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PA审计误区     
谢礼强 《审计月刊》2004,(12):43-43
近年来会计信息造假案纷纷被媒体披露,负责审计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和相应的注册会计师受到了舆论的强烈批评和法律的制裁,CPA审计陷入了信任危机。透过这些会计信息造假案,我们看到CPA审计陷入了主观或客观上所造成的误区。解读这些误区对提高CPA审计的效率与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审计造假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将破坏国家的经济秩序,损害每一位投资者的长远利益。近年来上市公司造假风更是愈发猖獗,这其中除上市公司因素外,起把关作用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难辞其咎。因此,为规范会计市场,我们有必要对审计造假现象进行全面透视,剖析审计造假的要素,提出防范措施。一、审计造假主体分析审计造假主体是指策划、组织、指挥和具体实施审计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审计造假主体在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等违法违规活动中担任着共谋和执行者的角色,决定着事件的性质和结果,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审计造假案件中,造假主…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曝光,CPA审计造假问题被揭开,这严重动摇了CPA审计的权威性。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了CPA审计机构和人员甘冒道德风险,做出逆向选择,出具假审计报告,自毁信誉的原因。针对原因,文中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对于重树国内CPA审计的社会信誉,改善CPA审计的市场环境,规范CPA审计执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的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审计独立性的高度关注和对CPA执业独立性的广泛质疑。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影响因素,然后就如何提高CPA执业的独立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将越来越多地参与经济纠纷案件或经济犯罪案件的审计。对经济纠纷案件或经济犯罪案件的审计称为司法审计。对CPA而言,了解司法审计证据与会计报表审计证据的差异,将有助于CPA开展司法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舞弊案件,造假的数额之大,影响之大是世人所不能预料的。而且每一个财务造假的案件背后,都有一个名的会计师事务所。而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及时地发现问题,承担审计风险责任。本着重探讨美国审计案例风险的原因,以致对我国会计审计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审计失败     
最近,郑百、黎明股份、银广夏、麦科特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案纷纷被媒体揭露,负责审计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了人们的严厉谴责。这一系列审计失败的案件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时期。本就审计失败成因进行分析,探索降低审计风险的途径,并提出了治理审计失败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10):77-78
本文就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替安然公司会计造假事件,理性反思上市公司会计现状,从会计实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针对完善我国现代会计、审计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梁芬莲 《审计月刊》2004,(12):44-45
我们结合近几年证券市场发生的实际案例,提出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越冬  倪婕 《财会通讯》2008,(3):80-82,89
随着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频频曝光,资本市场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外部投资者与公司“内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会计盈余管理行为在上市公司中较为普遍存在。盈余管理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内在风险,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应当予以恰当的披露和报告。本文选取沪市制造行业2004年和2005年的财务数据,通过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对审计意见识别盈余管理水平的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  相似文献   

11.
薛峰 《企业研究》2005,(8):73-74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相继暴出了会计造假和舞弊丑闻.使得人们对大企业能力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客观独立性产生了疑虑.企业的会计舞弊及针对舞弊行为的舞弊审计成为社会公众和会计审计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舞弊与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宏 《新疆审计》2004,(3):34-35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相继爆出了会计造假和舞弊的丑闻,使得人们对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客观性产生了疑虑。企业的会计舞弊及针对这种行为的审计,也就成为社会公众和会计、审计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内部审计评价与约束机制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及效果,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有利于评价及证实经营业绩和增加公司价值。随着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恶性会计造假案件的不断揭露和因为会计造假而使得企业倒闭案件的频发,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日益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建设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陆续集中上演的会计造假丑闻,使审计风险上升到了从未有过的被关注高度,我们所熟悉的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也随着这些国内尤其使国外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的爆出而开始受到置疑。  相似文献   

15.
申平 《电子财会》2009,(9):60-62
近年来,国内外爆发了一系列重大的会计造假案.影响到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审计行业的公信力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信心。所以,本文希望对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成因进行总结。从而能够把握审计失败的规律、促进审计行业发展、提高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会计师的审计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同样要面临竞争的压力。而会计师审计工作又是保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客观公正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造假账、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案件屡禁不止。这种现象已经成了会计师行业里面公开的秘密。美国“安然”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规范会计师行业,首先就是要了解这个市场。为此我们通过博弈论的方法,通过一个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会计行业的外部效应。也希望能以此对规范我国会计审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遏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治本之策,首要问题是追究造假的根源。本文首先确定了会计造假的形成机制,即上市公司是会计造假的供给方,而影响供给方造假动机的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架构能否有效的发挥作用,而内控整体架构的有效性最终有赖于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从而找到内部控制环境是造假的根源问题之一。参照美国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病症”,并针对这些“病症”开出一些“处方”.  相似文献   

18.
邓瑾 《重庆财会》2002,(2):11-13
目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仍屡禁不止,继琼民源,ST郑百文等舞弊丑闻披露之后,最近又暴露出银广夏、ST黎明等会计恶性造假案件,严重地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下面,笔者就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手段、原因及如何防范的问题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浅谈强化会计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连续曝光,使人们更加关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强化会计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必要性,通过对会计监督施行的现状及其弱化原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于颖  张宇 《财会通讯》2021,(11):121-125,139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发现,审计作为资本市场的守夜人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高审计声誉并不等同于高审计质量.本文以上市公司康美药业为例,分析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会作为"合谋"方与康美药业合作,欺骗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影响,以期为会计事务所的监管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