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提高农民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提出了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中国科技兴农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兴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科技兴农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农业科技研发存在缺陷;农民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较弱;科技兴农的法律保障薄弱;基层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短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其原因主要有:中国科技兴农的起步晚,底子薄,经验少,制约了中国科技兴农工作的进程和成效;农民对科技投入、应用的积极性不高;农业技术成果商品化程序和转化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科技人才的严重流失,部分领导不重视科技兴农。  相似文献   

3.
对农民素质与农民增收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农民素质现状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指出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而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影响我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因素。认为:各级领导部门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加大科技投入;稳定科技队伍;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是我省科技兴农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民素质、农民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正武 《技术经济》2006,25(3):53-56
提高农民素质不仅事关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通过对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提高农民素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职业技术培训与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希文 《经济师》2006,(7):141-141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时,农民无论是脱离农民身份向城市转移,还是继续当农民,都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文章就农民素质的提高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关系说明职业技术培训对于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并阐释了如何创新职业技术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意义以及农民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慧 《时代经贸》2012,(8):77-78
本文主要论述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意义以及农民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响应2006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实现海南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换,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调查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分析其问题,并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配套措施等方面提供建设性建议,为海南科技兴农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在新时期人们要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兴农作用的观点;分析并阐述了以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进程,以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区域良性循环和农民增收的整体战略选择及其具体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收益不对称,影响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促进农业自身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对农民参与培训决策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描述中国农民素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农民素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虽然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却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农民素质的高低与其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三地区农民素质的不同是直接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简要介绍调查背景、方法和对象等的基础上,重点对各地区农民素质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文章认为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本质与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结合当前农民素质现状,着重就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严仍昱 《技术经济》2006,25(10):98-10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农民素质的高低最终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目前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的社会根源是城乡公共品二元结构。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公共品二元结构使农民丧失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经济能力、积极的社会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改革公共品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共品供给平等化,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16.
马宁奇 《经济师》2004,(8):173-174
生活质量是人口质量的外部表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实质就是使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实现飞跃。文章通过对制约提高我国农民生活质量各种因素的分析 ,提出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丸亿农民。因此,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已经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农民民主素质状况和特点、以及提高民主素质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推广与农民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农业推广农民素质的突出影响,强调指出了推广的目的不仅只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更重要在于不断提高推广对象-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魏杰  张彩坋  宁静  李富忠 《经济师》2014,(12):16-1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差距。为尽快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我们党和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而农民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农民素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民收入、农业竞争力、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产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相关指标的具体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董武全 《经济师》2007,(9):71-72
农民素质低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瓶颈因素,提高农民素质是当务之急。提高农民素质,可通过以下途径:更新农村教育观念、繁荣农村文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尽快实现农村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