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休谟的人性科学的第一原则是:我们的一切简单观念或是间接地或是直接地从它们相应的印象得来。即,我们的印象是我们的观念的原因。他认为,他的这个原则可以清除关于先天观念的争论。休谟为他自己的哲学设定了边界,他讨论问题是基于自己的前提的。一切不在此范围的问题都是伪问题。因此,我们说休谟的哲学是活动在他所限定的界限之内的。  相似文献   

2.
8年前,樊纲在《读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不道德”的经济学》,从而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经济学伦理问题的大讨论。经济学把“自利”作为分析人类行为的预设,似乎是一件无可挑剔的事。甚至连茅于轼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经济学家,也认为经济问题与伦理问题遵循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也许,它反映了人们对“休谟法则”的深信不疑:我们不可能从“实然”(is)中推出“应然”(ought)。1739年,休谟在《人性论》中严格区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提出不可能从“实然”推出“应然”的著名论断,被道德哲学家黑尔和政治哲学大师罗尔斯称为“休谟法则”(Hume‘s Law)。1785年,《人性论》发表约50年后,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为他的“道德律令”做了如此诠释:“我们确实不理解道德命令的无条件实践的必然性,但我们却理解它的不可理解性;对一种力求以其原理来达到人类理性极限的哲学来说,也只能作如此程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顿是“美国环境伦理学之父”,他的“自然价值论”伦理思想明确了生态系统具有客观内在价值的观点,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理论的新思考。罗尔斯顿以生态学为基本出发点重新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哲学的荒野转向问题,超越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关于人是世界主宰的片面认识,提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其有关自然价值的思想实质是要将内在价值的对象由人扩展至自然,从而为人类保护自然寻找合法性依据,同时也为保护环境提供了一种客观的、独立于人的主观偏好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 ,哲学社会科学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今年 5月 ,他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再次强调 ,必须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一、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障碍。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成果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是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的决定性的前提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力量。自然科学的每一个重大突破 ,都为人类提供更完整的世界图景 ,为科学世界观的丰富和发展提供滋养与论据。而哲学社会科学也直接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先进的…  相似文献   

5.
学习本教程应准确把握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所揭示的有关自然、社会、人类认识和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所实现的根本变革及其意义所在,自觉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培养和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处理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功能,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会计人员学习哲学,通过哲学的思辩,进一步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认知能力,才能真正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林蓉 《时代经贸》2014,(4):301-303
费希特,德国哲学家、爱国主义者。费希特认为,唯一真正的哲学是以主体意识为基点来解释世界的唯心主义。费希特认为认识虽然发生于自我受非我的限制,但自我的受动只是部分的,而且自我受动干非我本是自我所设定的,所以自我在认识中始终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能动性。费希特认为“那种生动的、和发挥作用的道德秩序本身就是上帝”,他在作出这种断言的同时,既反对给上帝附加人格和意识的谓词,也反对把上帝当作一种实体。费希特认为,道德规定具有直接的确实性,把上帝与道德秩序等量齐观的时候,他的这个上帝就与道德法则密切而不可分。费希特提出“无限自我”是全体存在的总根源、总基础。费希特认为“我察觉我自己”的反思中,我们会发现认识的对象不过就是认识的主体,而主体除了行动之外别无所有。费希特认为将表象与物自体分离开来的体系将不可避免地导向一种怀疑主义。费希特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概念是“自我”,费希特认为,“自我”既是理性又是意识,既是认识也是行动,是创造世界的意识活动,整个世界都是从“自我”中引伸出来的。费希特认为,哲学的任务是说明一切经验的根据。费希特认为,认识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物,一个是意识。费希特认为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分歧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素质或人格的问题。费希特认为,意识的本原行动就是自我设定自身,而这个原始活动本身乃是意识之根据,自我要设定自身存在,必须认识它自身肯定自身的活动。费希特认为,自我的限制行动,并不是跟随在对设行动之后,也不是先于对设行动之前,而是“直接就在对设或反设行动之中并且是与它一起发生的;两者是同一回事,只在反思中才被分别开来。费希特认为,从实质上看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来源于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认识对象是认识主体、想象的产物,自我并不是物。费希特认为自我和非我在思想中应该呈现为互相规定的而又是互相被规定的,两者的最后关系可用“交互的主动与被动”这一新的综合概念来表示。费希特认为,通过实践自我的活动,才建立起了一切实在的世界。费希特哲学思想对当时和后世起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精神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 ,同时又受时代哲学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与其他诸文化形式 ,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 ,非意识形态的科学知识 ,文化心态体系的民族情感、意志、风俗习惯、社会风尚、审美情趣等等 ,一起构成人类的知识和文化体系。而哲学作为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仅在社会意识形态体系中 ,而且在整个人类精神世界中 ,都处于核心的地位 ,起着统摄一切的灵…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8月7日阐述新时期知识分子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讲话中,从四个方面反复重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相信在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这个讲话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本来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把人类文明不断推向前进的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车轮,它们的研究能力和成果都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  相似文献   

