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跨国公司近年来出现的在华独资化趋势的现象,在跨国公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背景下,体现了跨国独资相对于合资的收益在增加,成本在下降.本文旨在通过建立一个跨国企业进入东道国的博弈模型,来分析其在华独资化趋势的原因,得出中国政府政策腐败水平的降低和在华投资企业所投入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跨国公司的在华独资化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所呈现的“独资化”趋势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出现独资化趋势,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拟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演变即独资化倾向的动因,最后对其对策加以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所呈现的“独资化”趋势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出现独资化趋势,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拟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演变即独资化倾向的动因,最后对其对策加以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4.
胡婧 《中国市场》2011,(26):20-22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模式逐步由合资模式向独资模式转变。面对独资化对我国企业产生的双重影响,企业应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并通过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等策略将独资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本文将从跨国公司在华独资的趋势及原因出发,通过其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双重影响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数量不断增多,进入模式已由当初的合资、合作转为独资。独资化趋势不是偶然现象,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的全球发展战略和避免技术外溢以及在华投资环境的改善引起。跨国公司独资化对中国经济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需要区别对待,促进积极影响的发挥,最大限度降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外商在华投资发展现状,指出其独资化趋势加速。并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两大主体的技术创新、全球战略、投资环境、政治经济风险等方面分析外商独资化的动因,阐述了独资化对我国的双重影响,提出了利用外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开始积极调整其在华投资的战略。本文显示了新时期下,跨国公司通过新设、扩股和并购进行独资化经营的证据,透视出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存在的交易成本是其走向独资的根本原因,并构建了简单的模型,对比合、独资前后的收益变化来证明跨国公司独资的逻辑。跨国公司独资化倾向是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应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商投资的新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外商投资出现了以下一些新交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蜂拥而至,研发中心设置速度加快,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倾向愈益明显,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趋势日渐显现,并且将全方位进入中国的服务业等.在当前,研究这些新特征,有利于中国扩大利用外资及提升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出现了明显的独资倾向,独资已经成为外资进入我国的主流方式.很多学者对于"独资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就理论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做了梳理,这些理论所揭示的原因对于我国采取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来看,跨国公司正在不断加强对我国市场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其进入我国市场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更多的公司采取独资或追加已有投资的方式提高其股权比例。现在独资公司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一种主导形式。跨国公司独资化对我国的影响如何,应采取那些应对措施,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11.
杜文 《中国市场》2010,(10):86-87
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的方式出现了独资化趋势,这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及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拟从外商在华投资方式的独资化趋势及其成因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嘉倩 《中国市场》2009,(44):32-33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式渐趋"独资化",跨国公司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利,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将企业利润转移出东道国,从而产生了极大的财富转移效应,损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移定价的主要形式;其次阐述了转移定价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控制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独资化倾向。本文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对其进入模式的影响。在对两者关系提出理论假设后,以2004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排名前500名的企业为样本,以文化距离和心理距离为解释变量,建立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文化距离越大,其在华投资越倾向于合资经营,而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心理距离越大,其在华投资越倾向于独资经营。  相似文献   

14.
外商独资企业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一种主导形式,那么跨国公司为什么采取这种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如何、我国企业和政府应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文章首先运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从新建外商独资企业、并购国内企业以及原有合资企业的增资扩股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独资化现状,然后从交易成本理论和国际市场进入选择折衷理论两个角度探讨出现这种趋势的动因。接着分析这种独资化趋势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宇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133-134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历了从合作、合资为主到以独资、控股为主的转变。独资化倾向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带来对我国经济的控制,威胁到产业安全,独资化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该如何应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在我国的外资企业最新的独资化趋势进行了研究。迅速强化的独资化趋势主要归因于其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和中外合资企业中双方存在的各种矛盾等,而这种趋势对我国的影响有正负两面。最后,提出了我国政府部门和国内企业对此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由过去合资合作为主向独资为主转变,并呈现独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本文中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独资化趋势的动因,以及对我国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数额连年攀升,截至今年上半年,在华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达61万多家。90年代上半期,70%~80%的外资以"中外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被冠以"合资大国"之称。但自90年代后半期,外商投资的组织结构逐渐由合资向独资转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独资化的趋势呈现加速。本文主要以日韩为窗口来分析FDI的独资化趋势、原因以及这种趋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回顾前人对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对世界 5 0 0强在粤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说明跨国公司独资化倾向并非为了改进绩效 ,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增资扩股的动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研发国际化趋势和独资化趋势明显,资本技术密集型投资增加,非股权安排参与方式日益增多。文章用跨国公司理论分析了这些趋势,指出了这些趋势的利和弊,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