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想集团建立隔绝机制以抵挡市场竞争者对其已有竞争优势的削弱或对其竞争优势的模仿.分析了联想业务、技术、品牌战略等方面的隔绝机制,以及可能对隔绝机制发挥作用产生影响的价格、技术、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隔绝机制能够形成竞争对手模仿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壁垒,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研究了有效隔绝机制的特征,依据战略导向不同,从竞争对手和客户角度出发研究了有效隔绝机制的两大类型,并结合有效隔绝机制特征列举出了五种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构建获取战略联盟竞争优势的动力模型,形成获取战略联盟竞争优势的动力系统,分析战略联盟协同机制生成的逻辑机理,从知识协同机制、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利益协同机制以及关系协同机制4方面构建战略联盟四维协同机制生成框架,并对每一维度协同机制的内涵、系统构成及相互间耦合作用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钟陆文 《经济论坛》2004,(13):51-52
竞争视角的企业战略是指通过建立有利的、持久的市场地位打败甚至消灭竞争对手,由此获得竞争优势。这种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某些活动或环节上胜过竞争对手,由此,企业就应该在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与销售、技术研究与开发、后勤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初创企业的死亡率比较高,其成功取决于能否识别一个新颖且具有潜在价值的商务模式。商务模式必须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非替代性4个性质,可以采用隔绝机制和差异化等方式来维持商务模式的优势。商务模式基准可以帮助高科技初创企业评估其优势,商务模式的设计应该从"最佳实践"到"范式转移"。  相似文献   

6.
核心能力是企业经营运作,战胜竞争对手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放眼500强,几乎无一不在技术决窍,创新能力、管理模式、市场网络、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专长,这些公司成功的过程,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的过程,无论他们是实行多元化战略,还是实行专业化战略,区别仅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取决于各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制造战略的分类、公司战略与制造战略的关系、制造战略的实施与绩效等方面论述了制造战略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8.
企业持续竞争的优势除了其产品质量、价格优势和正确的营销策略外,其余的可持续优势在于企业掌握的顾客信息、它的品牌以及它与顾客和市场系统内的其他方面建立长期关系的技巧。一个坚实的品牌能赋予企业一种无形的、难以模仿的价值,并与其在产品性能、价格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进行竞争。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的竞争战略 根据波特的理论,行业竞争强度取决于以下五种力量:企业目前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替代品的威胁。这五种力量并不是等同的力量,其相对强弱会不断改变。据此,一般来说有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①成本领先战略。即在有效的生产规模下,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在保持高效的前提下用成本最低取得竞争优势。②标新立异战略。将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标新立异,形成全行业范围内独特的东西,如树立品牌、技术、外观、销售等各方面的独特性,力争使企业在各方面都具有独特性。③目标聚集战略。针对行业内一组或一种细分市场,提供专门服务,以获得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杨兴锐 《技术经济》2012,31(8):19-25
针对我国高科技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选择与业绩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跨案例研究。指出:此类企业在发展初期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网络关系、品牌声誉和信息化四个方面;这些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采取差异化和集聚两种竞争战略,在业务层面具体表现为技术领先、以B2B营销模式为主、以ODM品牌模式为主和采用多种类型的国际化方式;企业的竞争战略反过来促进其竞争优势的提升;业绩增长是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一文探讨了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问题,认为中小企业死亡率高的原因就在于缺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企业发展战略、人才、技术、组织制度以及企业管理者等方面的原因,介绍了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提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即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持续比较优势→持续竞争优势。并对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加之我国专利制度改革滞后,导致外国在华专利的申请动机开始转变,其专利战略已从技术转移转变为垄断市场,从保护重大技术转变为构筑竞争优势,同时不断减少在华核心技术专利,而与国内企业的专利纠纷日益增多。当前,我国的专利制度不仅不利于原始创新、基础创新的发展,而且在企业构筑竞争优势方面反而对外国企业更加有利,亟待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集群环境中同质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企业同质化是指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结构、装备水平乃至管理技术趋同,从而导致其竞争力趋同。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Teece DJ、Pisano G、Shuen A,1997)。波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需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异质性资源的积累,如Penrose(1959)、Barney(1991)、Peteraf(1993)等。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下现代企业的竞争无论是从强度、方式、手段和策略,还是竞争的范围和结果与以往都有很大的不同,企业要想在商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多个方面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本文主要从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产品差异化战略等方面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外品牌汽车激烈竞争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质量不高、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开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的研究,通过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的研究,明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从自主品牌汽车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潜在优势和外部威胁等方面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行了SWOT分析,结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典型代表的成功经验,分别从技术策略、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市场策略和管理策略提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陈新锋 《经济论坛》1999,(17):28-29
企业竞争的目标就是获得相对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保证,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竞争战略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要把企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充分认识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特点及其机制,对于企业制订正确的竞争战略,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竞争优势与资源优势的关系认识企业竞争优势与资源优势的关系,首先要弄清竞争优势的内涵。企业竞争的内容,就是企业之间为用户提供价值的竞争。用户总是希望用相同的购买成本获得更多的购买…  相似文献   

17.
张敏 《现代经济信息》2013,(16):103-104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已难以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如何从成本入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企业在竞争中获取持久的成本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讨论了我国企业运用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现状及难点,并从战略成本动因选择的多样性、针对性、动态性等方面对其在企业的应用思路做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电缆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以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技术、品牌、区位方面分析了其具有的优势;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原材料和设备利用率方面分析了其具有的劣势,同时分析了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根据以上分析,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应该采取SO+WO战略,以高端电缆为发展方向,以海底电缆为其主要产品及业务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东部经济目前面临产业过度竞争、缺乏核心竞争力、资源环境成本上升及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所面临的危机。实现东部新跨越势在必行,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政府行为非规范、传统观念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构成集约式增长和自主创新的障碍。其关键在于解决依赖于模仿、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同质化竞争等导致自主创新动力不强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了东部经济要确立发展智力经济、以倒逼机制促进自主创新和推动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在企业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整合式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所应采用的一种基本战略。一、比较优势———企业生存与成长的基础企业比较优势存在于内部比较优势和外部比较优势两个方面 ,包括内部比较优势 ,绝对竞争优势 ,比较竞争优势 ,区域优势和行业优势五个层次。1.企业内部比较优势。内部比较优势存在于企业价值链的某一个或数个环节的过剩或闲置资源。企业价值链包括研究与开发、技术存量、生产制造体系、市场营销、资金状况、资本运作、信息网络、人力资源、企业组织与管理、企业文化、品牌与企业形象等有形生产要素和无形生产要素。企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