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邹静 《老区建设》2014,(20):13-14
国际信用环境趋恶背景下,中国外贸企业出口货款回收期延长,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趋势使得出口企业面临巨大汇率风险。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外汇期权组合规避汇率风险、锁定风险控制成本的方法,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汇率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时值中国逐渐开放期权市场的契机,期权在投资领域的分析作用即将得到体现。国外学界一直试图通过量化分析,将期权对股市的预知作用引入广为应用的Black-Litterman投资模型。本文尝试以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偏度分析为基础,进而建立投资者的主观收益模型,然后对比加入了偏度分析的Black-Litterman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的投资收益来说明其有效性。同时,本文亦对模型在未来中国的应用做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林波 《亚太经济》1998,(6):10-13
日元在最近几年的走势分析日元汇率从1973年开始实施实质性的浮动,当时1美元一308日元,是史密索尼安协议定下来的。而现在是1美元=125~130日元左右。在此间,曾于1995年再月19日出现过史上最高值,为1美元=79.75日元。之后便开始回落,并于今年1月上旬跌至1美元一134日元左右。当然,从1995年开始的回落中,曾出现过几次强烈的反弹。从1995年中期开始一直到今年年初,日元总的处于贬值状态。但是如果从1973年汇率开始浮动时来看,日元总体上一直处于升值状态。在1995年4月19日,出现历史上最高点之后,日元开始急剧贬值。同年8月3日跌…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际经济重要的经济指标.日元兑美元名义汇率综合地反映了日美两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左右世界经济走向的风向标.日元兑美元名义汇率尽管波动频繁.但从总体上看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单向变动.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实际经济基本面的因素,又有货币性因素。作者认为,货币性因素起到了较大作用.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货币性因素对双边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范琳 《中国经贸》2013,(2):122-122
2011年4月1日,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开展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标志着我国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对帮助进出口企业对外汇资产、负债和预计的应收应付的款项进行保值,满足企业更加多样化的避险需求,进一步提高客户财务稳定性,有效防止汇率、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均衡汇率决定的外汇市场模型和资本市场模型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并从均衡汇率决定理论的角度考察了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汇率波动与对外直接投资:1971~2002年的日本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日本的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了1971~2002年间日元汇率波动对日本制造业FDI的影响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日元汇率的升值、日本实际GDP的增长与日本制造业的FDI存在正相关关系。日本水平型FDI行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明显;垂直型FDI行业不受汇率波动和GDP水平的影响;以规避贸易壁垒进行的FDI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日本的制造业为例,实证分析了1971~2002年间日元汇率波动对日本制造业FDI的影响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日元汇率的升值、日本实际GDP的增长与日本制造业的FDI存在正相关关系。日本水平型FDI行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明显;垂直型FDI行业不受汇率波动和GDP水平的影响;以规避贸易壁垒进行的FDI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范力志 《魅力中国》2010,(35):348-348
本文回顾了2010年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之争,通过对中国经济形势和美国态度转变的分析,结合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对201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显著特征为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幅扩大、呈小幅升值态势,仍属于基本稳定。2007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其核心内容为:汇率政策将成为货币政策中心、采取合适的政策组合、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大力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我们的基本判断为: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放宽,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7月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从此改变紧跟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从银行披露的年报来看,自2007年新的汇率机制形成以来,几大银行都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闫惠 《发展》2007,(5):99-100
汇率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被称之为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在不同时期对汇率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调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经变迁,先后经历了频繁调整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49-1952年)、基本保持固定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2年)、钉住一揽子货币(1973—1980年)、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84年)、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年)和单一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94年起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尝试到完善的发展变化历程。尤其是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更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5年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在为我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汇率风险的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渡幅的不断增大,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也随之加大,如何更好地规避外汇风险已成为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容回避和应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并一次性地将人民币汇率水平提升2.1%,此后中国人民币汇率将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似乎为持续数年的汇率走势之争划上了句号.然而,硝烟并未就此消逝,我国此次人民币汇率调整仍然远远低于国际社会的预期,就在人民币汇改政策刚刚出台之后不久,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预测:这次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调整只不过是人民币未来升值的第一步,自此以后,人民币可能像当年的日元一样从此踏上漫漫升值之路.  相似文献   

15.
罗江 《华东经济管理》2017,(10):112-117
交易量快速上升的人民币外汇期权,已经成为企业和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文章在国内相关研究中,首次利用实际成交期权交易1年期限波动率数据对SABR模型进行校准,通过ATM波动率与远期汇率最小二乘法回归,构建最小误差函数并通过Levenberg-Marquardt Mehtod进行近似,并改进求解SABR模型波动率方程初始值的一元三次方程的结构,获取基于人民币期权交易数据校准的SABR模型参数,产生相应波动率曲线,并通过样本数据进行套利分析。此外,研究表明SABR模型在历史数据后验测试中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通过偏Delta样本数据后验检验表明,相比三次样条的外推,客户远期价格与波动率相关方程的SABR模型在刻画期权的Delta粘性和行权价粘性特征上更具优势,从而为商业银行、工商企业等提供灵活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  相似文献   

16.
协整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表明:1952年至2011年,工资水平、外汇汇率和流通中货币三者依次均与物价水平正相关;工资水平、外汇汇率和流通中货币三者对物价水平的弹性系数均具有区间性;工资水平每变动1%,物价水平随之变动0.225 07%至0.290 74%,外汇汇率每变动1%,物价水平随之变动0.191 14%至0.255 96%,流通中货币每变动1%,物价水平随之变动0.042 31%至0.072 84%;从工资水平、外汇汇率和流通中货币三者对物价水平影响程度的60年长期视角来看,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水平和外汇汇率,而流通中货币对我国物价上涨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李鹏 《辽宁经济》2009,(1):60-60
一、人民币升值过程简要回顾 1994年我国进行第一次汇率制度改革.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曾经保持在1美元兑换827~8.28元人民币水平。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即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当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  相似文献   

18.
汇率与外汇收支的关系传统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然而2005年7.21汇改所导致的汇率升值却使这一关系发生变化:即由此消彼长的关系转为一致性关系,它刺激了我国外汇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因此,增强企业汇率敏感性,打破人民币升值的可预测,完善外汇监管服务便利化、资本有效化乃是化解外汇收支不平衡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庄希勤 《特区经济》2006,(9):170-172
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国汇率的形成是两国间博弈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从博弈论角度考察,两国在汇率问题上的重复博弈能够达到一个子博弈完美那什均衡。本文对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的波动运用了博弈理论分析了双方的得益和支付,并提出了中方在汇率问题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汇率开始了浮动的历程.本文首先对我国现行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汇率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现时走势为"升幅可控、波幅较小"的缓步升值态势,并对宏观经济增长差异、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利率差异、物价变动水平等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囚素进行分析.最后对人民币升值的正负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