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障公民"住有所居"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由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务紧迫,政府在建设中会选择PPP模式募集社会资本.政府与社会资本间目标不一致是导致PPP项目合作失败的重要原因.外溢性较高的PPP项目,因无法保证社会资本的应有收益而使社会资本不愿参与PPP项目合作.因此,引入"政府补偿"激励机制使两者的合作意图趋于一致,而补偿方式的选择和补偿额度的确定将会影响到PPP项目能否有效运行.文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2.
政府PPP基金具有示范带动社会资本及增信的作用,其效应的发挥能在我国带动更大规模的PPP项目市场,而PPP项目投资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方式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在省际比较视角下对我国PPP基金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省级PPP基金规模区域和投向领域差异明显,而且存在基金定位不清、资金推进模式影响示范效应发挥、政府主导PPP基金增信功能不强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PPP模式指的是政府公共部门和社会资本进行合作,成立PPP项目投资公司,使社会企业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在该模式中,社会企业资金承担项目融资,分担利益风险,使政府投资压力得到缓解,而且能够拓展社会资本的投资市场,使双方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有利于加快社会建设速度.但是目前很多PPP项目的前期投资控制不合理,不但对项目资金筹集...  相似文献   

4.
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提供医疗基础设施和服务是国家卫生治理能力提升的表现.在我国现阶段的PPP医疗卫生项目中,社会资本主要负责医疗基础设施改扩建的融资、建造、运营(维护),不负责临床服务,这种模式与欧洲部分国家的医疗PPP模式相近,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欧洲PPP医疗项目的概况、存在的问题及批评,并归纳总结欧洲PPP项目治理的经验供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融资模式(PPP)逐渐发展起来.PPP模式既可以减轻政府为行使公共服务职能所面临的巨大财政压力,又解决了政府主导供给模式下存在的不公和效率低下的问题.然而,PPP模式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一些PPP模式融资的法律规制还存在许多漏洞,蕴含许多危机.因此,必须解决PPP项目融资模式现存的法律问题,以保证PPP项目更好地运作.  相似文献   

6.
PPP模式既是投融资机制的创新,更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战略选择,公共事业中PPP模式的合理性主要在于资金的融入和项目运行效率的提高。公私合作过程中私有资本的进入条件、参与程度以及政府部门的管控边界一直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性问题,私有资本与政府合作所形成混层资本结构影响着产权安排模式和项目联合收益,合理设置资本结构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在私有部门相对较高的资金成本以及较低管理费用之间平衡的条件下,存在着私有资本持股比例优化范畴,这是政府财政对PPP项目管控的一个重点,也是在公共利益最优化与资本利益最大化之间实现均衡的过程中,推广优化PPP项目的策略核心。  相似文献   

7.
运用PPP模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P融资模式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实现形式.PPP融资模式不仅能够使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民营资本的投资回报,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形成政府、企业和私人企业"多赢"的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租赁住房建设是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策大力推广PPP模式,保障房PPP模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同保障需求相比,保障房PPP项目投资存在政府发起意愿低、社会资本参与意愿弱、项目运作效率低等现象。文章以提高保障房PPP项目投资规模为目标,从主体利益互动视角探寻影响项目发起的关键因素,继而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主体利益诉求趋同的背后逻辑和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保障房PPP项目发起是政府和社会资本行为双向互动的过程,过度注重融资功能不利于保障房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财政纾困收益、效率改善收益、项目基础收益和寻租收益的影响均存在临界点;项目交易成本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变化只能影响演化的速率,不能影响演化的结果。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价值创造是构建伙伴关系的前提条件,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新型项目管理范式对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运用资源基础理论、项目管理以及交易成本等理论分析PPP伙伴关系本质与价值创造目标、PPP项目价值构成以及PPP商业模式属性;在识别PPP项目价值创造驱动要素基础上,构建新颖性、锁定性、互补性和效率性等驱动要素与PPP项目公共价值、企业价值以及伙伴关系价值等项目价值的关联关系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寻价值创造驱动要素对PPP项目价值的影响路径,进而揭示PPP项目价值创造驱动要素的作用机理,为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人合作提供PPP项目管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温州在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取得快速发展.而随着政府投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财政投入已无法支撑公共服务建设的增长.当前,加快推广PPP融资模式在城市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应用成为温州政府的工作重点.但是,温州仍处于PPP融资模式推广的探索阶段,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介入PPP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分析温州PPP融资模式介入城市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现状和难点,剖析宁波市PPP融资模式运作的典型案例,进一步了解PPP融资模式的参与主体、运作流程等,有助于PPP融资模式介入温州城市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路径探寻.  相似文献   

