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孙子》在商业领域被炒得火热,其内在的经营智慧渐渐凸显出来,笔者试图就此做一点浅探。笔者认为,《孙子》的经营哲学是个有机的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经之有物”的道论系统、“营之以智”的知论系统、“制之用权”的行论系统,其中的知论系统对后现代化社会的启示意义最大。在《孙子》的经营哲学中,“利益”是最高价值,“智慧”是核心理念,“权变”则是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苏轼名作《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将人生、社会的风风雨雨都泯来在漠然之中,他用“人生空漠之感”淡化悲哀,在自我超越中取得心理平衡,《定风波》蕴涵的以“漠然自定”的态度应对人生困境的悟解,启人心智。  相似文献   

3.
三儿 《新智慧》2005,(1):I0003-I0003
同光十三绝。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画中绘老生四人;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这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之莫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孙子》在商业领域被炒得火热,其内在的经营智慧渐渐凸显出来,笔试图就此做一点浅探。笔认为,《孙子》 的经营哲学是个有机的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经之有物”的道论系统、“营之以智”的知论系统、“制之用权”的行论系统,其中的知论系统对后现代化社会的启示意义重大。在《孙子》的经营哲学中,“利益”是最高价值,“智慧”是核心理念,“权变”则是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贾谊作《过秦论》,主要是从秦之失,谈秦之败亡的原固,以“过秦”劝诫汉朝的统治者,从中吸取教训,用于治理国家,可谓是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6.
徽商与盐务官僚:从历史档案看乾隆后期的两淮盐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朝后期“《盐法策》案”和“交结联宗案”的档案,披露了徵州盐商同盐务官吏之间的种种关系内幕,“《盐法策》案”虽然以诬告终结,但毕竟透过徽州盐商、盐务官僚和人清客之间的关系,揭露了盐务腐败,集中表现为官商勾结,贿赂成风。“交结联宗案”则揭露了盐务官僚同徽州盐商攀亲叙里之风,这种官、商结交亦意在贿赂。特别是挟带私盐的“商私”问题,更加充分暴露了官、商结合贪赃枉法之实。  相似文献   

7.
本以稻盛经营哲学的第一条原则:“将事业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化”和第二条原则:“‘树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将利他经营目的具体化,就是‘利润三分’的主张”为例,将稻盛经营哲学与中国古代《孙子兵法》进行比较分析,阐明稻盛经营哲学博大精深,与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一脉相承,他的“利他经营”哲学与中国古代兵圣孙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之道理。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以人的存在(此在)为基础,批判了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并由之建立了以实践为主导的“实存论”真理观,本文以他对此在的“在世存在”的规定为基础,梳理了这种真理观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9.
话说所有权     
话说九百多年前,苏轼在其《前赤壁赋》中正襟危坐,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就是说,古人早知以“所有”表示物与物主的关系。物主之所有是排他的,即非吾之所看虽一毫而莫取。古代中国之所有,存在现代所有权全部内涵(物、物主、排他性)。现代汉语所有与所有权相通。  相似文献   

10.
王晓霞 《全国商情》2010,(12):49-51
“圆”、“爱”二字源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含义。《易经》云:“犹圆之不穷,故蓍之变通则无究,神之象也。”圆乃变幻无穷之意,变则通,通则达,圆为通达之路,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1.
汉化由“易”和“汉字”两套符号来演绎、运载。《易》是汉化的“中央处理器CPU”,汉字是其“信息储存器”;《易》与汉字共构世界的一切: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无知——字义——音形——四书——八划。易学构世界之质实,是“道”;汉字象世界之形名,为“器”。  相似文献   

12.
胡显明  焦楚 《新智慧》2006,(1):62-62
烟草最早名为“淡巴菰”,大约在17世纪初传入中国。《玉堂荟记》书中说,“吸烟自明朝开始,20年来,北土多种之”。还有另一古籍《明钱八将军墓表》中说,“是时淡巴菰初出,然荐绅士无人用之”。从以上各书看来,烟草是在明末先传到福建,到清朝时大规模盛行于全国。只是当时还不知道烟草的原产地在什么地方,所以《淡巴菰赋》中说,“莫能考其所出”。  相似文献   

