阶层、集团间在分利上的直接对立和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民众的利益首先是通过社会的分配制度来实施和保障的,因此和谐社会的建构首先需要建立和健全合理的社会分配体系,协调社会的复杂利益关系,构建起合理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6.
梁温英 《中国经贸》2009,(12):175-175
和谐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中等收入阶层尽快形成;贯彻公平原则,确立公民的平等权利;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有效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侯乃平 《辽宁经济》2007,(11):33-33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社会机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相系、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和谐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在调节中实现的,而法律作为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调节手段,是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改变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在社会转型期贫富悬殊和利益分配的不断扩大,直接导致我国不同群体利益表达权利的失衡.一部分所谓的“弱势群体”或主观或客观的丧失了利益表达的权利和机会.于是“群体性事件”这种非理性而又暴力、直接的利益表达方式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9.
正是市场化改革才形成了我国经济保持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体制基础.从现实来看,把政府主导等同于“中国模式”有可能误导改革,耽误改革. 重要的是约束政府自身利益,如果政府的自身利益问题不解决,又难以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政府自身在“切蛋糕”中的份额会越来越大.这样,体制机制性腐败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由于公平机制的普遍缺失,社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社会利益主体加剧了利益分化,社会的综合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作为政府,要公平的处理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博弈关系,既要达成最优的博弈均衡,又要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利益,努力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只有这样,中国社会才会长治久安,和谐社会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