11.
PPP模式在中国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提高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通过蒙特卡洛-熵权分析模型的构建,将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及项目风险因素引入到考虑政府财政补贴的PPP项目财务模型中,从项目公司、政府和融资机构三方利益目标出发,量化得出某高速公路PPP项目前期的合理负债率区间为(6750%,7504%),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具备不同债务水平的决策建议方案进行赋权,进一步确定出该PPP案例的最优负债率。通过案例实证研究使模型得到实践的检验,对PPP项目发起阶段项目公司合理资本结构的确定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参与PPP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否有助于其税负的减轻?基于PPP概念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研究了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PPP提高了其避税程度,降低了税负水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效应在统计上最为显著,而电力、热力等市政建设类项目企业参与PPP后税负不降反升。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有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政策启示是在严格执行显性税收优惠的同时,规范PPP项目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社会资本方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参与PPP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否有助于其税负的减轻?基于PPP概念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框架实证研究了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PPP提高了其避税程度,降低了税负水平。分行业看,建筑业效应在统计上最为显著,而电力、热力等市政建设类项目企业参与PPP后税负不降反升。分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参与PPP对其税负有显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政策启示是在严格执行显性税收优惠的同时,规范PPP项目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4.
PPP模式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减轻财政负担的有效手段.全面应用与推广PPP模式,必须明确“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两大核心要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短期与长期、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解决好传统模式下的资金不足、规划和项目遴选不善、管理低效、后期维护不足四大问题,关注候选项目识别、项目构建和评估、公私合作合同设计、公私合作交易、公私合作合同管理五大阶段以及做好成立政府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团队、搭建公共交易平台、组建SPV公司、建立PPP项目库、制定推进PPP的工作方案等六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权益和社会伦理内容不断演进,公共服务的范围也随之扩展,形成由“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组成的公共产品谱系。为解决公共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PPP模式应运而生。PPP有多种具体模式,理论上讲,政府采购工程与服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分别适用于“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其中,“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是指根据传统经济学概念定义具有直观的私人产品属性,但社会共同价值取向和集体政治选择又确定其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然而,由于其在实际形态上存在或无法完全排除竞争性和排他性,传统的政府供给方式效率不高,让市场主体参与其供给成为最佳选择。采用PPP方式供给“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应选择兼具建设能力和运营资源的社会资本方,并让其参与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公共产品供给全过程,进而形成和发挥建设运营聚合体的提质增效优势;在此过程中,既要保证社会资本方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以激励其积极参与,也要通过有效监督和绩效考评形成对社会资本方建设和运营行为的约束激励机制,进而实现公共产品的高效和优质供给。然而,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参与主体认识上的不清晰以及相关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目前在“权益-伦理型PPP项目”实践中存在建设与运营割裂、资产权属不清晰等问题:社会资本方往往具备建设资质但缺乏运营经验,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项目运营转交至事业单位或其他运营主体,项目建设筹资问题虽得到解决,但公共产品的高质量供给却被忽视,PPP模式的资源整合效应未能充分发挥;项目的资产权属问题在法律层面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社会资本方担心既得不到固有的产权利益,也拿不到长期的运营收益,因而更看重建设施工利润等短期回报,不利于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的长期互信和合作。因此,应加快PPP项目运作的法治化建设,在促进所有PPP项目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阳光化)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强化、优化“权益-伦理型PPP项目”的“建设-运营一体化”机制。要在立法层面形成PPP模式明确的权属结构和权责分配架构,并建立和完善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绩效考评机制和多主体参与的监督机制。此外,还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锐意创新,提高相关人员素质,促进“权益-伦理型PPP项目”的改进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PPP项目中,政府和企业不能也不可能孤立的存在着,必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各方面的信息沟通,互相结成一个利益共赢网络.可以说,社会组织之间彼此的沟通是一个充满交互的信息环境,一个合作环节或一次合作关系产生的信任经常会传导至其他合作环节或合作关系.交互会使彼此间信任加强,促进之间的合作,也有可能减弱,使得很多社会资本望而却步,导致他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并不高.本文借助演化博弈方法对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的信任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收益和成本,得到整个过程的演化稳定策略以及影响演化方向的关键因素,并根据关键因素提出相关的建议,使得合作方先前建立的信任关系在后期关系中保持正激励作用,促使合作方后期信任关系的增强,以推进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于PPP项目而言,并不存在绝对正确的价格,并不是计算出具体的价格数字,而是应该设计出适用于PPP项目的定价机制来指导定价.PPP项目的定价机制应该是包含选择合适的定价理论、定价模型,同时对于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来说,政府由以前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的角色到现在监督角色的变换,应该设计出政府的激励监管机制.本文将PPP项目的生命周期以价格制定为标准分为定价前、定价中、定价后三个阶段,并分别研究每个阶段相应的定价问题.对于定价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应该权衡激励支付的代价和激励价值的大小,避免为不必要的信息支付过高的代价;对于定价问题,提出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PPP项目价格制定方法;对于定价后社会资本可能会依靠垄断地位削弱消费者剩余的问题,提出应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政府和社会公众监管的方法,以期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政府引入PPP项目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各自的禀赋优势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此,政府需要充分发挥PPP应具备的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减轻财政负担等基本功能。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政府在实施PPP项目时容易偏离其目的及功能,致使PPP项目存在腐败风险,具体表现为信息公开的腐败风险、职能履行的腐败风险、招标竞标的腐败风险、制度落实的腐败风险、官员自身的腐败风险等。在剖析腐败风险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构建完备的信息公开机制、健全PPP监督机制以及完善有关PPP的法律体系等具体措施,以期为预防PPP项目腐败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推进PPP模式,在多部国家政策的密集颁布下,全国各地的PPP项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辽宁省的PPP模式发展,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在理论上分析了PPP模式应用的动机分析及PPP模式的实现条件,在对辽宁省推进PPP模式的总体情况、 区域分布和行业类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宏观、 中观、 微观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框架,研究了辽宁省推进PPP模式进程中存在困境的原因,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在同民间资本合作时存在着"规划—工具"导向,这是PPP模式中政企互动的深层逻辑.在PPP项目中,地方政府凭借规划性权力占据主导地位,并将民间资本视为执行发展规划的工具,发展规划一旦发生变化,投资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具体而言,"规划—工具"导向对PPP项目可能产生价格波动、特许弱化、支持衰减等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公私合作的失败.对"规划—工具"导向的调整,应该着眼于增强发展规划的稳定性,同时要淡化民间资本的工具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