13.
商业和商业文化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商业之于人类社会酌重要性自不待言。汉语中关于各行各业的概括分类,无论是古代的“士农工商”,还是现代的“工农兵学商”,“商”都赫然在列。而且,商业一与城市密不可分。“城市”在现代是一个整体概念,但在古代,“城”与“市”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城”者,“以盛民也”(《说文解字》),是用来安置百姓的地方,包含城市的很多基础设施。而“市”者,“买卖所之也”(《说文解字》),是做买卖,进行商业活动的地方。“市”与“城”共生并共同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城市。有“城”无“市”,不可想象,也绝无可能。我们都是“市”民,如果没有买卖,没有“买卖所之”的“市”,我等市民的衣食住行就无法得到保障。即便是在农村,人们也要有集市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汉语大字典》中“市”有11个义项,其中7个与“买卖”和商业有关。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前辈学人对于《史记》中平阳君赵豹“秦以牛田(之)水通粮”一语解释多有不同,或以为是秦“以牛耕田,以水漕粮”,或以为是秦“以发源于‘牛田’之地的河流进行漕粮”,但均未形成定论。本文认为,先秦时期关中水资源丰富,渭河支流多可航运,加上关中水利发达,于是秦国利用与渭河支流连通的田间大渠——“浍”渠进行粮食漕运,即所谓“秦以牛田水通粮”。且战国后期,随着秦对外战争规模的扩大,粮秣耗费日增,使用“牛田水通粮”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现金等价物”的核算 现金流量表采用差额平衡原理,即动态的流量之差等于静态的存量之差。用账户结构表述,就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发生额之差等于余额之差。用报表指标表述,就是现金流量表的净流量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余额之差。然而,《会计企业制度》(简称《制度》)所规范的资产负债表却不单列“现金等价物”项目,而是江入“短期投资”项目中列报,从而不能提供计算余额之差的准确数据,割断了“两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存在现金等价物的情况下,差额平衡原理显得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长篇小说《土门》最直接的主题应是对现实题材即城镇化的关注,从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心理来看,《土门》应是一部关注现实与改革的“主旋律”之作,而从其创作历程来看,《土门》又是具有标志意义的再次转型之作。  相似文献   

17.
彭星波 《现代经济》2007,(12S):56-57
话题之一:管理与服务 修订后的《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并已经开始实施。《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时.“物业管理企业”被修改为“物业服务企业”.从“管理”到“服务”,一词之改,被某些媒体鼓吹为“是职能本位的回归“,更有企业“身体力行”,曾经有这样的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立于白鹿洞书院门楣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名扬天下,其所述内容包括“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既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的最高精义,同时也是朱熹书院德育思想的集萃。《白鹿洞书院揭示》流传至今,对今日青年德育工作仍具有启示作用。青年德育工作需要依据青年的发展阶段和情感需求,顺应时代的要求,切实地对青年进行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道德教育工作,以帮助青年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国云作品     
一如“诗话”、“词话”或“曲画”,“书话”之名盖循此演化而成为一种独特体裁。书话是以序跋唱和为主体的怀旧文字,但本书作者的独特经历和交叉学养,使《云边书话》别具特色。作品以“文学人生”为基调,围绕作者名下数十部作品的出版因缘,重视事实,列叙掌故,念昔日而瞻前路,温故纸以发新知。摩挲书叶,我们可以感知到作者心系文学的深情与别具只眼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史“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即25部史书中,有10部设有专门章节《舆服志》,这是研究中华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正统依据,具有难得的史料价值。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其中贯穿着中华民族的治国思想,同时更可以古为今用,使我们能够以一个文化强国的实力立于世界之林。因为中国曾是礼仪之邦,《舆服志》总结记录的正是几个重要朝代的服饰制度,包括车马仪仗规定。对此,中国服装界乃至社科界多为片断引用,未进行系统研究,有专家专门研究“舆”,即车,有的专家专门研究“服”,却未正式分析《舆服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