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吉东 《中国农史》2003,22(4):61-68
本文通过利用《退想斋日记》中所记录的近代山西太原地区粮食价格数据,分析了近代太原粮价的长期变动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该地区的粮食流通市场状况。本文认为:清代太原地区的粮食流通体系已经形成,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它所具有的两级粮食流通体系——外部省际与内部县际流通渠道,使太原地区的粮价能够保持一种长期相对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与区域粮食价格——以清代山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清代山西自然灾害与粮价波动的相关度的分析指出,二者呈显著相关。这一结论的出现与当时人口的增加、美洲白银大量输入引起的货币贬值以及人为阻碍市场流通等因素有关。但堤,由于清代运行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及晋商的作用等抑制因素的存在,这种相关是微弱的,偏向低废相关。本文的借鉴意义在于完善的制度保障、稳定的货币利率、畅通的市场体系等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经济运行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者潘曾沂撰述的《丰豫庄本书》是一部重要的农书。该书内容丰富广泛,重点总结了清代晚期苏吴地区农业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本文从潘曾沂其人、总结区田等生产经验、治庄有道、《丰豫庄本书》的写作特点以及该书的版本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农史学人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简述了清代广东缺粮的原因。分三方面探讨清代中央政府及广东地方当局为改变粮食供求状况而采取的政策:(1)流通政策:实行比明代更为严厉的禁籴政策,禁止本省大米出口,其次是鼓励省内地区的粮食流通,外省大米进口,逐步放宽外洋大米进口,增加本省粮食供应数量。(2)积贮政策:加强州县一级的粮食贮备,严格常平仓的管理措施,保证省、府常平仓的储存数量,鼓励民间社仓、义仓的发展。(3)生产政策:通过大力垦荒,推广农业技术、大兴水利建设以增加粮食生产。但总的来说,清代广东粮食政策是不成功的。关键在于土地的增长及粮食生产的增长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中印等亚洲国家政府粮食机构职能的演变(印)D·S·西都著柳京姬摘译编者按:1994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食品流通委员会、国内贸易部、国家粮食储备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亚洲六国粮食流通改革研讨会。粮农组织顾问、印籍学者D·S·西都就中、印等亚洲发...  相似文献   

6.
国家从1998年开始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到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市场,近几年又对粮食流通政策措施不断加以完善,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市场化。在市场化过程中,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应当是全面彻底的市场化、自由化。从粮食流通的角度看,这意味着粮食流通不再需要主渠道。  相似文献   

7.
邓亦兵 《中国农史》1998,17(4):49-58
本文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料肥料、大牲畜、生产工具等,在全国运销的描述,来说明在农业经济运转中,生产者农民主要不是依靠自给自足,也不仅仅是在集市上出售剩余产品,为再生产准备资料;而是把自己生产的大部分或全部新产品投入市场,通过商品交换,购买农业再生产所需要的主要生产资料。这正是生产资料在清代前期全国范围流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者福利及理顺各类农产品流通主体利益分配格局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学者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与提升研究较早,而中国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与应用,文章对国内外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评价、影响因素等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个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的分析框架,并阐述了在该研究框架下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农业技术经济》1998,(3):63-64,57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学术讨论会综述(续)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保障机制与会的学者认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受一定的制度、政策和外部环境的约束,其中农业投资体制与政策、农业科技体制与政策,农产品流通体制与政策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影响最大。有的...  相似文献   

10.
样米在税粮的征收、运输、存储、支放与民间粮食流通过程中,起到了标准和规范作用。本文以《钦定户部漕运全书》《钦定大清会典》《钦定大清会典则例》《清实录》及相关地方志资料为基础,集中研究样米的内涵、应用、弊端及制度。此外,还讨论了规范粮食流通的关键标准量器——样斛。研究认为:干、圆、洁、净是清代乃至传统社会中甄别粮食质量的最高标准,有效保障了粮食的征收与流通;多方评估、签订契约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样米标准自身的不足;官斛校验及严禁淋尖踢斛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样米乃至粮食流通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11.
刘正刚 《中国农史》2003,22(4):79-84
清代台湾社会开发的主力军是闽粤移民,但牛在乡村社会的发展中,充当了极重要的生产力角色。牛在台湾乡村社会的土地开垦与工商业发展中独当一面,在民众生活甚至风俗中也占显要位置。牛是清代台湾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期的团练与乡村社会——以巴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团练的运行实态,前人有研究虽多有涉及,但大都语焉不详。本文以《巴县档案》相关材料为基础,详细地考察了清中期白莲教起义以后,巴县乡村社会办理团练的运行实态,分析影响团练设置的因素、团费征集的渠道、团正的身份,考察团正在乡村社会所承担的职责。在此基础之上,对现有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13.
清代四川粮食亩产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邦君 《中国农史》2005,24(3):59-69
四川是全国著名的稻作区之一,清代四川粮食平均亩产约为222.58千克/市亩,平均每个成年农业劳动力一年约可生产原粮1423千克,可养活连其自身在内的4口人。18世纪中期,四川一个普通农民全年所得,大约表现为银13.04两,或钱10400余文。清代四川农民以“过密化”为代价,使粮食总产大幅度增长,而清末粮食亩产急剧下滑,折射出重大的社会危机。当时四川余粮、粮食消费、农村基本生活情况,与粮食亩产、劳动生产率紧密相关,并为后两者的合理估测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4.
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问题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南北朝至清代中期、清代中期以后三个阶段对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进行了讨论,认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生产门类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变化;农业结构呈现阶段性的回归式变化,即秦汉至南北朝以农耕为主→南北朝至清代中期以畜牧狩猎为主→清代中期以后农耕为主的演变;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和以畜牧狩猎为主的彝族之间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差异及其变化,造成农业结构及其变化的地域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人为因素决定了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与选择。  相似文献   

15.
秦进才 《中国农史》2006,25(2):90-98
本文从北京清代寺院经济活动的可靠记录、北京清代社会经济活动的缩影、大觉寺清代历史的真实记载三方面,探讨了北京大觉寺发现的契约文书的史料价值,为研究清代社会经济史提供了新的资料线索。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晚清时期林业税费制度安排所呈现出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林业税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比较混乱,且税费负担繁重,如木税、关税、厘金税;林业税费繁重且税负水平不均衡、创办新税——厘金税、协定关税制度的确立使得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税收结构发生由农业税向工商税过渡的变化是晚清时期林业税费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晚清时期林业税费制度产生的影响是森林资源遭受破坏、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逐渐瓦解。研究的结论是:晚清时期的林业税费制度是在政府面临空前财政危机情况下巧立名目增加税费的现象,晚清的林业税费结构发生了逐渐由农业税向工商税转变的变化,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晚清林业税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邵玉君 《南方农村》2013,29(6):57-60
明清以来,我国农地具有明确的产权制度,独立而多层次的产权,复杂多样的产权交易形式,促进了土地的流动,这为农户根据自身状况合理配置劳动、土地和资本打下了基础,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从金融视角审视我国明清的土地市场其实是一个集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在内的复杂的金融市场,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没有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其中因素还有待研究。同时,历史上出现过的衣地产权制度和交易形式为我们当今的土地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万红 《中国农史》2003,22(1):53-59
清初全国耕地面积较之明代中期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剃发、圈地、投充、逃人、迁海等一系列弊政对社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致使耕地大面积抛荒;二是由于顺治年间局势动荡,统计者实行的垦荒政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军事差派和军馈开支,因而成效并不显著。本文就这两方面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