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进行估算,然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指数,测度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分别对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稳定性指数呈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城商行的这一关系则不显著。从2012年开始,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超出银行稳定性拐点,为此需要对影子银行采取适度监管政策,构建影子银行官方数据库,重构影子银行风险导向政府审计风险模型以及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审计。  相似文献   

2.
从紧货币政策必然会对经济金融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余市经济金融的广泛调查分析,提出了在切实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同时,各相关部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即地方政府应运用综合手段,实现经济金融双赢;人民银行、银行监管机构应提高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增强金融体系效率与活力,助推经济发展;商业银行应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载体,而规模和资本水平不同的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效应存在差异.文章就我国银行业的数据实证检验银行规模、资本与货币政策传导的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贷款规模波动与银行规模正相关;银行信贷增长率与银行的杠杆率负相关;资本充足率和信贷规模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1.适度提高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要逐步建立以法律为基础的稳定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按法制化轨道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使假冒伪劣商品无政策漏洞可钻,无保护伞疵护。  相似文献   

5.
一、扩张的财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是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点1.扩张的财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是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不断调整演变的结果。自1996年上半年至今,为了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已经经过了三个阶段的重大调整。第一阶段是1996年5月到1998年3月。央行4次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并且降低了银行准备金率和准备金存款利率。政府主要依靠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对外宣传上强调“在适度从紧的原则下,进行适当微调”。但受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不但没有启动,而且继…  相似文献   

6.
银行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在充分的市场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每一次轻微调整都会最终在银行业体现为强烈的波动。2004年上半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因此面临新一轮严峻的考验,关于新不良贷款以及利润指标的那些负面数字让一些银行喘不过气来,许多银行都承认宏观调控对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两项主要措施。本文的目的是讨论在我国现阶段金融调控政策作用的软弱性,以及财政调控政策应用的不足性。 (一) 从西方经济理论来看,金融政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和贴现率(或银行利息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银行体制逐步向西方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体制靠拢,但全面实现上述金融政策三方面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公开市场业务除了规模极小的国库券交易外几乎是零;准备金率由于政府行政措施的干预已经变形走样;仅有利息率一项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使用的手段。银行利息率表现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影响储蓄者的存款水平,但是这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了青海省24年年度数据,选取影子银行规模、地方债务以及GDP三个指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对青海省GDP有着长期正向的促进作用,但青海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加对经济发展有着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68家商业银行2010~202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以破产风险z值衡量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并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探究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设立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风险承担;随着银行风险水平的不断增加,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的效应呈倒U型结构;从作用机制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存在同业负债、净息差和贷款增速的中介效应。鉴于此,应加快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适度控制同业负债业务规模,提高利率管理水平,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发展,从而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宏观、 行业、 银行经营因素三个方面出发,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因素,发现国民生产总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成本收入比、 拨备覆盖率对上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贷款利率和银行资产规模对不良贷款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上市商业银行和外部政府、 监管部门提出了一些针对防范不良贷款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迅速扩张,作为主要贷款人的商业银行对融资平台类客户的信用风险控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最大负债规模角度出发,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出商业银行融资平台类客户最大负债规模标准,帮助商业银行对融资平台类客户信用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地方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地方金融机构,是原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的,地方政府占控股地位,同时吸收法人股、个人股的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没有上级主管行,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执行的是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地方商业银行审计的重点应从单纯查违纪,向如何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上转变。在审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统筹平衡盈利性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以杨凌农村商业银行为例,总结地方法人银行资本状况不断改善、资产质量稳步上升、存款稳定增长等现状,着重分析地方法人银行面临的资本规模偏小、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外部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分离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操控盈余的新空间.由于商业银行具有特殊性,传统的盈余持续性研究通常将商业银行剔除在样本之外.文章以2007年至2012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检验了上市商业银行会计—税收差异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税收差异可以显著地识别盈余持续性;从方向层面来看,大额正向会计—税收差异的银行盈余持续性低于大额负向会计—税收差异的银行;从额度层面来看,会计—税收差异越大,盈余持续性越低.  相似文献   

15.
加强绕规模贷款监管的思考胡渊文,陈小平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力度,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银行的贷款实行严格的规模管理,明确规定不得突破信贷规模。但是通过列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专项稽核的情况看:一些金融机构迫于企业的资金需求或行...  相似文献   

16.
宏观调控的关键是相机抉择,必须随着作用环境与对象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调整,针对具体经济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并根据不同时机给出正确决策.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是国家干预最直接的体现,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必然受到经济法基本原则和性质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我国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度年报资料,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补偿资产收益率是衡量银行绩效的次优指标;股权制衡度、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及高管激励与银行绩效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负面效应也日渐凸显.应当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监管,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监管法律制度;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担保行为,明确偿债责任;提高政府投融资平台透明度,完善平台治理结构;加强银行放贷管理,降低金融风险;创新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19.
绿色信贷是政府为抑制高污染行业而制定的银行信贷政策,绿色信贷政策的开展状况必然与其带来的经营绩效相关。根据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搜集2010—2017年详细发布绿色信贷业务的12家银行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业务对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却会降低大型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但贷款总额的增加整体上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绿色信贷规模改善了大型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信贷规模越大,不良贷款率越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与资产质量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不良贷款率随绿色信贷规模的扩大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2004-2009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和银行绩效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薪酬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银行资产规模同绩效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同绩效负相关但是不显著,此外银行的国有性质也会对银行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