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面临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短程反硝化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去除农村污水中的氮磷,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实现我国生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合理构建。本文分析了贵州省山区农村污水的特点,并利用反硝化聚磷菌培养技术,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其核心目的是提高农村污水的氮磷去除能力,满足农村污水处理及发展需求,有效推动我国水体污染控制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反硝化除磷能够实现以相同的基质同时脱氮和除磷,具有节约碳源和曝气量的优点。讨论了硝酸盐在厌氧段对反硝化释磷过程和在缺氧段对反硝化吸磷过程的几个影响因素,分析了亚硝酸盐对反硝化聚磷菌的抑制作用与作为电子受体参与反硝化聚磷的条件,并比较了不同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效果,为反硝化除磷过程的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深床反硝化滤池工艺是一种集生物脱氮和过滤功能于一体的处理单元,本文通过试验对该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深床反硝化滤池工艺可以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中,效果稳定性好,脱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0%,总氮、总磷、悬浮物等出水指标可稳定达标。传统提标改造工艺往往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建设周期长,工艺管道复杂,与之相比,该工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反硝化除磷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反硝化除磷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生物处理系统内部微生物所处生理环境的影响,包括DO、碳源和不同的电子受体,另一方面为工艺运行参数的影响,包括温度、混合液回流比、SRT、缺氧区/好氧区容积比等,并从实际应用角度,对各相应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反硝化聚磷菌硝酸盐呼吸代谢机理及种群动态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反硝化吸磷基本原理,分析了反硝化中间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对硝酸盐呼吸代谢过程的抑制作用,确定了硝酸盐还原酶、多聚磷酸盐激酶、PHA降解酶是硝酸盐呼吸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并阐明了工艺的种群动态演替,为开发反硝化聚磷菌功能调控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AAOB为基础,本文对AAOB与硝化菌、反硝化菌和厌氧甲烷氧化菌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并介绍了这些菌相关的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硝化菌AOB和AOA可以为AAOB提供亚硝酸盐氮;反硝化菌还原作用可为AAOB提供亚硝酸盐氮;有机物丰富时,反硝化菌能够抑制AAOB活性。AAOB与N-damo菌均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而代谢产物可作为对方的反应物。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氢产乙酸菌的吉布斯自由能,分析了产氢产乙酸菌与产甲烷菌等耗氢菌的种间氢转移机制,结合氢自养反硝化菌的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揭示了产氢产乙酸菌可与氢自养反硝化菌耦合,为开发新型产乙酸反应器及菌群功能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生物除磷在厌氧、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的反应机理,并基于对反硝化聚磷菌的认识将现有除磷数学模型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基于除磷数学模拟所包含的涉磷组分、计量学参数、动力学参数以及生物衰减理论等对两阶段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比较,认为Delft模型是现有模型中比较完善的,并提出今后发展除磷数学模型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环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较高,要求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4项指标浓度值分别不高于0.3 mg/L、10 mg/L、2 mg/L和30 mg/L。本文重点研究了跌水复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精细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影响,结合实验室小试结果,考察跌水充氧对反硝化效果及碳源消耗的影响。同时,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不同工段跌水复氧利用和改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实施应用,积累了跌水复氧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常态。人们处理氮污染时,在传统处理程序中选择硝化-反硝化来完成脱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成本高昂,优化脱氮技术势在必行。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能够在保持低廉成本的基础上来提升能效,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分析了市政污水厌氧氨氧化的主要问题,然后介绍了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最后阐述了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谭硕 《魅力中国》2014,(13):383-383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城市环保建设和家庭绿化方面对越来越重视观赏性植物的培育。首先,观赏性植物具有观赏价值.普遍应用在城市绿色环保和室内植物配置及装饰,起到美化生活环境的效果。其次,观赏性植物介于树木和花卉培养之间。部分观赏性植物业余人士“载养”成果率比较高.如绿萝在办公室等地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起到环保作用。本文将对几种较为普遍的观赏性植物常见病。进行简单的描述.为业余人士在“载养”观赏植物方面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科技信息》2019,(34):31-34
文章以纳米ZnO作为典型NPs急性毒性研究材料,开展不同质量浓度纳米ZnO条件下反硝化除磷污泥系统氮磷同步去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浓度(≤5 mg/L)纳米ZnO负荷下,反硝化除磷污泥系统氮磷同步去除性能无显著变化。当纳米ZnO的添加量增加至10 mg/L,30 mg/L和50 mg/L时,系统NO3--N的去除率较未添加系统分别降低了10.1%,24.5%和32.5%,系统TP的去除率较未添加系统分别降低了14.3%,23.1%和26.5%。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废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导致许多河流被污染。目前,水体有机污染现象比较普遍,其严重缺氧,有机物被厌氧分解,甚至发黑发臭。曝气充氧技术和曝气装置因其投入成本低、治理见效快,在国内外污染水体治理中被广泛使用。曝气充氧有利于氧传质,提高水体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活性,抑制底泥氮、磷的释放,增加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本文通过模拟试验方法,分析曝气设备及强度、曝气方式、曝气位置等对水体污染治理的作用和机理,为黑臭水体的治理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黑臭河道治理过程中,生物生态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理技术,具有生态效益好、廉价、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根据技术特点,它可以分为植物净化和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膜法等技术。城市黑臭水体是重型污染,水体污染治理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际的污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植物或微生物。本文重点对生物生态技术在治理黑臭河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梯度驯化,本研究从好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脱色菌ATC1,经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其被鉴定为Escherichia coli。同时,应用植物载体丝瓜络固定脱色菌,探讨了固定化菌体在不同接种菌量、温度、pH、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脱色的影响,并比较了游离菌悬液和固定化菌体的脱色动力学,分析该固定化菌体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当接菌量2%、温度35 ℃、pH 6.0和初始浓度50 mg/L时,固定化菌体脱色率最高。固定化后的菌体脱色效果优于游离态菌体,该固定化菌体对50 mg/L活性艳红X3B染料的脱色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并且经3次重复利用试验后,脱色率仍可达76.65%。  相似文献   

16.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比较关注的一个环境问题,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就是氨氮。由于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度排放到环境中,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而且水体中的氨氮通过电离平衡转化成游离氨,对水生生物和人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成了研究的重点。采用聚乙烯醇包埋硝化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制备固定化颗粒,可达到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主要适用于低氨氮废水,对于低碳氮比、高氨氮的废水,其达不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规脱氮技术以及新型脱氮技术的近五年进展,以期为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能节省62.5%曝气量、50%碱度、100%碳源以及90%剩余污泥量,已在垃圾渗滤液、污泥消化液、工业废水等侧流高氨氮废水处理中取得较好效果,被公认为是最具节能降耗潜能的脱氮工艺之一。然而,在用于低氨氮城市污水主流处理方面,受低水温、低氨氮浓度以及有机物等方面的影响,工艺脱氮效率及其稳定性受到很大制约。本文综述了城市污水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9.
ABS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气浮+水解+好氧”工艺处理ABS废水,确定了水解酸化反应器、好氧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考查了不同混凝药剂对CODCr去除率的效果及最佳投药量。结果表明:采用混凝-气浮-水解-好氧的处理工艺,能够十分有效地处理ABS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20.
刘春波 《魅力中国》2010,(20):207-207
合理的安排、利用植物为景观设计带来的特有效果。园林景观中的组成元素很多,如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因路、园桥、水体、山石等,其效用虽各不相同,但园林景观中如果没有园林植物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因此,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本文具体分析了植物的美学特征及其配置原理,植物的应用在景观设计中对游人的感受起到了引导作用,并分析了不同的空间结构对于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