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不记入产品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损益中扣除.  相似文献   

2.
作业成本法及其实际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多数公司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划分为"生产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生产制造成本项目分为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两个项目)、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指职工福利费),这三项直接费用由各基本生产车间直接转入产品;制造费用以每个车间月总  相似文献   

3.
<正>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形态分析为前提,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即变动生产成本,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即固定生产成  相似文献   

4.
这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大内容之一,就是改革了成本核算办法。即取消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将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和没有密切关系的管理费用(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完全成本法,推行了将与生产经营有直接关系的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制造成本法。这不仅简化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而且对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加强成本控制和考核,以及进行成本预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制造成本法的含义及优缺点 (一)制造成本法的含义 制造成本法也称为制造成本计算法,是一种传统的成本计算制度,它是以产品的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闹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产品成本项目是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构成,即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制造有直接关联的各项费用。  相似文献   

6.
变动成本法最初称为“直接成本法”。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产品成本只包括与业务量关系比较明显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些问接的制造费用虽然不是直接成本但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而有的直接成本虽然直接计人特定对象,但却并非变动成本。  相似文献   

7.
标准成本的制订比较灵活,通常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本文主要进行标准成本法在我国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修树芝 《企业研究》2011,(12):96-97
标准成本的制订比较灵活,通常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本文主要进行标准成本法在我国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有观点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发展,而随着企业工艺水平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成本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的比重逐步降低,机器折旧等制造费用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0.
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财务会计中的完全成本法而言的.所谓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用这种方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是把它作为期间成本,全部在该费用发生的会计期间一次摊销,即作为该期利润的减除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比较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产品成本包括产品生产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期间费用,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认为它是固定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凡是与产品有关的耗费都计入产品成本,包括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期间费用计入期间费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业成本法已为许多国外公司成功运用,其大规模的运用与发展是成本计算和管理的大趋势。但我国运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甚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作业成本法的认识不足和准备不充分。  相似文献   

13.
分公司的注册登记,有两点需要搞清楚,一是登记管辖;二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登记分公司。我国《公司法》第10条规定“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12条规定“公司的住所是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经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公司住所只能有一个。公司住所应当在其公司登记机关管辖区内。”这两条都有“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既然有主要办事机构,就必然有非主要办事机构。那么非主要办事机构是否需要登记?在何种情况下需要登记?就涉及到分公司的登记问题。《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39条规定“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  相似文献   

14.
一、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陷 首先,制造费用采用直接人工或直接材料或产品(量)数为依据进行分配,而这些被确定作为分配的依据不能客观地或近似地反映各产品实际消耗的间接费用,就使得产品成本的计算信息不准确或被扭曲,所得到的成本信息就不具备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预算管理的方法论基础是变动成本法。该方法以成本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将企业的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其中的变动生产成本构成产品成本,而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构成期间成本。预算的编制多考虑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中的成  相似文献   

16.
正长久以来,我国电信企业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归集直接成本,间接费用按比例分摊。笔者认为,电信企业间接费用占比较高,运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以难以准确核算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ABC)更为适合间接成本占很大比重的电信类企业。本文以A电信公司ABC实施情况作为研究案例,希望为电信企业推行ABC提供借鉴。一、A电信公司推行ABC的实践过程A电信公司根据自身经营业务的特  相似文献   

17.
变动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企业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这些成本项目的费用由于随生产量成正比例变化,我们称为变动成本),而把固定制造费用(既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 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计算和提供产品生产成本的两种不同方法。 全部成本法(Full Costing)又叫吸收成本法,它是产品成本单位要负担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内的所有制造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Variable Costing)又叫直接成本法,它是产品成本单位只负担与之相关联的变动成本,而同相关期间联系着的固定成本则全部由该期问的“贡献额”予以补偿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主要区别 1、成本划分不同 全部成本法是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划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则是把企业的全部成本按成本习性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相似文献   

19.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方法中,权益法的思路是,先把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中按照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项目调整转移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项目,然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成本法则是略过调整转换程序,直接在成本法基础上编制抵销调整分录。本文将对这两种不同的编制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与按权益法核算方法有了变化.但在合并报表时,对子公司的权益仍需要按权益法进行合并.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又允许企业直接接成本法进行合并,究竟两种合并方法有哪些不同,在此与大家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