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外公布《2013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表》,披露了2013年全国31个省区社会融资规模情况,正式推出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省会中心支行按月报送并监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并按季公布.当前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编制根据《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和编制方案》执行,该方案仅简要介绍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对完成内容丰富、涵盖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的统计指标来说,显得有些不足.因而从统计视角研究地区社会融资规模问题,对于科学、准确地衡量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实现地区间融资规模的对比分析,更好地研究经济金融的相关关系,实施差别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可以全面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章针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和结构展开了思考,结合当前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工作的现状,立足于构建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这一视角,就完善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底和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从今年开始,人民银行拟对社会融资总量进行统计监测。本文围绕与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相关的几个问题作了解读,阐述了社会融资总量的涵义和统计口径,论述了开展这一统计监测的经济背景和理论基础,并就其重要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监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提出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调整口径,检验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和CPI的相关性,并对其产出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与直接口径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相比较,调整口径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和CPI的相关性更优,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对GDP、CPI的平均传导期分别为4个季度和3个季度。  相似文献   

5.
自2011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按季编制及发布全国社会融资规模数据,2012年起按月发布,并在2012年9月公布了2002年以来的月度历史数据。为满足各地区各部门需要,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季度统计制度,并于近日决定自2014年起按季发布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于2014年2月20日发布了2013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根据人民银行总行的相关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决定自2014年起按季同步发布甘肃省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首次发布为2013年甘肃省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报告。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是成熟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但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文在总结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阶段特征以及各类型资产证券化产品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将资产证券化纳入社会融资规模口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式,并得出结论:一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应按照统一原则、不同方式,考虑将其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二是建立标准化、逐笔化的资产证券化专项统计制度,为资产证券化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体系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丽莉 《征信》2011,(5):38-40
从区域监测的视角出发,依托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地市级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采集面临一些现实困难.目前,为实现区域融资规模统计监测的常规化,可以采用“数据采集分步走,统计指标分层次”的渐进式模式.在设置区域社会融资规模分层次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数据库采集范围,提高数据库数据质量,完善非银行信息采集功能,增强立方...  相似文献   

8.
编制和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能够充分满足各方需要,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制度,全面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效支持金融宏观调控为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制度,加强社会融资规模的监测和分析,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期人民银行根据金融统计基本原则,试编了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数据。数据表明:2002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不断扩大,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相对平稳,而增量增速波动较大。与增量相比,社会融资规模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区融资结构差异、区域经济特点不同,因此研究和探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为切入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阀值检验验证了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可适性不足,并对如何促进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区融资结构差异、区域经济特点不同,因此研究和探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为切入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阀值检验验证了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可适性不足,并对如何促进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给出了2011年M2的增长目标,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出全年信贷增长目标,而且用“社会融资总量”的提法替代了信贷规模。在2011年一季度的央行金融统计报告出现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增加了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并公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是央行在融资结构逐步多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拓宽货币政策的关注面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社会融资规模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指标。目前,随着资本项目的日益开放,境外融资已成为境内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使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居民原则面临现实挑战。本文在测算2002-2017年我国实体经济境外融资规模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口径社会融资规模概念。与社会融资规模相比,全口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操作目标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计量分析表明,全口径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存在先行、因果和长期均衡关系。本文论证了将境外融资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必要性,分析了统计上的可行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是人民银行于2011年创立并开始编制的一个创新金融统计系列,其开始发布时为月度增量统计,今年2月份,人民银行首次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年度统计数据,并追溯至2002年,目前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公布的频率密至季度.该统计是中国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因为在发达经济体没有类似可比的统计系列,主要由于中国社会融资统计是跨市场和跨机构的,分析其存量的变化可以对中国的金融转型提供重要参考,而即使是较为波动的增量统计也可以就政策和监管变化给出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统计监测社会融资总量的深刻意义,提出了这一指标的含义及所应涵盖的范围,并对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监测的原则及方法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对比,并与当下的中国融资背景相结合,发现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难度由来及其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概念在2010年提出后,一直在不断完善中,2014年2月,央行也首次公布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结果。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一项比新增贷款更为全面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能够反映人民币贷款体现不出来的问题,但其在要素构成方面一直有较多探讨。本文对我国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进行指数化研究,得出各指标的不同权重,试将社会融资规模指数化,以便更好的利用于研究分析中。  相似文献   

17.
李佳 《河北金融》2021,(12):39-41
按照现行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对邢台市2018-2020年各季度累计增量进行统计,分析其总量及结构性特征,评估社会融资规模中各融资渠道存在表内融资阶段式延期风险、表外融资风险、企业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风险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风险,建议针对此五方面风险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黄鸿星 《银行家》2013,(1):14-15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在2010年前探讨的相对较少,自2011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纳入统计并公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一个增量概念。2010年12月和2011年12月的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2011年3月和2012年3月两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新指标。此外,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也正逐步尝试以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作为货币政  相似文献   

19.
袁鹰 《金融博览》2011,(5):14-16
"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意味着宏观调控思路的重大转变。4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第一季度金融数据,"社会融资规模"这一全新指标首度亮相,并迅速成为财经界热议的话题。其中既有赞赏、期待,也不乏猜测、质疑。那么,"社会融资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的提出,对宏观调控、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指标对于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人民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13—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季度和年度数据,分析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造成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在总量和结构上差异的原因有经济规模、物价、企业规模、金融发展创新等。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总量上,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对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显著,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自发性的社会融资规模更大;结构上,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增速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金融业自身发展与创新,都对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影响显著,而产业结构和企业股权结构(国有或非国有)的影响不显著;区域上,东部比中、西部的社会融资结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