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保险法》修订案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不仅能够规范保险人行为,保护投保方利益,更能重塑保险行业的诚信形象,改善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新《保险法》引入的不可抗辩条款存在的问题,认为该不可抗辩条款置于一般保险合同部分,且没有规定适用例外情形,可能会给保险从业人员带来困惑,并引发一些保险赔案纠纷,文章最后提出以出台司法解释的方式完善不可抗辩条款。  相似文献   

2.
陈艳红 《金卡工程》2010,14(3):245-246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Ⅸ保险法》正式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有利于加强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确保中国保险市场的良性运行,提升保业的社会信用度,增强中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对不可抗辩条款的概念、发展历程作出了大概的诠释,指出不可抗辩条款中仍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将不可抗辩务款纳入我国Ⅸ保险法》具有必然性、特殊性和渐进性,最后立足我国国情,展望了不可抗辩条款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保险法>第16条正式引入了国际上通行的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的引入必将对我国保险业的经营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梳理了国际不可抗辩条款引入的缘起及其发展进程,力图从国际视角分析引入该条款的必要性,并重点剖析了其对保险业的正面及负面影响,进而在分析我国不可抗辨条款立法目的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保险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谭微 《云南金融》2012,(4X):302-302
新《保险法》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保险公司合规经营,新法较旧法有几个突出的特点。新法明确了人身保险在保险业中的地位;实现了《保险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对接,统一了法律口径;加强了对投保方合法权益的保障;加大了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笔者着重从不可抗辩条款的引入,免责条款、格式条款失效的规定,理赔程序和时间的规定几方面分析了新法更有力地保障了消费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谭微 《时代金融》2012,(12):302
新《保险法》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保险公司合规经营,新法较旧法有几个突出的特点。新法明确了人身保险在保险业中的地位;实现了《保险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对接,统一了法律口径;加强了对投保方合法权益的保障;加大了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笔者着重从不可抗辩条款的引入,免责条款、格式条款失效的规定,理赔程序和时间的规定几方面分析了新法更有力地保障了消费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偶见 《中国保险》2010,(2):39-43
2009年新《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的引入对于长期人寿保险合同相对人利益的保护意义重大,但对于尚未有效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习惯于粗放式管理的中国保险业,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管理升级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机构动态     
《大众理财顾问》2009,(8):14-15
国泰人寿保户独享不可抗辩条款保护新《保险法》针对保户进行修改的一大亮点,便是新增"不可抗辩"条款。国泰人寿保户发现,新《保险法》中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之立法不足与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以顺  刘宝琳 《上海保险》2010,(5):22-25,37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我国制定于1995年的《保险法》进行了大幅度修订。新《保险法》在制度设计上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突破,将“不可抗辩条款”引入保险合同法律规范之中,以限制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维护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权利,这是本次《保险法》修订最明显的变化和亮点之一。不可抗辩条款被引入保险法中,无论是对保险人还是对保险相对人的利益而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不可抗辩条款规定较为粗略与模糊,与国外寿险业通行做法相比也有差别。本文介绍了不可抗辩条款的基本含义,分析其价值功能,针对我国有关法规存在的粗略之处,提出加以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2009年2月28日,新《保险法》颁布,其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这一条款不仅能够规范保险人行为,保护投保方利益,更能适应国际惯例,提高我国保险人的竞争能力,迎接外资保险的挑战。本文回顾了不可抗辩条款的历史进程,并对其修法价值进行了陈述,最后立足国情,对不可抗辩条款在实际操作中提出了一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不可抗辩条款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审议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修改更加突出了保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令人耳目一新。笔者认为:把不可抗辩条款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这次保险法修改的最大亮点之一,必将对我国的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产生长远的深刻影响,是我国寿险业规范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2.
浅议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可抗辩条款(Incontestableclause,又称无争议条款、不可争议条款)的适用在国际上是保险业通行惯例,在我国的保险立法中仅适用于对年龄的误告方面,而对身体健康告知并未有不可抗辩期限的规定。本文就是否适用不可抗辩条款、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对保险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把不可抗辩条款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这次保险法修订的最大亮点之一,必将对我国的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产生长远的深刻影响,是我国寿险业规范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4.
周倩 《金卡工程》2010,14(9):186-186
不可抗辩条款是新《保险法》的一大亮点,此条款的引入迅速在法律界及保险等相关行业引起了巨大争议。本文试图阐述我国引进此条款的必要及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意图对我国在此条款立法上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达 《中国保险》2003,(6):52-53
2002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新《保险法》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保险法》对原《保险法》的条款作了一些调整,涉及到整个保险业的方方面面,其中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强化保险监管问题.从新《保险法》调整的内容看,强化保险监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强化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力度,二是强化保险公司自身监管力度.从目前来看,强化保险监管部门呼声比较高,而对强化保险公司自身监管则显得弱一些.因此,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当今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迈入实质性阶段,我国保险体制和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自身监管力度和效能,如何按照新《保险法》规范好各保险公司的行为和准则,已成为当今保险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对于投保人欺诈性告知的问题,我国《保险法》中并未明确第16条对解除权作出限制的不可抗辩条款与《合同法》第54条第2款关于欺诈行为之撤销权的适用关系,法院在判决和解释上也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于欺诈性告知,不论是在法律体系上还是不可抗辩条款的设置目的上,  相似文献   

17.
偶见 《上海保险》2009,(12):22-25
不可抗辩条款是指保险法规定或保险合同约定的,在保险合同成立或生效满一定时期(一般为2年)后,保险合同就不再具有争议性,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误告、漏告等理由拒绝赔付或解除合同的条款。《保险法》(2009年版)引入不可抗辩条款,使得保险人不能再以相对人未尽如实告知义务为由随意解除合同,  相似文献   

18.
周润 《上海保险》2017,(6):48-52
我国2009年修改的《保险法》增设了"不可抗辩条款",试图通过限制保险人行使抗辩权利的期限,约束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实现保障被保险人利益的目的。但其尚未解决在投保欺诈情形下的法律适用难题,从而导致在保险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和分歧。为此,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以解决不可抗辩条款在投保欺诈情形下的法律适用难题。  相似文献   

19.
刘子操 《上海保险》2010,(7):5-7,29
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之为不可争条款,其主要内容是:人寿保险合同生效一定时期(一般为两年)之后,就成为不可争议的文件,保险人不能再以投保人在投保时违反最大诚信原则、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主张保险合同无效或拒绝给付保险金。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人身保险合同中采用了不可抗辩条款,我国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保险法》也引入了这一条款,  相似文献   

20.
有关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法规政策的演变一、禁止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阶段1995年我国第一部《保险法》颁布实施,在该法律约束下,保险公司禁止投资不动产。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对保险业的要求,2002年对《保险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保险法》第105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并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在这段时期,根据"法无许可者即为禁止"的原则,保险资金禁止投资不动产。这是因为,我国的保险业起步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