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意串通型虚假诉讼可以在主体、目的、手段、诉讼程序等方面进行解构,从而从不同角度把握恶意串通型虚假诉讼行为。而从认定与防范角度来讲,具体情形下实体证据的认定不可或缺。就行为规制而言,民事诉讼规则在诉讼的各个阶段的规制亦不可少,同时,诉讼监督及立法上完善对规制这一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公益诉讼的新兴,要求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其中亟待确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然而,现行法律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存在诸多限制,因此有必要从法律上确认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组织及利益关系人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3.
民事审判中,诉讼欺诈行为严重危害司法权威和诉讼参加人的合法权利,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有必要从立法、司法、社会治理等方面构建立体网络对该行为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4.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必须首先解决原告资格这一核心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检察机关、公益组织的原告资格已达成共识,而关于公民的原告资格争议颇大。从域外相关制度考察以及法理基础、文化环境方面分析,认为应赋予公民以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在制度构建上提出若干设想,以体现公民公益诉讼既要维护公共利益,又要防止恶意滥诉行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保险法是1995年公布的.2002年为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曾做过部分修改,2008年8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提出了保险法修改草案,新修改的草案在重复保险的立法问题上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区分恶意重复保险和善意重复保险,并对它们的法律效力进行相关分析,明确恶意的重复保险,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费。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是十七大报告提出来的重要思想,和谐诉讼是最高院提出的一个新型命题。目前刑事诉讼理念仍有不足之处,并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将以人为本、和谐、诉讼结合起来,并将之运用到刑事诉讼领域显得尤为必要,这是刑罚的特点和刑事诉讼环节决定的、是社会发展和刑事法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试论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佳 《经济研究导刊》2009,(17):196-197
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救济手段,其出现标志着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要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以达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首先要从诉讼主体方面确立原告多元化制度,并通过立法拓展现有的诉讼主体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加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列中,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恶意的滥诉予以限制,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公益诉讼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8.
“民工荒”与民工被恶意欠薪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由于短期雇佣契约中的民工权益与雇主所追求的目标有冲突,导致雇佣契约的自我实施和相互实施失效,有必要政府作为第三者加入契约的实施,从法律、监察和组建工会三个方面进行强制实施。  相似文献   

9.
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的派生诉讼提起权,但我国派生诉讼制度目前在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一方面应当通过赋予胜诉股东某些特定直接受偿权,强化激励机制,鼓励中小股东积极维护公司及其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健全派生诉讼的约束机制,通过设置前置程序和恶意诉讼赔偿等措施,防止权利被滥用,减少滥诉现象。  相似文献   

10.
徐莉 《时代经贸》2004,(8):54-56
WTO争端解决机构处理的争议和国内法院处理的争议相比,在诉讼主体、诉请对象和诉讼程序上均是不同的。在诉讼主体方面,可以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诉讼的,只能是WTO的成员国.而不能是个人、企业或其他机构或组织.而且只能是代表成员国中央政府的相关机构,这就非常不同于国内法中的诉讼主体。同样在诉请对象上,WTO的规则也不同于国内法中的相关规则.我们不能也无法把国内诉讼的相关规则套用到WTO的诉讼中去。其实从WTO的争端解决机构已结的案子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对于WT0争议的诉请对象还是很有讲究的,它不仅构成诉方提出的主张的一部分,而且也决定着专家小组的审查范围。如果认真对待,诉方增加了打赢案子的可能性,如果马马虎虎,很可能该赢的案子也赢不了,有理也得不到伸张。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以往的争议中总结研究WTO规则对诉请对象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胡静  姜真 《环境经济》2014,(5):20-22
正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组织设立了条件,还有必要在单行环境立法中规定受理起诉的条件,以体现环保组织起诉是对行政机关执法的补充、监督而非取代。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作为公益诉讼条款,明确规定"有关组织"可以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从私益保护角度来看,起诉资格与能力没有关系,因为私益诉讼的结果仅由原告承担。对于公益诉讼而言,诉讼结果关乎多数人利益,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2,(1):104-105
不久前才被华谊兄弟公司成功索赔19万元的优酷网,如今,又将面对来自土豆网高达1.5亿元的索赔诉讼。 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视频网站,优酷网和土豆网才刚刚和好不到半年,便又现剑拔弩张之局面。在土豆网看来,“恶意开历史倒车”的优酷网打破了既往建立的行业规则,所以在微博上开始对优酷网进行撕破脸式地声讨——“还大众一个健康的产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关于检察院对民事案件提起抗诉的期限的规定。在人民法院的判决,截定生效后,检察院随晨有权依法提起抗诉。这种随时提起抗诉的方式与我国诉讼理论的“有错必纠”原则相吻合,与我国民事诉讼追求客观真实和公正的目的相一致。但是,检察院随晨提起抗诉会导致重复诉讼程序,拖延了诉讼时间,浪费诉讼资源,并有损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民事关系的稳定性,为此,有必要在我国建立民事抗诉期限制度。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的恶意行为,既使企业资产流失并破坏企业自身经营环境,又败坏企业员工士气,毁掉企业发展的基础。从经营者恶意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看,恶意行为产生有其自发性、传染性、渐进性、扩大性。大量的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亏损、破产企业都有经营者恶意行为的因素。在深...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契约的正当性来源于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其程序主体性.为实现我国诉讼模式转型以及提高诉讼效率和纠纷的彻底解决,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事实认定的契约、程序进行的契约以及综合性契约等各种类型的诉讼契约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界一般认为证据的属性包括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但三属性的内涵对司法实践缺乏具体指导。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证据属性的考察在诉讼程序中进行,并确立了以诉讼证据的证明能力(相关性)和证据能力(可采性)为基础的证据规则,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而有必要将证据属性的考察纳入到动态的诉讼程序中进行,并借鉴外国证据规则的合理因素,为证据立法时制定符合我国司法实践的证据规则提供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民事审判中,诉讼欺诈行为严重危害司法权威和诉讼参加人的合法权利,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有必要从立法、司法,社会治理等方面构建立体网络对该行为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8.
诉讼欺诈行为,无论是作为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还是独立成罪,探讨其罪刑关系的基础问题对于立法实践是非常必要的。从犯罪本质出发,诉讼欺诈行为侵害了双重法益;从法益保护优先性角度考虑,由于诉讼欺诈行为与诈骗罪在手段和目的上应当存在着牵连关系,因此在立法上应综合考虑对不同法益的保护方式,通过增设诉讼欺诈罪、并与诈骗罪择重处罚来协调罪刑关系。同时在定罪量刑中尚需解决好犯罪完成形态及共同犯罪等犯罪形态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显示,目前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多达460多家,占总上市公司的40%。总额约为686亿元,其中金额较大的40家总额约占25%。有迹象表明,上市公司“担保圈”范围正在不断放大,其性质也在异化。有关专家指出,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恶意“圈钱”手段,造成一些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滑波,诉讼事件层出不穷,已引起中国最高层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尽管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并没有明确指出检察机关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但是从已有的司法实践看,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必要、可行的。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均有其特定背景,诉讼请求大体包括停止侵害或赔偿环境损失,在诉前准备阶段检察机关通常会成立专案组收集证据并寻求环保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