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全球证券市场纷纷受到很大冲击,作为新兴证券市场渐进式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过渡模式——QFII的投资状况、投资行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QFII投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最新的数据,研究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QFII投资行为具有短期性以及保守性的特征,其短期性不利于中国股市的稳定,要对其加以监管。  相似文献   

2.
徐迅 《新财富》2003,(8):70-73
正当内地在大张旗鼓推进QFII,台湾股市宣布取消QFII投资限制。道琼斯评论,“对资金的争夺战正在打响”。QFII过程中,本土券商各时期采取怎样的策略生存?以QFII为起点,两岸三地资本如何实现互动?  相似文献   

3.
《新财富》2010,(6):88-89
尽管目前对于QFII如何参与股指期货尚无明确规定,不过观察1998-1999年海外机构在香港市场上的操作,可以预计其成熟策略将可能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4.
QFII制度在我国的引进和实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我国在加入WTO后更好的贯彻和实施WTO原则,实现证券市场的开放和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从我国引进QFII制度的作用出发,结合我国的现状和周边国家实施QFII制度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我国目前实施QFII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孔鹏  王凡 《新财富》2005,(3):78-83
以瑞士银行与易方达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目前QFII的整体投资收益不高,并未跑赢表现出色的国内基金。同时,QFII持股比例较低,重仓股更换频繁,行业投资分散,尚不具指标性。但是,与QFII相比,业绩出色的基金投资集中度更高,波动风险也更大。  相似文献   

6.
瑞士银行的积极主动、花旗环球金融的先申请再说、野村证券的持币等待、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门外观望,宏观经济学这极度悲观、策略分析师和股票研究主管谨慎乐观、台湾地区OFII业务资深操作者相当乐观、内地券商及投资人士不以为然,各QFII及QFII不同角色人士对中国A股市场持有不同的态度。总的来说,QFII在中国能否成功不容盲目乐观,好的产业和好的公司永远是最重要的。QFII已摆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宴席,对于QFII各类主动与被动的参与者来说,未来若干年内,它将是何种味道?  相似文献   

7.
QFII设局?     
中国A股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QFII的投资态度却发生大的转变,初期投资可达15亿美元。QFII热钱涌入,更主要的目的在于一个更大的预期——人民币升值。在汇兑盈利、存款利差收益外,QFII还期待着由汇率驱动的大牛市。  相似文献   

8.
从QFII看中国资本市场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倩倩 《商业研究》2005,(2):139-142
适时地引入QFII制度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对外开放的现实选择。目前 ,我国实行QFII制度既有积极意义 ,又可能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风险 ,应采取循序渐进的稳健政策和完善法律法规构筑市场监督体系 ,大力培育货币市场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张海滨 《新财富》2003,(9):63-63
QFII引导台湾证券市场完全开放的使命业已结束。外资券商从最初依赖本土券商的下单渠道,到获准赴台设立分公司,历时仅4年,目前已牢牢掌控绝大多数外资客户和90%以上的QFII佣金收入,而台湾本土券商已基本被挤出这一市场。可以预见,内地QFII制度下的竞争格局,最终也将如此演化。在此背景下,台湾KGI中信证券个案对刚接触QFII业务的内地券商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13—2017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QFII持股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作用路径分析表明,QFII持股主要通过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活动来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研究结论也表明,QFII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强化公司治理、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鼓励并引导QFII持股,充分发挥QFII持股的公司治理功能,有助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世剑  王娜 《现代商业》2007,(17):45-46
QFII制度是中国2001年12月加入WTO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它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阐明QFII将引起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深刻变化,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需求两个关键因素,分析QFII制度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商业会计》2006,(2S):51-5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明确,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委托境内公司在我国从事证券买卖业务取得的差价收入,免征营业税。业内人士评价说,在资金紧张的中国证券市场,QFII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增资提速之后,长期没有明确的税收问题也终于尘埃落定,这些利好可以被看作是管理层对QFII积极作用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许多机构在QFII进入台湾的历程中获得成功.随即衰落。随着市场逐渐开放,QFII变换着操作策略,令那些不能应变的机构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4.
贺亮 《商》2014,(38):178-178
本文介绍了QFII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各年QFII新增数量,可以看出近两年QFII进入我国投资的速度在加快,对QFII所选股票在各个年份上的差异比较,可以发现QFII在行业投资上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QFII雷声大,雨点小,雨点小小在真正可能投资于A股市场的资金量上,雷声大大在高唱选股理念上,近来QFII们纷纷表示不看好同时有H股的A股股票,不免在市场上引起一阵鼓噪,脚踏A股H股两条船的上市公司在中国股市多多少少有些贵族派头,这些公司大多是国内各行业举足轻重的企业,尤以港口、高速公路、电力和航空等公用行业为主,QFII偏偏唱空它们,令人有30年河西之感。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的设立对于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以达到控制外来资本规模、抑制境外投机性游资、扩大本国资本市场规模、保证资本市场稳定繁荣、保持本国经济独立、实现货币完全可自由兑换与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等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企业在QFII制度的影响下的后果分析,研究QFII的进入对上市公司推进股权改革进程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影响,以较为清晰地界定QFII制度对我国企业行为的作用。本文认为,伴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走向世界,研究QFII制度,可能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改变,以更加合理的形式融入世界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台湾QFII风浪     
《新财富》2003,(9):43-50
在中国台湾地区,QFII制度推动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和理性回归。其中政策的逐步引导起着决定性作用,而1996年MSCl将台股纳人新兴自由市场指数,为QFII放心大举进人台湾股市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18.
近来,社保基金和QFII持续增仓封闭式基金的消息令人关注。以价值投资闻名的QFII和以稳健闻名的社保基金究竟为何作出如此的选择呢?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情况下,QFII政策的实施为我国证券市场实现有序、稳妥的开放提供了特殊的通道。随着时间的推移QFII政策对稳定我国的证券市场、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以及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等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QFII必将在我国证券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外贸易》2011,(10):67-67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的QFII名单显示,至今年7月份,已有5家中国台湾投信机构获得7A股的QFII资格,包括富邦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群益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宝来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