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醉了的春节是酽浓的春节,舞动的春节是动感的春节。辞旧迎新震天响,听听,这是春节到来之际的最最强音,火树银花不夜天,看看,这是春节在书写着最最灿烂的篇章。走进春节,最是那一抹艳丽的红,在我的心头铺展色彩。清晨起来,当我看见,那一只放飞的白鸽,为我衔来一枝报春的红梅时,我知道,所有关于春节的美好词汇,都会由远而近地写满我的心田,所有关于春节的绚丽花絮,都会点点缀缀地挂满我的枝头。  相似文献   

2.
年味     
近些年来,每逢春节,总是有好多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同时发出“拯救春节”、“保卫春节”、“寻找失落的年味”的呼吁。今逢2008年春节,笔者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春节的传统意义何在?“年味”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春节,是中国老百姓最舍得花钱的日子,如何开发春节市场,显然大有文章可做市场营销贵在造势。春节的“势”,是个大势,值得商家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那么,商家又该如何抓住春节消费蕴含的商机呢?首先是要搞好市场调研,准确把握春节期间人们的消费变化趋势。摸准了春...  相似文献   

4.
《中外管理》2010,(2):5-6
当大家看到这期杂志时,已近春节。我代表杂志社全体同仁向官、产、学各界朋友拜年!七十多年来,每提到春节,都会引起我一串儿围绕团聚的美好回忆。今日春节,自然又将是一年中最愉快、最舒畅的美好节日,因为亲朋好友又将欢聚祝福。是的,每年在春节前后总要办几场老同学、老同事的聚会,这对我来说是莫大享受。  相似文献   

5.
春暖花自开     
《中国就业》2011,(2):1-1
当大家又一次看到这期杂志时,已近春节或刚过大年。值此喜气洋洋之时、吉祥和谐之机,《中国就业》杂志社全体同仁,以最真诚的心情向广大读者和全国就业战线上的同仁们,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祝福。春节,是大人和小孩都愉快的好日子;春节,是国家与家庭收官和畅想的好时刻;春节,也是中央与地方筹谋就业和布局服务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6.
北京作为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外地来京的求学、打工、经商者,这些人都需在城市暂时或长期居住下来,其中大部分是靠租房解决居住问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后与春节前相比,可供出租的房源数量增长了208%,承租人的需求量也比春节前增长了268%,房屋租赁成交量比春节前增加了130%。  相似文献   

7.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民国时期起把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相似文献   

8.
社会大观     
社会大观海外华人过春节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许多传统习俗可谓根深蒂固。一些海外华人、华侨,虽远离祖国,但每逢春节到来,仍以各种方式共庆佳节。美国的华人过春节别有一番情趣。年初一,美国朋友只要与熟悉的美籍华人或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见...  相似文献   

9.
春节促销是全年非常重要也很活跃的一个促销档期。广泛意义上的春节市场,横越圣诞、元旦、春节三个促销时机,促销期长,消费强劲。春节市场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零售(团购)成交量大,约占全年零售额的25%~30%左右.促销活动频繁、花样繁多。在零售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促销形式主要有降价、买赠、返券(积分)、抽奖以及折扣等。  相似文献   

10.
春节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二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相似文献   

11.
朱芳菲 《活力》2012,(6):211-211
一、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作为一个历经25年发展的重要文艺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是重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在于作为一个电视节目它创造了一个电视奇迹,完成了一个电视神话。如果从春节联欢晚会最初的制作意愿考察。  相似文献   

12.
闹花灯     
春节是中国最欢乐、最热闹的节日,闹花灯则是春节中的春节,节日中的节日! “观长的,是龙灯;观短的,虾子灯;螃蟹灯,横爬行;鲤鱼灯,跳龙门;乌龟灯,头一缩来颈一伸,不笑人来也笑人……”儿时,每逢大年初三,父亲便自拉自唱起《闹花灯》的整本戏文来,  相似文献   

13.
徐卡 《经营者》2010,(5):82-82
广告导报:这个春节是怎么过的?最希望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过春节? 高建义:这个春节在老家过的,下了7天的雨,渐浙沥沥的。陪陪父母。和小侄女玩玩…读了一本书《小姨多鹅》,书中没有同名电视剧那种沉闷的压抑感。而是更接近生活本身的琐碎,同时也多了对国人的劣根性的描写,有点刺眼、有点扎人。最希望以什么方式过春节就希望回家的机票不要那么贵,这样春节会更美好一点。  相似文献   

14.
元旦和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两个节日,尤其是春节。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里,春节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过去,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置备年货。可以说,一过元旦,家庭主妇们就开始筹划过年的大事。而每到这时候,跑市场、逛商场置备年货就成了家庭主妇们最主要的“工作”。可如今,过年的方式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储存很多东西准备过年了。一到春节,许多家庭会选择去酒店订一桌饭,热热闹闹、轻轻松松过年。即使在家过年,也是从超市买一些半成品,回家后随便一加工就行了。然而,无论方式怎么变,吃依然是大多数中…  相似文献   

15.
春节第一餐     
春节第一餐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春节的饮食习俗各不相同,如春节第一餐,便丰富多彩,既各具特色,又饶有情趣。吃鱼江西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鱼,意为“年年有鱼“。吃“春盘“江浙一带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拼盘,寓意“勤劳长久...  相似文献   

16.
这些地方为何不在正月初一过年?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由于我国疆土辽阔,民族众多,但还有少数地方的人们不在正月初一过春节。腊月初六过春节云南宁蒗一带,除夕是腊月初五。这天,各家在院内、院外和屋顶上栽插青松,以示四季常青,兴旺发达。他...  相似文献   

17.
奉献者之歌     
最早的春节 最早在夏朝,《腊祭》中记述:“传说在腊月里,人们杀猪祭祀上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还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唱又跳。”这便是春节的雏形。又称《尔雅》中云:“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亦是关于春节的记述。  相似文献   

18.
每逢春节、“五一”、“十一”大假期间,都是人们回家探亲或外出旅游的时期,火车站人满为患,这时候也是“倒票”的黄牛党最为猖獗、牟取暴利的时期。据深圳警方在2002年春节查获的黄牛党供认,仅在春节期间一、二十天里“倒票”的收入就有十多万,甚至几十万元。票贩子倒票能获取如此巨额的利润,当然有其投机  相似文献   

19.
宝岛过大年     
《东南置业》2009,(1):66-67
台湾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亲缘血统、以及生活习俗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和祖国大陆各地一样,春节,也叫过年。是民间最为热闹,时间最长的节日。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才算春节全部结束,历时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最早的春节最早在夏朝,《腊祭》中记述:“传说在腊月里,人们杀猪祭祀上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还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唱又跳。”这便是春节的雏形。又据《尔雅》中云:“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亦是关于春节的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