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投资少、不破坏场地结构、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与重建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土壤重金属来源形态、重金属植物修复模式、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归纳与总结,为更好地利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很多工业企业逐渐搬离市区,遗留了大量受污染的场地。工业污染场地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新环境问题,制约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虽然不断革新,但是受制于资金因素,大部分修复项目多集中在一线与省会城市,修复技术相对粗糙,无法全部达到预期效果。腐殖质作为一种天然有机质,可以有效处理工业污染场地中的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本文主要分析了腐殖质在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污染场地的数量和规模比较大,这些场地占据大量的城市土地资源,严重影响城市发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是使这些土地资源实现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但是,土壤修复项目实施期间可能会形成多种类型的环境破坏与污染,人们需要借助环境影响评价来有效控制二次污染。本文分析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为修复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大量工厂不得不关闭或搬离郊区,遗留大量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本文以某有机化工厂场地为研究对象,在污染识别的基础上,制定调查采样方案,利用GC/MS等检测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石油烃的含量,并分析其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分布特征,然后根据场地污染情况研究场地的修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化工行业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范围较广,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随着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富集和扩散,其会通过农产品等介质进入食物链,继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各种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和优点,并结合实际应用,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引导人们科学地选择和应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土地污染和生态修复的重视,与城市交错分布的工业化污损土地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土地污染的危害不同于其他危害,是一种长期伴生性累积的过程,是人类生存健康重大威胁。目前对于开展工业废弃场地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工业化污损土地现状、常见的几种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危害进行阐述,总结物理/化学/植物修复技术优缺点,为工业化污损土地的治理修复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本文结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现状,开展修复后污染土壤制烧结砖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研究其二次污染排放监测及控制措施。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可以限制重金属的转移,修复后污染土壤用于制烧结砖,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影响,且成品砖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8.
矿山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目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比较多,研究和实践的成果零星分布,没有进行大数据分析.本文综述了当前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并对未来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特点,然后系统阐述了不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概念及原理,并对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不足和适用性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发展展望,希望切实提升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综述了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各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提出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改善我国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其中污染场地中最为严重的污染物就是氯代烃和芳香烃。这类污染物不仅毒性大,且降解难度大。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氯代烃芳香烃复合场地污染现状,概述了氯代烃芳香烃复合场地调查与修复技术,并提出了优化该修复技术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氯代烃芳香烃复合场地调查与修复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部分污染场地是工业生产或矿业活动所致。当前,我国污染场地种类较多,此情况的出现与我国工业企业和矿业的建设时间及其生产历史有紧密联系。其中,部分污染场地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部分是近几年产生的。当前,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尚处于初级阶段,修复技术和修复制度都需要不断完善。本文探讨了当前污染场地出现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当前我国污染场地的主要类型,并寻找有效措施来修复土壤环境,在恢复我国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修复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严重,氯溶剂、苯、持久性有毒物质、多环芳烃等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较普遍的土壤现状,介绍了污染土壤多种修复技术,并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相关前沿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污染土壤修复以及在该领域的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日益增加,城市用地形势日益紧张,人们对居住和商业娱乐质量要求普遍提升。旧厂房改造已成为有效利用城市有限土地资源的形式之一,重金属土壤污染及修复已成为旧厂房改造常面临的难题。笔者结合近年国内外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农业生态修复经验,分别从原位修复与异位修复角度,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旧厂房改造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污染场地调查是针对土地污染工作治理的前期工作,是确定土壤修复方案的重要基础。只有准确、真实地确认土地污染情况、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物性质等,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土壤污染,才能保证土地后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再利用。本文在介绍污染场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当前污染场地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希望对今后污染场地调查工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磷石膏堆放场地周边土壤重金属锌、铅和类金属砷的污染特征,笔者在该场地中进行土壤和地下水采样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场地内土壤砷、锌和铅污染主要集中于T19、T20、T21、T28、T29和T30采样点处,As的超标程度和超标率远高于Zn和Pb,且As、Zn和Pb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As、Zn和Pb的地累积指数均值均在0~1,调查场地内土壤整体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水浸出毒性研究表明,土壤As、Zn、Pb的水浸出浓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大而降低,在100~300 cm深度的土壤中超过修复目标值,且As在700~900 cm的深度也超过修复目标值,土壤物化性质、历史污染状况以及地下水作用共同影响了重金属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因而,本调查有助于在土壤修复时根据土壤局部污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高污染型企业曾经使用过的土地不同程度地留有生产痕迹,形成了许多工业污染遗留场地。本文以某电镀厂地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踏勘、污染物识别、土壤及地下水样品采样分析,并对比该该电镀厂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探讨电镀厂遗留地重金属污染现状、成因及生态修复策略,为关闭或搬迁电镀企业原址调查及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土壤中,致使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自然背景值,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出发,重点阐述几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并结合有关污染修复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也具有很大的毒性,容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累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社会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因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以及污染的修复技术水平被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土壤重金属化是目前我国土地污染问题的主要形式之一,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化的治理逐渐提上日程。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化的污染现状,笔者首先探究了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技术,然后通过展望提出针对性建议,希望能改善土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