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要根据资本市场的变化情况,适时作出股票增持与回购的决定,以维护公司股票的价格稳定,保护公司和投资人的合法利益.正确认识股票增持与回购的区别,有利于企业作出相应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王吉鹏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4,(3):80-83
<正> 这个世界上有些终极结果是不需要想象的,虽然起点不同、道路不同,但最后的目标却是相同的。就像GOOGLE秋天要上市一样,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一个命中注定的结果。不过这个结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投资者、发行商、梦想着发一把的股市投机分子都在等待着这个节日,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节日来得比他们预期的要晚得多。幸运的是,圣诞老人还是预期开始派 相似文献
8.
9.
10.
近年来在外上市的中国公司掀起了"私有化"浪潮,文章针对其中较为典型的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近期的股票回购事件,基于信号假说、收购防御假说、杠杆假说、过余资本假说以及管理层激励假说进行了回购动机验证。结果发现阿里巴巴的动机可由管理层激励得以较充分的解释,其管理层直接补偿的数额巨大,并观察到它回购政策的长期性。这一探讨对理解当下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行为的股票回购动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王雪纯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2)
在经济深化改革的今天,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股票回购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方式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股票回购这一行为更多地被企业用来提升自身价值、扩宽融资渠道、提高现金流利用效率、降低代理成本以及优化资本结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内部监管的漏洞以及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股票回购存在潜在风险。论文基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股票回购行为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使得股票回购可以持续作为企业价值提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我国证券市场2008年天音控股和海马股份宣告的股份回购方案,对上市公司公开宣告与隐藏的回购动因进行对照分析。本文的分析显示,上市公司公开宣告的回购动因不具有合理解释力,除公开宣告的回购动因外,管理层隐藏了不利的回购动因。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末以来,美国的股票回购数量急剧上升.本文以美国股市在2021年上半年宣布公开市场回购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总样本,首先,通过美国整体市场环境检测此次股票回购公告激增是否符合信号理论.通过比较2018年至2020年各个年份的财务季度、季度负债总额和季度借款费用之间的回归模型,说明2020年3月美联储降息对2020... 相似文献
15.
公开市场股票回购的潜在动因分析——基于天音控股和海马股份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珺 《财会研究(甘肃)》2009,(3)
根据我国证券市场2008年宣告的天音控股和海马股份两起案例,结合制度背景,对上市公司宣告的回购动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除宣告的动因之外,管理层隐藏了不利的回购动因。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公告效应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及多元统计分析,对股票回购的公告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探讨公司宣告股票回购,是否支持信息传递假说而具有公告效应和影响回购公告效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亏损面在继续扩大,上市钢铁企业股价陷于低迷。不少上市钢铁企业希望通过发行债券来度过难关。而宝钢股份2012年8月却拟斥资50亿元进行股票回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那么,在钢铁行业进入寒冬之际,宝钢股份大手笔进行股票回购的动机是什么,又将带来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8.
疫情之下的资本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不少上市公司为修复估值而跟风回购股票,然而实施股票回购是否利好市值管理,尚存在较大争议.以我国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崩盘风险视角考察了公司股票回购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回购股票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并且回购频次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施股票回购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而且,存在股权质押、高成长性的公司股票回购更能够有效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本研究提供了股票回购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经验证据,有助于加深对于股票回购经济后果的认识,甄别疫情冲击下的非理性回购. 相似文献
19.
一、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动机第一,上市公司资本过剩。当公司的资本无处可投资,出现过剩时,公司可以保留过剩的现金或把现金分配给股东作为分配手段。回购比股利更受欢迎,是更为灵活的资本分配手段。对股利来说,逐年递减的分配政策必然会招致股东的不满。而从纳税的角度考虑,股利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中,资本所得税的税率低于股利所得税税率,只有增值的已实现的回购部分才征收资本所得税。因 相似文献
20.
以退市为目的之股票回购的时机选择与定价影响因素——中石油回购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爽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22(3):84-95
2005年10月,中石油向下属3家上市公司(辽河油田、锦州石化、吉林化工)流通股股东同时发出回购要约,成功回购后,3家公司股票终止交易,退出市场。文章以此次收购为研究对象,从收购方财务状况、被收购方股票价格、法律环境变迁和规避股权分置改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石油对回购时机的准确把握和对相关法律、政策的成功规避,有效地降低了回购成本。文章还讨论了溢价的影响因素、溢价的合理性和流通股股东在回购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本案例中,中石油对回购时机的把握及其定价策略将对其他公司的回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