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家庭经济的重建,首先要做到政策取向上互认。公共政策的取向应该最大程度、最广范围地与失地农民的需求保持一致,而不应只考虑如何低成本地把农民从现有土地上分离的现实难题。同样,失地农民也应考虑自己失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把自己的需求与政策供给相结合,这样就实现了一种和谐的政策认同。 相似文献
2.
3.
王泽强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4):61-65
当前,安徽正在大规模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这给安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当然,安徽产业承接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承接的层次不高,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没能实现有效结合,从而制约和影响了安徽产业升级的步伐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对此,文章在讨论了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安徽产业升级的相关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正将农民工群体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人数超过两亿,他们从事着高强度且对社会而言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整体收入偏低,平均收入水平大致相当于城市居民的70%。让这一庞大群体获得体面收入,并让其中尽可能多的人迈进中等收入门槛,社会效益很大。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2):32-32
去年以来,山东省把宏观调控当作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多年形成的产业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发展中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适时适度,在调控中抓紧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调整中大力促进质量效益的改善提高,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亮点多、后劲足、收入增、变化大的鲜明特点,全省经济增长方式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食品产业的上游产业,很多农产品即是食品,真正从源头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要加强监管,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农民、农产品经营企业、农业管理部门、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要发挥优势资源,培养优秀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推广优良品牌。 相似文献
11.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就地转移是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良策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膨胀、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我国国情而论,采用后者,即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办法,不失为良策。 相似文献
13.
14.
15.
研究目的:明晰农地权益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进而揭示当前全国各地对农业转移人口农地权益保护状况。研究方法: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转移人口的农地权益只得到部分保障;(2)农地权益保障状况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区域经济越发达,农地权益保障越完善;(3)农地权益只得到部分保障对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迁移起着促进作用,但却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着显著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农地权益保障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农地权益的不充分保障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负面影响,而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这种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加贸产业曾经在广东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促进了广东省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广东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快速发展,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贸产业也存在很多机遇和挑战,因此加贸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定郭显光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是指主要靠生产总量的增加,即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实现农业增长,不注重品种的质量,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高投入、低效益,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集约型农业主要是提高现有的生... 相似文献
19.
关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思考耿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要素投入总量的增加;二是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按照一般的说法,主要靠前者引起的增长是粗放型增长,主要靠后者引起的增长是集约型增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就是要使农业增长从主要...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也正是我国享受人口红利的二十年,那么其中会有怎样的联系,随着人口红利期的消退,经济又会有怎样的走势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