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十二五"期间珠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进行测度.分析投资产业结构、投资地区分布结构、投资效益、投资渠道与投资主体表现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投资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布局、提高投资效率、放宽投资准入、创新融资模式等方面提出调整投资结构的对策,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进一步促进珠海市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房地产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房地产行业对地方财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土地出让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和房地产市场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着眼进行分析,以期从地方财政的角度来揭开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地方财政对于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市场相关税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加之地方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投资直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这分别导致了地价和房价的居高不下,形成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迅猛,并与房地产调控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显著相关。土地出让收支结余巨大,国库库存增长较快。目前,我国土地出让收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招拍挂"机制强化房地产市场周期和经济周期,住宅用地供给难以得到根本性提升;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收入以及房地产市场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短期内难以改变,且这种挤压其他行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土地净收益率下降,融资平台风险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从财税体制、土地流转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土地财政"急剧膨胀,地方政府依托土地财政作为资本运作和积累方式虽然拉动了GDP增长,但"土地财政"在膨胀的同时也使地方政府患上了严重的经济增长"土地依赖症",直接导致地方经济增长难以持续,更增加了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对"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我们要以"稳增长"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消除"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分配方式,城市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李克强总理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有助于打造人们的宜居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本文首先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6.
土地城镇化过快是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Turnbull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镇化偏好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官员晋升激励与分税制导致的经济增长与财政压力能够加速土地城镇化进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动机和财政压力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正向效应,并且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研究土地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了土地城镇化引起的高地价不利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财政模式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加了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在特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一种选择,具有合理性,但也存在负面影响。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两方面入手分析可知,土地财政可以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长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且对经济结构存在扭曲效应,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土地财政必须从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方面转型。  相似文献   

8.
土地城镇化过快是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Turnbull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镇化偏好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官员晋升激励与分税制导致的经济增长与财政压力能够加速土地城镇化进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动机和财政压力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正向效应,并且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研究土地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了土地城镇化引起的高地价不利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样本,构建城镇化及其与就业、收入差距、投资、贸易等因素的交互项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据此实证分析了中国及各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从作用机理看,城镇化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依次提高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财政分权安排体现在财权和事权的对称性以及责任执行机制的有效性方面。当财权和事权不对称且地方政府的事权越来越大时,地方政府就会寻求税收之外的土地收入;同时,当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事权的执行时,越来越庞大的土地收入就会被用于满足当政者个人偏好的相关领域。正因如此,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双刃性:一方面,它为扩大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它为政府的错误投资提供了可能,从而产生浪费式的经济增长。浪费式经济增长典型地体现在"形象工程"、"短命工程"、重复建设、投资失误以及职务消费等方面,并成为社会腐败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规划以来,"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式,摒弃了经济规模与增长最大化的思想,更加倾向于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逐渐放缓.相对而言,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并没有降低,呈持续高速运行态势,导致财政收入低增长与财政支出高增长的矛盾凸显,财政资金缺口加大,仅靠财政单向作用难以改善融资难题、缓解供需矛盾.因此,财政引导资本融合模式兴起,成为缓解财政压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对财政引导资本融合理念的探讨,以黑龙江省为切入点,分别从财政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两个角度研究地方财政引导资本融合的模式,探索融合模式的实施状况及问题,并对地方财政引导资本融合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4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2005-2014年辽宁季度数据,对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领先—滞后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住宅投资引领经济增长”的假说不成立;而且,自2011年第2季度,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成反向关系,这和二战后初期流行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住宅投资会放缓经济增长”的观点是一致的.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判断辽宁住宅投资已经过度增长.因此,长期以来,辽宁把住宅投资当作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政策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3.
"中国模式"和经济"新常态"作为近年来出现在理论界和公众视野的热点词汇,前者承载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经验总结;后者是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和研判。"中国模式"在引领中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是导致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推动"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以使其妥善应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在"新常态"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议题。而转变经济改革的驱动机制、具体方式与策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经济政策,是推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土地财政"是我国经济转轨和城镇化进程中受相关体制、制度等系统性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一种财政模式,并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随着不同时期生成环境和制度基础的变化,"土地财政"将逐渐迈向后"土地财政"时代。"土地财政"与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基本内涵和参照系的选择方面,更反映在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均衡状态改变的多个维度,进而为后"土地财政"时代消解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以及合理配置土地财政收益提供了打破路径锁定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深圳市199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通过VEC模型对土地财政、房地产泡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短期和长期内深圳市房地产泡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相同,均有抑制作用,而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长期的影响方向不一致;土地财政是深圳市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过方差分解得出深圳市房地产泡沫现象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土地财政的贡献率较小,但有上升趋势。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房地产行业近些年来的高位运行,与在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政府与房地产商的利益合谋有关,即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开发和土地转让获得预算外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使地方政府GDP政绩大幅增长。目前的楼市惨淡还只是对这几年房价涨幅的回落调整,一些开发商的随行就市心态使作为资源调配的价格策略变得愈加谨慎。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会议决定,我国将全面放开独生子女的限制,以此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意味着中国就此进入人口的新常态[1].本文通过引入二孩政策约束的增长模型,考察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得出,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均衡需要两者的边际效益相等,从中国已经进入人口新常态这一个现实条件来考虑,应该使财政支出和私人资本的比例相匹配,并且要继续保持财政投资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土地财政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绑架地方经济、政府行为短期化和滋生社会问题。土地财政困局是造成房地产调控不力的主要原因,我国应改革土地财政,优化房地产税收体系,建立分级补贴制度,加快廉租房建设,设立国家住房开发银行,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土地使用权完全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在现阶段土地财政构成了城镇化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背景,土地财政背景下城镇化土地资源需求呈现出其主要特征,而土地利用也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浪费与闲置、耕地保护压力大、规划不完善,以及污染导致土地资源不可持续性等.针对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的基本国策,对土地利用进行更为科学高效的管理与改革势在必行.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积极培育土地市场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关注生态平衡以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落,而财政支出仍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支压力开始逐步显现,这从侧面反映了财政可持续性的问题. 表象之下的症结主要在于我国现行财税体制与经济新常态发展的不适应,因此尽快建立健全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现代税收制度成为了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财政可持续的"发展性"和"公共性"双重要求来看,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不应以调节居民贫富差距或建立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作为单一的主要目标. 而是必须同步推进,将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与公共教育等财政支出挂钩,以市场化机制激励地方财政努力、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促进政府部门回归公共服务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