10.
总体思想在哲学发展史上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先哲们就萌发了客观世界存在着整体关联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说:“一个完整的总体其中细节是如此紧密地互相联系着,以至任何一部分的移动或取消都会肢解和破坏了总体”。但是这种古典的总体思想只是人对外在客观世界存在、运动和发展的直观的朴素的认识。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建立了绝对主体--上帝统摄全部世界,创造万物的观念,这是一种扼杀人的本性扭曲了的总体思想,目的在于以天上的大一统观建立人间的统一秩序。  相似文献   

11.
林蓉 《时代经贸》2014,(6):216-219
斯宾塞,英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斯宾塞认为科学与哲学能够支持并促进了个人主义和社会进步。斯宾塞认为事物的基本规律是“力的恒久性规律”。斯宾塞认为社会和生物体一样,是一个有机体。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与生物进化一样都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普遍规律。斯宾塞认为实在是不可知而必须存在着。斯宾塞认为一切物质运动及其时间、空间都可归结为“力”,它们都是“力的经验的派生物”,因而“力”是“一切终点的终点”。斯宾塞认为我们能够知道的仅仅是这种外部实在的存在,而不是实在本身,外部实在是不可否认的,但它也是不可认识的。斯宾塞认为知识在另外一些意义上的相对性更加重要。斯宾塞非常强调人类大脑对知识的重要性,把它当作知识的必要前提。斯宾塞认为知识是相对的是因为它无论在其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都是有限的。斯宾塞认为知识只能是对相对的东西的知识。斯宾塞认为知识与其对象之间的符合是它们的关系问的符合,而不是它们的本性问的符合。斯宾塞认为形而上学总是要追求关于实在的绝对知识,追求科学的终极观念,其结果都是失败的,因为,这是在追求一种不可知的东西。斯宾塞认为我们的理智不可能认识实在是一回事,相信现象背后有一个实在又是一回事。斯宾塞认为哲学是最高等级的概括知识。斯宾塞认为科学和哲学均以现象为研究对象,即都是研究有限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和可分类的东西。斯宾塞认为物质、运动、空间、时间等概念没有实在性,只是现象范围的概念。斯宾塞认为哲学之为统一的知识是最一般的知识,是对知识作最广泛,最深刻的概括。斯宾塞认为哲学概括的是最一般真理的任务,是存在着一种在一切思维中都包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定,这些概念和假定乃是“未被承认的主张”或“默认的假定。”斯宾塞在论证了哲学乃是借助于“基本直觉。而获得的最高等级的概括的真理后,他还叙述了他所发现的最高真理的内容。斯宾塞认为知识的整体形成一个金子塔武的结构,其底层是描述各种现象的不统一的经验知识,在此之上才是科学知识。斯宾塞认为本能、直觉和理智之间有连续性。斯宾塞认为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就像所有其他观念一样,也产生于经验的重复。斯宾塞把科学看成一个统一整体。斯宾塞认为。科学可以被描述为与蒙味人拥有的不确定知识相对立的确定的知识。斯宾塞反对国家干预,反对以国家干预为理论基础的军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信市场调节。斯宾塞把哲学视为具体科学的基本原理的总结,是取代中世纪“神学大全。的“科学大全”。斯宾塞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结构和功能的学问。斯宾塞详细地比较了动物有机体和人类社会。他发现二者当中都有调节、维持和循环分配三个系统。斯宾塞把自由竞争看作对人们自主素质的激发和锻炼。斯宾塞。终身狂热地仇恨国家权力”,他认为最好的政府是统治最少的政府。斯宾塞认为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标志是,制约政府权力,增进个人自由。斯宾塞认为自由才是正义,他的正义观念是以自由思想为核心,由“利己”和“利他”二个要素构成。斯宾塞一贯重视人们的利益和幸福在近与远、小与大的上的差别。斯宾塞的这些哲学思想和社会学理论对当时和后世起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林蓉 《时代经贸》2012,(8):52-53
斯宾诺莎是十七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人物。他认为哲学的目的是证实思想的真理性并获得自由,并认为哲学的目的是求得人的最高的善和最高的幸福。斯宾诺莎还认为,整个哲学体系是一个由最高存在范畴开始按照逻辑规则推出一切其它观念的演绎系统,他认为身体与心灵既是彼此独立的,又是先验地或内在地协调一致的,斯宾诺莎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意志与理智是同一的。斯宾诺莎这些著名的哲学思想,对后世起着不可动摇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桥”,本是一个交通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征服自然、发展自身的产物,习惯上把跨越河海连接陆地称之为“桥”;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又迫切需要跨越陆地连接海洋,于是就出现了“大陆桥”。大陆桥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她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大陆桥”是在传统经济向现代市场化商品经济历史转型过程中诞生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概念,  相似文献   

