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是按资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资本化是其按贡献参与生产经营收益分配的前提条件;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实质是按资分配,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因此,应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资分配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历史必然性,贯彻按贡献分配原则,有助于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要素主体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提出,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观点是我党在改革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收入分配体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历史必然性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本文着重阐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含及性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正确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生产要素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且分布的起点基本公平。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具有公平的含义,虽然这是建立在起点公平而不是结果公平的基础上。按生产要素分配较现行的按劳分配,对经济发展更具积极的推进作用。文章最后引用实例对比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按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新发展,它由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演进而来,在分配对象、分配原则和分配过程等方面与均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收入分配制度,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那么,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本文对此展开讨论。认为:明确界定生产要素的产权、贯彻公平原则、培养要素市场体系等可以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起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再论劳动成果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市场经济的要义是生产要素资本化、劳动成果商品化、个人收入市场化.各种生产要素都参加劳动成果的创造,各种生产要素都应参加劳动成果的分配.劳动成果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归根到底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成果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搞活经济,我国允许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其目的是:"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但在实际分配中却出现了一些误区,使要素所得与"贡献"脱钩,造成分配秩序的混乱。为此,政府必须健全对不同经济成份实体的分配调控机制,使各类人员的所得与岗位贡献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公平、效益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0.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要素可分为商品性生产要素和资本性生产要素两种基本类型,商品性生产要素不参与生产经营成果的分配,只有资本性生产要素才参与生产经营成果的分配,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与对象的特定内涵,评祈了当前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所出现的偏差。提出了在收入分配中正确处理国家、企业经营者以及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的必要性与思路,并根据马克思对必要劳动的论述探讨了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需要,促进其再就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按生产要素分析存在的必然性、性质及其作用的探讨,说明正确认识和利用要素分配机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分析生产要素的内涵入手,通过对“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评价,指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依据应该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和生产要素本身的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劳动价值论分析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公平的分配制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指导。本文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了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和产生过程的作用,并对按生产要素分配进行了一些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价值理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当.斯密一方面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又认为工资、利润、地租是价值的三个源泉。斯密双重价值理论的提出,成为后来价值理论争论的根源,并形成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不同理论解释。萨伊等循着工资、利润、地租是价值的三个源泉的思路,提出了效用价值论,认为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因而必须参与分配;但他们又对生产手段与收入来源作了区分,认为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获得收入是依靠生产要素的私有权。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但并不认为只有创造价值的人才有“资格”参与价值分配;分配关系是由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的关系,最重要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应该能够满足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资本主义的按资分配既由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也由于其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从而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上发挥积极作用。传统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并非真正的按劳分配,初级阶段的分配形式应该是按资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主要调节机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机制分配功能的直接体现。在这种分配方式大大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收入上的巨大差距,我们应该努力加强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宏面调控,使广大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人们从事劳动必须要进行选择和从人们从事投资也必须进行选择两个方面来论证按资分配收入是劳动收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十五大提出“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的命题作了探讨,提出了按资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实现和发展的必要形式的观点,并从五个方面论证和阐述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