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赵毅 《中国电信业》2009,(12):65-65
随着3G业务的开展,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迅速增长,上半年已达1.55亿,占网民总数的46%。目前手机游戏等娱乐应用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选择的主流,其中手机音乐保持着较高的应用率,手机电视、手机博客等开始获得更多手机网民的青睐,商务与学习类产品也正在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催熟庞大的中国市场,应用商店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来源,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2.
李鹤 《中国电信业》2009,(12):49-51
互联网向无线领域延伸,既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意味着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即将来临。终端、用户体验和网络技术日益融合,体现出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未来互联网相互融合的必然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5.5%,我国网民数达到3.38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约占我国网民总数的一半(46%)。与此同时,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一些新的经济模式和增长点也将孕育而生,移动互联网更深层次的应用将在3G时代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3.
WAP:3G掘金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即无线应用协议,WAP业务是指通过WAP技术,将Internet的信息及业务引入移动电话等无线业务终端,其中主要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无论在何时、伺地,都可以通过手机享受网络信息和网络资源。根据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得知,手机上网在中国发展迅速。目前中国的手机上网网民数已达到73052),在我国的2.53亿网民中,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比例达到28.9%。截至2008年3月,中国国内市场的WAP活动用户数为5000万。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的消费习惯日益移动化.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超过5亿,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达1.5亿户,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300亿元.基于独特的客户来源和发展潜力优势,移动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领域,对运营商来说,积极探索营销模式变革,以移动互联网思维运营手机商城才能实现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5.
要闻回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网民数已达1.37亿,普及率突破10%,宽带网民逾1亿,诸多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进入又一个高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6.
数说新闻     
《中国电信业》2023,(9):6-7
<正>10.79亿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报告》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资源应用不断丰富。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  相似文献   

7.
1.国内情况及预测 移动通信在我国发展异常迅猛,每年都超计划完成。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以150万用户递增。1998年我国移动通信的总量已达2500万用户。未来十年我国移动通信发展预测如图1所示。估计2000年约5000万用户,2010年可达3.5亿用户数。从发展来看,目  相似文献   

8.
网络空间法治化势在必行 第一,网络空间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进入中国20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的网民数已经达到6.32亿,普及率接近50%,其中手机网民数达到5.27亿,我国已经成为网络应用大国。互联网日益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业》2012,(2):83-83
2011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人民邮电报社总编辑武锁宁在会上发布了《2011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综述》和《影响2011年中国互联网发展重要事件》两个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5亿,其中手机网民数达到3.4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到65.5%。  相似文献   

10.
数说新闻     
9.89 亿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近年来,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移动通信资费的争论已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有消息称近期将有较大调整。笔者以为 ,资费标准 ,是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杠杆 ,是引导用户通信消费行为的指示器。它的调整应当适应国情、民情、行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必须统筹兼顾、协调运作。在新的资费标准尚未出台前 ,笔者经对有关问题的分析思考 ,进一言 ,以供相关部门参考。移动通信资费调整应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根据市场价格规律 ,任何资费调整都要以功能成本价格为依据 ,而不能随心所欲 ,感情用事 ;尤其是政策性资费调整 ,更要坚持以运营成本作为定价基础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 ,而不宜…  相似文献   

12.
阿杜视点     
《中国电信业》2010,(8):8-9
CNNI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人,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移动互联网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达到3.03亿(较上年增加7000万),网站数量为191万,基于信息和交易的互联网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仅在2010年上半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即达19646万G,同比增长逾1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业》2005,(4):77-77
英国移动通信巨头沃达丰公司3月中旬宣布.公司要以35亿美元的价格从加拿大TIW公司手中收购两家东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股权。此外,沃达丰还将承担9亿美元的净债务。  相似文献   

15.
3G牌照发放后,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手机上网用户数快速增加。CNNIC201O年1月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度.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增加了1.2亿人.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数量的60.8%,手机上网成为互联网经济新的增长点。艾瑞公司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13亿元,市场“钱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中邮移动阅读平台建设背景近年来,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2011年中国互联网用户量突破5.3亿,手机网民已达到3.6亿,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达到393亿元,2012年的市场增长率将达到148%。2011年,全球智能终端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个人电脑,2012~2013年的超越量还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7.
体验式营销开拓手机营销蓝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也是最大的手机销售市场。据赛诺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各类制式手机市场总规模达到2.05亿部,比上年增长19.8%,预计未来3年之内还将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在销量增长的同时,手机厂商与机型数量也在不断增长,2010年手机厂商个数增加至180家(其中国际厂商12家、国内厂商168家),在售机型数量达到6189款。与此同时,国内3G手机市场也呈现高增长态势,2010年3G手机销量超过4000万部,预计2011年将达1亿部,占整个市场的50%。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业》2010,(3):80-81
在3G时代的高速无线网络环境下,手机阅读将获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数达到2.33亿。截至2009年7月底,手机阅读在14岁~70岁的用户中所占比例超过10%。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手机网民数已达到7305万人,仅2008年上半年就增长了2265万人。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通过手机阅读文学作品的用户有3000万,手机阅读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3114.57亿,比上年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比上年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互联网市场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互联网用户发展得更快,成为推动我国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因素,移动互联网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我国3G和智能手机用户不算多,但移动互联网用户比美国还要多。据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的调研数据显示,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为27%,而我国高达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