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有“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我国有近 10亿人口居住在农村 ,农村构成了我国社会的基础 ,所以 ,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成为稳定农村秩序、促进农业发展 ,使农民进入更高层次小康生活的重要步骤。但由于各方面的制约 ,现阶段建立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方面就是要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基本消灭绝对贫困,进而使广大农民基本上都能过上比较殷实的生活,建设一个惠及全体农村人口的小康社会,即全社会的每一个体都能达到小康建设目标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以及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加快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以促进湖南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5.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1世纪 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全面实现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小康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6000多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两项合计起来约有一亿多人。按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制订的关于小康的16项发展指标体系,到2000年实现了13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建设3项指标没有实现,基本问题都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引起了社会的需求不足,工业扩张受到市场约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要求,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以深化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河北省的信息化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期间达到国内先进省份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分享信息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加速农村城市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牵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 ,除了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功能外 ,准确、及时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 ,为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即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的内涵做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后,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加快河北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应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正确理解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内涵和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一套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17个城市的工业企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创新指标进行了比较。提取了各个城市企业在机构设施、人力资源、企业资产和经费投入、创新效果、盈利能力和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等方面的主成分因子信息,并对各城市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和企业科技竞争能力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安徽省经济研究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项目后评价是现代项目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基建项目后评价存在法规制度、思想认识、客观条件等方面的缺陷,应健全高校基建项目后评价制度,设置具有高校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后评价指标体系、组建具有安徽高校特色的后评价机构,明确高校基建项目后评价的组织程序,不断强化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安徽省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这与其实施的相关经济政策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其贸易发展的相关性,并且利用相关的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而提出促进安徽省贸易、经济更加健康合理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流通路径对其发展壮大起到关键作用。依据对安徽省目前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流通路径可以归结为农户到龙头企业、农户到合作组织和农户到批发市场三种,对这三种路径进一步研究表明现存流通路径存在诸多的缺陷和发展障碍。通过对流通渠道创新、经营方式创新、交易手段创新和流通技术创新四个流通创新方面可以解决安徽省现存农业产业集群的问题,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晓丽  祝亚雯 《经济地理》2012,32(9):161-165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随着安徽省"文化强省、旅游大省"战略的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已成共识。研究表明,目前存在融合领域不宽广、融合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产业链衔接和延伸不够等问题。研究认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立足于安徽实际,通过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模式,采取完善政府机制、建设示范基地、培育产业集群、加强市场营销、重视人才培养等路径来促进两者融合,实现安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以苏州市和宿州市为代表,对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演化进行比较研究。在土地利用数量、程度变化分析模型和信息熵理论支持下,分析比较了1998—2008年两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化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两市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主要地类的变化方向相同,且苏州市的变化幅度的绝对值和变化速度均远大于宿州市;两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均较高,苏州市该指数的增长总体上维持在较高水平,处于高速发展期,宿州市则较为稳定,处于缓慢的发展期,研究期内该指数被逐步拉开,至2008年差距已达到9.36;研究期内两市的信息熵总体上均上升,总趋势是由快变慢,苏州市信息熵增长更快,两市土地利用系统均向复杂无序方向发展。因地制宜,制定差别化的政策,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持续优化是今后两市土地利用管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旅游景区利益群体关系复杂的背景,运用博弈论中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分析我国旅游景区利益群体间的利益构成、影响因素和博弈形成的不同格局,通过对皖江城市带景区利益群体关系实证分析,探讨利益群体间的博弈关系发展轨迹,并从门票价格制定、旅行社服务质量、当地居民行为规范、景区的服务与接待能力提升和政府利益再分配等方面,提出改善我国旅游景区利益群体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上市公司综合财务能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英  刘朝臣  王琳 《技术经济》2008,27(1):120-125
概括了安徽省上市公司四大财务能力,并通过数学函数与Excel软件计算了反映这些财务能力的主要比率指标、最近五个季度的数学期望值、标准离差率、最大值与最小值。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对安徽省上市公司基本财务能力的评价结果,以期为投资者决定资金投向提供决策,使其能从总体上把握安徽省上市公司的财务能力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有助于相关部门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安徽省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A模型,通过建立物流投入指标,分析2011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物流投入产出效率。结论表明:以合肥为代表的7个地市物流投入产出达到DEA有效;以阜阳为代表的9个地市存在投入和产出冗余;总体来看,安徽省物流投入产出平均总体效率、平均纯技术效率、平均规模效率分别为0.83、0.89、0.92,说明安徽省物流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偏低造成的,物流投入存在浪费现象,产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为了提升物流效率,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3个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物流发展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安徽省加工贸易现状的总结、归纳,文章利用安徽省1999-2009年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法、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和线性回归三种实证方法,分析了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