14.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教程》应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所揭示的有关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和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及其意义所在,自觉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培养和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功能,以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5.
缪川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92-193
综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生命意志到欲求,从欲望到痛苦、虚无构成了主导线。这种悲观色调深受康德世界二分和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其哲学对社会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回顾西方哲学史,却不能忽视他的思想对后世哲学、特别是非理性主义流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墨家社会管理学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富有哲学素养的民族,从她跨进文明之际开始便对“天人关系”进行了执着而理性的思考。“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天人关系”的体认和把握,不仅决定了中国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质;而且还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及其组织结构的本质认识,并由此产生了中国古代无比丰富的社会管理学思想。正如司马谈论诸子百家之要旨时认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务为治者”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管理学意蕴。本文并不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管理学…  相似文献   

17.
生态哲学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三种世界观。反映在对自然的利用和保护上,则表现出不同的做法和结果。其中,“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哲学观正在逐渐成为主流。文章就将三种世界观对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如何指导自然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文霞 《经济导刊》2009,(11):23-24
“绿色”理念是人类在对环境问题进行认识和思考中产生的.“绿色”理念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浅绿色”理念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它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各国环保组织的建立和环境运动的全民化。“深绿色”理念是对“浅绿色”理念认识的深化,深绿色的环境观念洞察到环境问题的病因藏匿于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时代,哲学理性的定位要由抽象的理性王国向生活世界下移,而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文化;这种“回归”体现了哲学与人的生存的关系的自觉,体现了马克思提出的“消灭分工”、消灭精神生产和物资生产的分裂的基本思想。 在人类精神生产领域中,哲学几乎是最古老的学科门类。然而,在研究域界上,哲学却往往比其他具体的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更难厘定,哲学研究常常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研究对象、基本定位、研究范式、基本形态等元问题。但这决不是哲学的弱点或不成熟性,而是哲学特有的存在方式,它深刻地揭示了哲学与人本身的本质性关联…  相似文献   

20.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其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与标志。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如果没有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就没有拨乱反正的历史大转折;如果不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就不会有我国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