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利用1978-2003年的时序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全国、城镇、农村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实证探讨。研究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与全国、农村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2)我国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了全国、农村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这与我国金融发展滞后密切相关;(3)金融发展与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结果具有鲁棒性,金融发展显著且稳定地扩大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许佩娟  冉光和  卫来 《技术经济》2012,31(1):95-100
利用1978—2009年我国省级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其城乡收入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分析了两者间关系在三大地区的区域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对于东、西部地区而言,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金融发展效率负相关,与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正相关;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其金融发展效率正相关,与其金融发展规模负相关,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两会"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探讨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的问题上,各学者对其的关系定价各不相同。本文选取了我国东、西部各十个省份从2004—2013最近十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无论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在以递减的速率在扩大。  相似文献   

4.
金融抑制被认为是导致我国扭曲的金融发展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而东西部金融发展的市场化水平差异使得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也表现出非完全一致的关系.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为非同阶单整变量,从而并未支持二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但从短期来看,西部金融发展显著的构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而这种因果关系在东部地区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潘闽 《时代经贸》2011,(10):174-175
本文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基于VAR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研究了欠发达省份贵州1978年-2009年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贵州的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金融发晨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相比于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规模以更大的概率构成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本文对以上以上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实现的;(3)传统银行金融包容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东部比中西部更加明显,而互联网金融包容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据此,本文提出,应重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以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理论和经验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借鉴霍姆斯特姆-梯若尔(Holmstrom和Tirole,1997)模型,构建了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并在克拉克、许和周(Clark、Xu和Zou,2003)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金融规模扩大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负面效应,而金融效率提高却有效缓解了城乡收入不平等;从短期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对促进金融发展、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基于VAR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研究了欠发达省份贵州1978年.2009年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贵州的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相比于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规模以更大的概率构成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本文对以上以上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1983~2009年相关数据,本文利用VAR模型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格兰杰原因。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原因在于农村资金外流和非正规金融发展力度不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从遏制农村资金外流和发展非正规金融这两方面着手,加大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曹波  刘黄金 《时代经贸》2011,(18):165-166
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种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两方面实证检验了它们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规模的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金融效率的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胡永政  胡庆龙 《经济管理》2007,29(24):82-87
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一个金融支持乏力的“规模瓶颈”。本文利用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分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侧重于通过旅游收入增长和金融(信贷)支持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说明金融服务支持对于旅游收入增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78—2008年我国时间序列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利用ADF检验、Johanson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检验后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则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文章在分地区分析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的地域差异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仅仅在东部地区表现出同城乡收入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效率的提高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但这一作用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0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设定面板协整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进行分析非常必要。在此期间,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总体看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显著,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亦显著,但这两种效应均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密切,对调节、反映、监督经济发展和优化资金配置起着重大影响作用.在对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文献研究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发展状况及收入分配差距状态进行较深入分析.选取1998-2014年我国31个省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认为金融发展能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等结论具有可靠性,提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优化升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已有涉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中都是以正规金融为主,几乎普遍忽略了在我国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非正规金融.本文基于非正规金融视角,利用多变量VAR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短期内将促进农民增收,长期会带来负效应;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有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不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我国31个省区数据组成连续完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算金融集聚与基尼系数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衡量金融集聚程度的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股票市场筹资额、保费收入,金融集聚知识溢出及政府作用与基尼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规模、人力资本和市场开放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区域间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集聚是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依据各地区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优势设计匹配的金融集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彦龙  李燕 《金融评论》2023,(1):62-80+123
数字金融与收入差距是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本文尝试采用多维数据从国内与国外、宏观与微观、直接与间接等多个视角综合考察数字金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的国内、国外两大视角出发检验数字金融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之后以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数字金融存在的拉大高收入群体间收入差距的作用进行了检验,并有以下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缩小了国家内部的收入差距,但数字金融与收入差距间存在着潜在“U”型关系,创新是上述潜在“U”型关系的重要解释,这与以往研究显示的简单线性关系不同。第二,数字金融拉大了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且这种扩大趋势在高收入国家中更加明显。第三,数字金融拉大了高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这一结论同时得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支持。整体来看,本文不仅为数字金融与收入差距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为如何通过数字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使用门槛面板模型检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城市化前期,金融发展对城乡相对收入差距起扩大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金融发展对城乡相对收入差距转而起到缩小作用,而在城市化后期,金融发展与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无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与城乡绝对收入差距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强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中国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基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规模非均衡和效率非均衡都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文章以此为依据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发展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发展可度量为金融-规模、金融-活动和金融*效率三个主要指标.利用OLS和GMM回归、面板单位根、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后得知: (1)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库兹涅茨效应,即所谓的倒U关系. (2)中国金融发展规模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加强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取得了显著作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3)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农村信贷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