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准晔 《济南金融》2008,10(4):16-20
金融监管体制是现代金融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韩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努力推进金融改革,其金融监管体制从多元监管体制演变成单一监管机制。近几年,韩国金融监管机构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继续推进包括监管机构及法规在内的金融改革,包括引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推出《资本市场整合法》等。这将对韩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但也有可能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框架与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监管缺陷,美国正在进行"大萧条"以来最为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框架下介绍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围绕改革的主要争论,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进行总结比较,认为美国这次金融监管改革将从监管标准、方法、模式和理念等方面重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新秩序,防范金融危机重演.  相似文献   

3.
金融市场是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动态博弈、合作共生的信息不对称系统。通过把信号博弈和重复博弈思想引入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构建以金融市场有效运行为反馈信号的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监管信号传递模型,分析金融市场治理中有效监管信号的传递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监管力度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水平之间存在分离、混同两种均衡关系;在金融监管声誉效应的驱动下,金融监管当局倾向于选择混同均衡策略,而不是分离均衡。因而只有建立通畅的金融监管信号传递及反馈机制,强化并放大金融监管信号显示,增大监管乘数效应,形成良性的监管声誉效应,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王敏 《新金融》2010,(9):21-28
文章围绕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监管缺陷以及监管改革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虚拟经济、金融网络以及金融创新极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金融监管工作无论从监管理念、规则设计,还是组织架构、监管手段等各方面,未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未能实现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三大风险领域全覆盖式的监管,是导致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金融危机中暴露出金融监管严重滞后,传统的金融监管手段失效,对系统性风险、金融创新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缺失,金融资产价值计量会计原则存在制度缺陷,金融救援计划在有效控制了市场恶化趋势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危机后在金融体制和监管规则方面进行了金融改革。文章最后阐述了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监管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机构监管改革计划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6月美国政府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启动了美国193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主要内容涉及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对金融市场实施全面监管,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免受欺诈,为政府提供更多的金融危机管理工具,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后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互联网金融也迅速发展。然而,各种金融创新催生了大量监管外的产品,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本文旨在探讨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是否能够满足金融市场混业趋势发展的有效需要,通过构建金融监管效率指标体系对中国和德国两国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混业经营趋势下统一监管比分业监管更有效的结论,最后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一、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监管主要新动向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是至关重要的,2007年以来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尤其说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需要合理有序的金融监管。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入后危机时代,为了应对这次百年难遇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各个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组织都出台了新的监管政策。回顾一下,可以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各国监管改革行动。德国的监管改革是弥补监管漏洞为主的局部修正,主要包括修改风险管理的最低要求、改革金融市场监管工具、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探索前沿金融工具定值模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六个方面。通过这些监管制度的改革,德国加强监管力度,继续强调风险防范的监管目标,并借以强化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德国监管变化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酿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多方面,例如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房地产泡沫、美国的提前消费模式、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等等。但金融自由化的泛滥、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所面临的问题及建立怎样的金融监管模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荣飞  于晓燕 《云南金融》2012,(2X):111-112
2008年9月,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酿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多方面,例如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房地产泡沫、美国的提前消费模式、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等等。但金融自由化的泛滥、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所面临的问题及建立怎样的金融监管模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社区银行的最新发展和危机中的财务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章伟 《新金融》2009,(8):30-34
本文介绍了美国社区银行最新发展,对金融危机时期社区银行相对于大银行更加良好的财务表现作了说明和分析,结论是政府信用和稳健保守的经营理念并不过时,仍然是银行安全性的重要支撑.无论是社区银行还是大银行,均要时刻关注金融衍生品"双刃剑"属性对处理"三性原则"的重要性.此外,银行规模大小存在各自的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金融化的今天,金融问题的突出性已经使其成为任何一国经济政策的决策者不可忽略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美金融关系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双边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失衡以及两国在金融政策博弈中的地位不对等。金融发展模式的巨大差异是导致中美金融关系失衡的重要原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的金融发展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中美金融关系失衡的调整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国须本着务实的态度不断为摆脱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依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杜姝一 《新金融》2010,(8):22-24
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已经总统签署形成法律,该法案对金融系统以及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法案在金融机构资本标准、有序破产、规模和经营范围限制以及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条文解读,分析了新法案对美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前景、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投资者研究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行为创新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 的一门力图解释金融市场实际行为的全新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引发了当代金融学的一次革命. 尽管行为金融理论发展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但行为金融至少已经在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三个方面对金融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业社会分工与金融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金融业社会分工与金融企业组织形式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实践与中国金融开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本文试图对金融自由化概念及其利弊纷争进行深入诠释,并针对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践经验和教训进行客观评价,然后通过回顾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历程,提出深化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金融企业家行为与金融脆弱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企业家是金融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能动因素,金融企业家利用系统中的非对称信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偏差进行的市场操控、过度创新是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微观基础;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中的激励冲突是扭曲金融企业家行为进而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制度根源.基于这一框架,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成因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从监管激励冲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周秋平 《银行家》2001,(2):144-146
金融决策者职业性的评判事物的标准和理念、处理事件的角度和层面,与提供法律服务的金融律师存在明显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构成金融律师与金融人相互依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机理与金融危机根源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次贷危机,其根源则是美元国际本位制和美国长期实行的“双赤字”政策以及美国经济过度的虚拟化,这些因素决定即使次贷危机不爆发也会有别的金融产品危机来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区别只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